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老师的“五步读书法” 同学们好!
最近上课,在给同学寄阅读材料时,顺便写了几句读书的心得给同学,过节了,没什么送大家的,放到群里,与大家共享,权当节日寄语。
今天与大学分享的是读书方法。读书之道是泛读十本,不如精读一本。这里当然指的是名著。精读的含义是指至少读五遍,叫“学而有五”。
一是先读前言、目录和参考著作索引,对此可了解该书的内容梗概和文献基础;
二是分章细读,这是最为费时的,通常我们都会细读,但读后有人就放下了,颇为可惜,可谓牛都买了,舍不得买拴牛的绳子,结果牛跑了;
三是每读一章,必有归纳总结,将此章的内容归纳为用自己的话表达的简单几句话,归纳是自己用心(自己的知识背景和学术方法)对该内容的处理,是将书中的思想变为自己的思考方式的现象学过程。这一过程在学习中极为重要的,凡有这一过程,尤其是这一过程进行的细致且经常做的人,学问功底必然扎实;
四是在分章读完后对全书的总结与思考,是一个进一步总结和归纳的过程,我把它叫做复杂现象学处理过程,是思想的进一步升华,此时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即作者是在作怎样的思考,以及他为何这样思考:
五是按照书中提供的注释和索引,将阅读面扩大到与该书有直接关联的其它著作论文,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作者的思想与其他人的思想作一比较。另外,还应当开展同行交流,讨论,听取他们的评价与意见,并与之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在交流中弃误扬正,对自己的学术思想进行评价,避免走火入魔。以上这些做到了,你就可以在更为广阔的学术领域里对该书作者的思想作比较,将作者学术思想入在相应学科体系中作评价,以了解哪些是学科已有的知识和思想,那些是作者的创见。在此基础上,你可以思索你得到了什么,你能用作者的思想思考问题吗,如果能,此时,你就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此时,看作已经得其范式。
五读的意义即在于此。当然,五读的前提是此书有五读的真价值。在下功夫读之前一定要要搞清楚是否有认真阅读的价值。判断的材料并不难。经过历史考验,历千百年,或在当代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如司马迁的《史记》,如凯恩斯的《通论》,如吉尔兹的《地方性知识》。 另外,以上所云,只有一读的价值,千万不可五读。 国庆将至,祝大家节日快乐! 徐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