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这个移动互联网早已沉寂许久的时间点上,不得不说「高德打车」是少有的能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东西,而且从结果的角度来看,这条路确实可行。
高德打车的本质是什么?从我的角度看,是上游对下游流量的截流。抽象些,这类模式的特征是:
当存在这样一条需求链路,在该需求链路中,B 是 A 的上游时,B 有可能对 A 实施有效的流量截流。
代入高德-滴滴的 Case,需求链路是「要去哪 -> 怎么去」,在这条链路上,高德占据的位置是「要去哪」,而滴滴的位置是「怎么去」。另外,上述命题里强调「存在」的原因是,很明显的,高德并不是滴滴全部流量的上游(比如上下班通勤单,就不存在「要去哪」的问题),但只要有一条构成这类上下游关系的需求链路存在,就存在上游对下游流量截流的可能性。
这种打法当然不可能是高德首创,其实微信红包对支付宝流量的截流本质上是同一件事。在熟人转账这个场景里,需求链路是「转给谁 -> 怎么转」,微信是「转给谁」,微信管理着几乎所有的熟人社交关系,而支付宝是「怎么转」,所以微信红包可以在熟人转账这个场景里对支付宝流量进行有效的拦截。
换个角度想,滴滴可以怎么办?鉴于支付宝对微信红包似乎也没什么好办法,所以我对这类模式里,下游存在完美解这个事情并不十分乐观。但就高德-滴滴这个 Case 来看,促使这个模式成立的关键推动力之一,是用户对出行「应答确定性」的追求。这个看起来是无解的,不管滴滴应答率多高,A 总是小于 A+C+D+E···,除非退出高德,成为 A : C+D+E···,而非 A : A+C+D+E···。但这样面临的风险又太多:需要 A 远高于 C+D+E···,且高德的自有流量完全有可能成为滋养竞争对手的温床,况且这类明显把商业利益置于用户价值之上的动作,对目前正在努力建立正面公众认知的滴滴而言,实在算不上什么好的策略。
但换个思路,「应答确定性」也并非用户唯一看重的事情。出行服务中的其它用户价值点还很多,比如「异常确定性」。相较于纯线上产品而言,出行O2O属于非标服务,滴滴客服体系每天需要处理大量来自乘客、司机的针对各类问题的投诉。如果用户在使用滴滴出行服务时遇到的问题总能比其他平台的问题更快更好的被解决,这类「异常确定性」的价值未必不能被用户感知到。核心还是一个「定位」问题,在用户心智里占据一席之地,给用户一个必须选择自己的理由。
再换种思路,解法也未必一定需要在出行服务的范围之内,「要去哪 -> 怎么去」的下一步是什么?是「去干啥」。高德对滴滴做的事情,滴滴未必不可以对其它公司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