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看了《少年的你》,小米便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恐慌:唯恐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受人欺负,同时也担心自己的孩子欺负别人。
所以每天放学接到孩子后,问第一句话便是:“今天在学校里有没有人欺负你?”
孩子回答说:“没有。”
纠结担忧了一天的心刚刚放下,突然又冒出来一个念头,接着问:“今天你有没有欺负别人?”
孩子每天被问的有些不耐烦:“没有!妈,你都问多少遍了!没有人欺负我,我也没有欺负别人!”
看了电影《少年的你》,不只是小米,我身边的很多家长都开始变得跟小米一样“焦虑”,电影里所展现出来的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相处,以及他们表现出来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让人震惊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孩子有没有遭遇电影中所展露出来的情况?
学校中孩子与孩子的相处,或许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有时候他们所面临的,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可怕。
如果孩子长期处于一种被欺负被孤立的状态,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成为一个“软柿子”,这将对他的成长产生长远的影响。
他可能表现出自卑软弱,不敢对抗,不愿意与人交往,甚至不相信父母老师的话,这样的状态,如果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我想,每个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都会觉得心疼。
如果不想孩子受人欺负,成为一个人人可以揉捏的软柿子,在这个成长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一,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和关心。孩子从出生对父母就有一种本能的依恋,这种依恋是一种完全信任感,父母跟孩子关系融洽的家庭,这种依恋会更深一些,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深刻的体会到父母是他们最信任的依靠。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父母与孩子并不能长期相处,甚至有些父母把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或者亲戚朋友家,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这种状况下,亲子关系便很难维系,在孩子心目中,父母可有可无。一旦受了欺负,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寻求父母的帮助,而是把这些事情憋在心里。
这种憋在心里,看似逞强,其实对孩子来说却是百害而无一利。如果这种时候,父母能对孩子多一些关爱,孩子一定会卸下心理防线,敞开心扉,愿意跟父母交流自己遇到的困难。
二,观察孩子的情绪的变化。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其实也能体现在了孩子在家的情绪变化上。如果家长们细心一点,对孩子的情绪多些观察,就能够知晓孩子在学校是不是收到了欺负。
如果平时性格活泼的孩子,突然变的内向,沉默寡言,喜欢一个人呆着,不愿意跟人交流,变得敏感胆小,甚至不想上学,逃学厌学等等,这些异常的表现其实都是孩子心理活动的反应。
一旦发现孩子的异常,家长可以多跟老师沟通,了解情况,或者耐心的询问自己的孩子,这样更有利于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从而及时保护孩子。
三,告诉孩子要有勇气去解决问题。当孩子遭受到欺负,不要让孩子去一味的躲避或者忍让。这一方面助长了欺人者的嚣张,另一方面又使得孩子养成遇事逃避的坏习惯,久而久之,他便放弃了反抗而性格懦弱。
作为父母,要告诉孩子,如果感觉自己的生命安全遭受到威胁,一定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去寻求可能的帮助,不能任人欺负。
四,父母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父母在社会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被欺负的事情,这种时候父母的言行举止,孩子也会暗暗的观察着父母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作为父母,应该为孩子做好榜样,积极的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去躲避。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孩子被欺负的时候,如何去解决问题。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谁也不希望自己捧在手心的孩子,被任意的欺侮,同时也要教育孩子懂得友爱,不能依仗着自己的优势,就去欺负别人,这样他的一生会缺少真正的朋友。
总之,不必过于焦虑,多去关爱孩子,多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