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外出学习时,随身带上了在看的李子勋《你在为谁而活》这本书。没有想到其中的一个章节在和同伴小李分享时有了一点意外的收获。
小李在来的路上就一直在忙着给小宋的就餐问题和会务组协调。叨唠、埋怨因故没有成行的团长不接电话、也不提前嘱咐一下,埋怨小宋连个感谢也没有,而且情绪非常大。开始我们都没有在意。
书里有一章是关于助人情结的, 李子勋认为帮人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心理期待,其一为:“助人者情结”,通常是自我认同不足或者缺乏生活的意义,通过帮助别人来感觉自己的重要、有意义,渴望获得别人的感激、认同、喜欢,其实助人者的内心是孤单的,很在意被帮助者回馈信息。如果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不在意,内心就会被挫败,不仅不能保存内心平静,甚至于牢骚满腹。
读到这里,他就开始对号入座,连续两天就是这一个话题,连看书的我也被影响,没有心情继续看书了。在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感觉到自己有些情绪,虽然微弱但是能感觉到是一种被打扰的烦躁。心想:小题大做的至于吗?
又回想王建峰导师父母心教能课程里有关孩子的偏差行为和目的之一:如果孩子让我们感觉到烦躁,被打扰,那么孩子是想获得父母关注。此法则实用与任何关系。
我恍然大悟,他是想获得我的关注啊!于是我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积极倾听的原则,用心看着他,让他再次倾诉他的牢骚。并帮助他替换合理想法。最后我说了一句:其实你做的事情是我应该做的,你替我、替团长做了,我想谢谢你,你辛苦啦。说完之后我再去问他的感觉时,他说好多啦。之后的两天他没有再纠结于此事了。这就是看到的力量,我看到了自己的情绪,进而看到他的存在,他的付出,用感谢去和解。
回家后孩子的一个行为又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情绪—同样是烦。早晨,在我忙着吃饭为上班做准备时,孩子想我让帮他做事,我推给了爸爸。一会孩子精神不振的来到餐桌说:“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啦。”我马上想起刚才对待孩子的态度,感觉到刚才的情绪,又回想父母心教能课堂老师说的:“孩子认为只有父母为他服务才是爱他的”孩子需要我的关注了。我外出学习4天,孩子想妈妈啦!于是我马上把孩子抱在怀里,重复孩子的话:“你不想去幼儿园啦。”抱了一会我问孩子:“是不是因为刚才妈妈没有看到你,让你感觉伤心啦。”孩子低头沉默不语,于是我再次把孩子搂进怀里。
那天我顺利的去上班,孩子也高兴的去幼儿园了。虽然得益于爸爸的协助,但是我还是再次感觉到了内观的重要性,情绪来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被我们看到,情绪没有好坏,都是一种能量提示给我们一些信息。如果你一直忽略身体的感受就无法接受这些情绪背后所来的信息。首先你要能看到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变化,只有这样才可以调整自己的对策。那么就先与自己的身体取得连接吧,去感觉身体的感觉,哪里不舒服?哪里酸?哪里疼?感觉自己的脚在走路,就像我遇到的禅行,生活中处处都是修行。
人可以有情绪,有,说明我们还是正常人,有了情绪并不可怕,那么我们是带着情绪去说事情?还是平静的说出自己的情绪呢? 感谢所发生的一切,让我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对方,让我的眼里因有而生爱,眼里有人,心中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