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设三个边界:
1.人类的体验的期待无止境。
2.体验改善后,预期继续增高。
3.成本有限
基于以上三个边界,回答标题里的问题:
回到本质:这是个熵增的世界,趋向于无序和更复杂方向衍化,当我们不断单一维度打磨体验的时候,会有两个结果:
1. 产品越来越复杂
2.边际效用递减
有的人喜欢用一个词,叫“价值感拐点”。
不管用什么词,本质上相同。
这个时候怎么办?换个“体验”赛道,给其他惊喜。
两个案例:
1.AirPods
2.“熊猫不走”蛋糕
AirPods:
耳机的性能,已经快被发烧友搞成玄学了。对音质的追求可以说到了偏执的地步,甚至有段子说好的音质能让你听出来电源是水电还是火电。
AirPods直接放弃竞争音质,在便携性,使用场景上创新,口碑和巨大销量是作证,作为耳机,它给用户带来超级惊喜。完成一次体验上的非连续增长。
熊猫不走蛋糕:
蛋糕能有多好吃呢?做到顶级太难,况且生日蛋糕,是追求蛋糕有多好吃吗?熊猫不走做了几件事,在其他维度进行体验价值感创造:明星视频送祝福(类似高德导航采样),蜡烛全变烟花,生日皇冠重设计(拍照更好看发朋友圈),几件小事,完成了新的价值感创造,带来了体验上的非连续增长。
到这儿,不得不说,这还是一个“非连续”思维模型的思考练习,善友老师说,唯有练习才能形成思维模式。
回到文章,概括一下,怎么进行超预期体验制造?
1.找到价值感拐点,往往是体验边际递减的那个跑到。
2.放弃这条跑道,重新发掘用户价值,在新的价值感上进行建设。
3.最终通过非连续体验增长,完成超预期设计。
在假期里用手机写了这篇笔记,更短,更潦草,轻拍砖。
各位春天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