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抗挫力?
抗挫力像弹簧一样,是指一个人在遇到挫折和失败后的反弹和复原能力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抗挫力让孩子走得更远,且是健全人格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怎样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
一:允许孩子犯错
✔从错误中得到的教益对孩子来说是一份礼物,千万不要推卸责任。
✔当孩子受挫时,父母或教育工作者可以发挥自己的同理心优势,引导孩子明白“赢本来就只是可能性之一”。要学会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
✔另一方面,父母可以让孩子主动—“失败”或“受挫”。一定要注意,这并不是指故意设置障碍让孩子落败,或者所谓的刻意让孩子“吃苦”,而是指让孩子做一些有挑战性的、困难的事情。让他像玩游戏一样,明白过程曲折甚至不断遭遇失败是必然的。
二:帮助孩子复原并复盘。
✔全家参与“难事挑战实验”
»全家每个人都需要选择一件事来挑战,最好在同一时间段。
»这件事由每个人自己选择。
»一旦选择,中途不能放弃。
✔“肩并肩”给予具体而真实的反馈
注意的是,对于还在小学或初中低年级的孩子,在给予他们建议时,一定要给具体而真实的反馈。以鼓励和夸赞为例,不要笼统地夸其努力,而是从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一些积极行为入手,给他们信心。
✔厘清长期目标,该放弃时就放弃
如,孩子的学习兴趣没有被激发时,上各种补习班只是父母的一种单纯的自我满足与自我安慰。
三:培养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
✔抗挫力的内核则是提升自尊。
一方面,允许孩子失败和犯错,在日常生活中,用这些不是挫折的“挫折”,把我们认为是自尊心其实是畏惧感的东西扔到地上,让孩子告别玻璃心,从而提升真正的自尊心。
另一方面,当孩子遇到真正的成长挫折或人生难题时,不管父母提供哪种支持,都一定要围绕提升其自尊心展开,让孩子懂得如何关爱自己,懂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自己是可以做出改变的。
真正的抗挫力的养成,绝不仅仅是靠几句鼓励的话或一套方法论就能做到的,它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基本生活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担当精神。
以上内容摘自张华《世界是我们的课堂: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