在我看来,真正喜欢一个人,就是愿意在对方身上花时间。当你向自己的朋友家人夸她,你是真的相信他有那么好,而不是想表达“你看,能当她的男朋友我多厉害。”
大学开始半个多学期左右,听说周围不少人都脱单了。剧情大同小异,无非是聚会上或是活动中见了一两面,微信qq上扯两句,然后遍直奔主题:“你有男朋友了吗?”“还没。”“那你要男朋友吗?”
总之就是,泡一碗杯面需要三分钟,泡一个姑娘,可能用不了那么多。
不再有耐心好好了解一个人。
这一点我的感触非常深,因为自打高考后类似的对话就在生活中层出不穷,“你有女朋友了没?”“有啊”然后人家就再没兴趣和你说第二句话,马不停蹄立刻转向下一个目标——这种诡异的行踪常常使他们看起来与地铁口卖碟的无异。
固然大学的独立自由的生活方式,使我们不再有长时间和某一群人亲密相处的机会——这让我们不再那么容易了解一个人的品质性格等等——但更重要的是,大多数的人已经没有了耐心。有时候觉得用急功近利来形容某些人的某些行为真的不算过分,因为我不能理解,在任何一个时代,一个人有没有男朋友或女朋友这一点竟然有可能比这个人的性格、品质、甚至是生活经历、背景更重要。
我记得《舌尖上的中国》里有一句话“剩下的,就留给时间慢慢去发酵。”的确如此,有些事情,比如绍兴的黄酒东北的酸菜或是游牧民族的奶豆腐,也比如一个人真实的样子,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常常看到《非诚勿扰》里女嘉宾说“抱歉男嘉宾,我觉得你还不够了解我。我想找的是一个可以理解我的人。”我就纳闷了,竟然你选择了一个两小时内集中见五位男嘉宾的快餐式约会,你究竟是怎么定义了解和理解的?你既然瞧不上那些天天翻你微博的跟踪狂,那你所期待的白马王子必然是有着超乎常人的理解力才可能在你说不定一句话都说不上的二十分钟里了解你、理解你、爱上你。
再聊聊女孩儿宿舍吧(臆想症犯了,莫怪),两个姑娘都在短短两个月内找到了男朋友——一个是活动上认识的学长,一个是同乡会结识的老乡。学长和老乡,很自然地得出结论,她们最多也没见过超过10面。好吧,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所以他们可以发微信啊,聊qq啊。确实如此,但是实验表明,在交流中仅有30%的信息是通过语言传达的,剩下的诸如这个人习惯性的咬嘴唇、皱眉、推眼镜、抖脚、玩头发等等都藏在屏幕的另一头。也可能是由于我是个比较感性的人,我坚信没有这些细节我是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的。当我说我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我的意思是即使我长期见不到他/她,只要收到一条微信甚至一个表情甚至甚至只是@了我,我都能猜出他/她的语音语调语速。
Taylor Swift有一句歌词深入我心“I love the gap between your teeth and I love the riddles that you speak.” 我想这是那些“杯面式爱情”中欠缺的。
虚荣心都是白菜价
说到为什么学长泡学妹如此盛行,就我浅薄的思维来理解。学长说“嘿嘿,今天勾搭上个大一的。”学妹说“今天被一个大三的搭讪了。”
当然我不能排除其中确实有一见钟情的啊,天造地设的啊,但毕竟是少数。当时不时时不时听到有些姑娘发表“我男朋友是学生会xx部部长,我可以让他帮忙xxx”的“获奖感言”时,真的觉得虚荣心再不拿卡车拉走就要烂在地里了。
所以当我说很多人是抱着显摆的心理去找男女朋友的的时候,你大可认为我是在嫉妒,尽管我并不那么想。
这接近半年里我学到了,当你真正认真对待一个人的时候,一次网测的满分,一个进球,甚至是一个寒冷的早晨成功爬起来打了早卡——即使是小小的成功你也会为他自豪,那时的笑脸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摆出来给谁看的。当你向自己的朋友家人夸他,你是真的相信他有那么好,而不是想表达“你看,能当他的男朋友我多厉害。”
充电多久放电多久
几期前的《非诚勿扰》上讨论了到底是已开始就异地还是先在一起一段时间后来异地成功率大。经验告诉我们,成功率都不大。
所以说并不是我们特别的矫情,看人人上大家都在转“一生应该谈一次异地恋”所以我们就背对背数一二三然后一边喊着撒哟那啦一边在夕阳下背道而驰。而是说我们在不得以的情况下选择去接受异地恋,尽量让自己不排斥不恐惧它。
我始终觉得就像是充放电,或者像暂时在水下活动的陆生动物一样,储备约多就能支撑越久,相处越久、了解越深,羁绊越难断开。
反过来讲,你说你为了一个三分钟不到就勾搭上的人苦守寒窑,洁身自好,即使他离开你你也死心塌地,我只能说你傻。还是那句话,既然选择了杯面式的爱情,那就甘心去接受杯面的味道和它可怜的营养吧。
时间的力量就是如此。
所以说在等杯面泡好前的三分钟里,你可以阅读一下说明书,配料表,拿出手机刷SNS,别急着用它去了解一个人。人和人相处,最急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