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2年夏天,我邻居的儿子在我工作的监狱服刑。
因为这层关系,邻居来接见她儿子的时候,顺便会来我家,给我送点土鸡蛋之类的。
我便一并折算成现金打在她儿子的生活卡上当生活费。
因此,她对我很信任。她儿子的奖励、减刑、假释等方面的问题总会不断的咨询我。
然后聊着聊着就会哭起来,说,这个儿子太孝顺了,就是看她不喜欢他女朋友,所以不肯问她要钱,给他女朋友打胎,以至于为了两千块走上抢劫犯罪的道路。
每字每句里透着满满的心疼和悔恨。或许就是因为这种过度的情绪,才酿成后面的苦果。
刑期一过半,她就立马让她儿子申请假释,但没有通过。
邻居内心特别痛苦,总说欠他太多。原本期盼她儿子能提前半年回家,如今竹篮打水一场空!我劝了很久,她都没有停止内疚。
过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她打电话给我说,有个人打电话说可以让她儿子早点出来,今天给钱明天就能出来。
我毫不犹豫地阻止她(可能是太过于急切,反而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阿姨您别信,《监狱法》规定,只有两种情况可以释放,一是刑满,二是假释,如果患了严重到生活不能自理的,可以也只是‘可以’保外就医。您儿子不合规定,其它方式说能出狱的都是骗子。”
邻居有点生气地挂了我的电话。
又过了三天,她再次打电话给我,说和对方约好了见面,还带律师过去。
我说那您小心点,别随便上了当。她嗯了一声就挂了电话。像邻居这样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我只能祈祷律师能起到阻止的作用。
第二天他们约了见面,对方信誓旦旦的介绍自己的舅舅是司法部的,姑妈在司法厅当厅长,表姐在监狱局当什么什么的,您放心,30万保证你儿子不少一根毫毛出现在您身边。
邻居“哇”的一声就哭了,想了1000多个日夜的孩子,马上能回到她的身边,哪怕300万也值了。
但邻居到底是个生意人,还带着一丝精明。只答应付一半,等儿子出来了再付另一半。
对方同意了,律师感觉有点不对,劝其小心点。
邻居却一意孤行,当场就去银行付了15万给他。
然后对方更激动了,当着邻居的面拿出电话拨了个号码出去,说:某厅,你好呀,那个叫×××的犯人在××监狱服刑,您让他出来算了。
那边打着官腔说,那是违反规定的,没钱办不成事,没有30万出不来。
这边的人马上说,钱已经到账了,您就帮忙吧。那人慢悠悠地说:你让她回家等消息。
邻居还想请人吃饭表示感谢,对方“义不容辞”地拒绝了,以回去准备材料为由溜走后就再也不见踪影。
邻居来接见的时候,隔着玻璃和儿子哭到眼睛红肿,见到我又哭了一回,恨不得一头撞墙。
我只好劝她人比钱重要,其他交派出所处理吧。
后来那15万一直都没有追踪到,对方用的手段相当隐蔽,是个老手。
过年前一天,她儿子刑满释放。正月初五她带着儿子来我家,有几分不好意思地说,以前的事你都忘了吧,阿姨也是想让儿子早点出来。我故作回忆状:阿姨您说的啥?
其实邻居第一次和我说有人可以帮她把儿子弄出来的时候,我就第一时间和单位反馈了情况。单位专门召开了会议,在会上才知道这样的情况集中爆发在最近一周内,已经陆续接到多起报案,被骗的人至少以两位数计算。
会议结束就开了全狱服刑人员大会,将情况通报下去,又安排了专人打电话去服刑人员家里,做好了预防工作,才算应对了这次危机。
02
去年7月份我经常收到9533关于积分兑换现金的信息。
最开始的几次我没有放在心上,
觉得我积分不多,没必要理会,
而且银行经常为了推销一些奇葩业务推送一些垃圾信息给我,
一般都是直接忽略了。
过了一个多月,这条反复出现在我消费账单后面的短信终于被我仔细阅读的一下,
原来是积分兑现现金啊,还是1积分兑换5元现金。
天上掉金子的事吗?
我有点不信,又看了看发送信息的号码——9533建设银行官方电话,没错。
前后都是我的消费账单,点开确认了一下,也没错。
我便放心地点开链接进去了。
显示的确实是建设银行网站的页面头,因为是手机进入的,所以页面很简单。
用手机注册,登陆,然后显示我的积分为3800分可兑换金额为19000元。
我当时想着返现这么多,建行做慈善事业了吗?
一边想着一边继续点击下一步进入。
页面提示我输入姓名、手机、信用卡号,感觉一切正常,便如实输入了。
平时也经常在网上用信用卡绑定一些网站,如当当之类的,所以也没有特别在意。
输入手机后,如常点击发送验证码。收到验证码刚打算输入的时候,发现短信后面显示:此次消费金额为4280元。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感到不妙,可能是自己被骗了。
当即关了页面,马上打电话到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问他们是否有积分兑换服务。
客服很温柔地说:抱歉,我们是不提供也没有此项活动的,然后问我是不是被骗了。
我说以你行官方短信发送的诈骗链接,我能不被骗吗?
其实我是挺生气的,有点撒气在客服身上。
客服并没有生气,只是给我出了主意:女士,你还是换张卡吧,这张卡我给您注销。
我想也没有别的办法,就同意了,只是依旧心惊胆战。
4000多块钱不多,但如我这样的职业,从事多年侦查工作的人,仍避免不了上当,可想骗子技术的高超。
这些年,各种荒诞无稽的诈骗手段我也是见识过不少,骗子之所以能成功,无非就是能抓住了被骗者内心最渴望的一些东西进行了诱惑,才会屡屡得手。
03
同事最爱吐槽她妈妈,说阿姨平时舍不得花自己一分钱,一用同事的钱就特别厉害,一套衣服两三千的买。
以各种名义要她的钱,然后给外孙(同事的儿子)存下来。
不过我接触阿姨倒觉得挺热情挺大方的,我去她家的时候,阿姨把整个桌上都摆满吃的,看得我眼睛都直的,不知道从哪下手开始吃。
有一次,我们正吃饭,阿姨接了个电话,一个女的在电话里用极为熟络的语气说:“哎!阿姨,您还记得我吗?”
阿姨愣了半晌,看了看电话号码,心里疑惑是谁的号码没存吗?还没开口,对方便说:“阿姨,你不记得我啦?我在您家还吃过饭啊,您不记得了?”
阿姨困惑不已,脑子已经有点混乱了:“你在我家吃过饭?”
“对啊,吃过饭!你儿子叫李……李什么去了……”
“我儿子?”阿姨被弄糊涂了,她明明生的三个女儿,哪里来的儿子?
对方含糊不清的说:“你儿子叫李强是的吧……”把“强”字说得很模糊,阿姨想起她有个女婿叫李军,便纠正对方说:“是李军呢!”
对方马上恍然大悟的样子,兴奋的说:“对对对,就是李军!我几年前欠他一千块钱,您看可以帮我给他不?”
阿姨一听是女婿的朋友,瞬间放心了,很客气地说:“你自己给他好点。”对方马上接口说:“我没他号码,正好别人告诉我您的号码了,我是还钱给他,您有什么不放心呢?”
阿姨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对方一听阿姨同意了,就说:“您能来××小区吗?我现在家里有两个小孩在闹,出不来,晚上又要出远门飞泰国了。”
阿姨嘀咕了一下,为什么还要去她家里拿钱,有点狐疑,不是碰到骗子了吧,但还是同意了。
吃完饭,就问我们,李军是不是认识××,人家欠了他1000块钱,还让她去接钱。
我们笑了,然后决定叫上李军一起,去对方说的小区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到了小区门口,阿姨自告奋勇地说要下车打电话联系那个女的,然后让我们先在车里等着,一有不妙就下车救她!
我们觉得可行,把车停在离阿姨10米远的绿化带旁边。
阿姨打电话约女的出来,女的便问阿姨,几个人?阿姨说一个人,那女的让阿姨去她住的房子里。阿姨坚持让对方到小区门口来。
僵持了几个回合,过了十多分钟,女的带了三个男的一起出现在阿姨面前,把钱交给阿姨,半拉半推的挟持着阿姨打算往小区里面走。
我们见状齐刷刷的下了车,冲上去几个勾拳撂倒其中一个男的,其他人赶紧松开阿姨跑了。
那个被打倒在地的男的被送到派出所。后来据说四人全部落网,这样的诈骗实施了多起,涉案金额近五万。
同事说,阿姨虽然快70了,但是个比较精明的人,平时她们三个女儿经常说一些老人被骗的事情给她听,所以警惕性比一般人强一点。
她虽然热情喜欢帮助别人,但不合常理的地方会去思考,凡事都喜欢问问大家,求证一下真实性,从而极少被骗。
我们俩不禁为阿姨的机智点了32个赞。然后总结了几点防骗经验,希望能帮上一点忙:
1、不要轻易跟陌生人离开熟悉的场所;
2、涉及转款,一定要捂紧钱包,反复确认;
3、天下掉馅饼的中奖信息都是假的。
4、遇到400、170、171开头的电话,如果不是熟人的,最好不要接。
5、智能手机一定要装上识别软件,各种陌生链接或诱导性链接不要点开。打开链接时注意查看前缀一定要是Https://而不是http://。
6、信用卡背面三位数字是每张卡CVV2的验证码,有了它卡就能被复制,所以任何情况下不要透露给他人。
7、事发之后,第一时间应该选择报警,不宜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