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oul》上映以前就开始关注,好奇这次迪斯尼会在已创造《Coco》那么棒的死亡主题动画高峰上再创什么辉煌?周末错圣诞高峰,上映的第二日中午便走进了电影院。
(担心剧透请自动屏蔽第二段文字)
故事梗概:主角Gardner是一名热爱Jazz的中学音乐老师,他热爱钢琴,他毕生梦想是和同样热爱Jazz的音乐人们为伍,期待自己音乐和热爱能给更多的人带去抚慰。就在他终于拿到人生第一次音乐会机会的同时,他却因为过度兴奋而不小心掉入下水道而灵魂出窍。掉入黑洞里的他,被迫踏上了通往天国的长梯,等待他的是与人世间的终极道别。面对刚要开启的人生,他有诸多的不舍,所以他拼命挣扎、逃跑,几经努力,终于他掉入到另一个世界“The Great Before”。这里的每一个新生灵魂都需要学习,学习害羞、自恋、热情、胆怯......但所有的学习里面,最不容易的是找到自己“第七个火花”。什么是“火花”呢?按我的理解:是一种怦然心动后的热爱至极。Gardner为了不回到“天梯”上面对终极死亡,他偷跑到灵魂导师的课堂上,冒充成为一名即将带领过却均以失败告终的新生灵魂的导师。随机分配到他身边的是一个曾被哥白尼、阿里、特蕾莎、林肯等伟人都带领过却无法点燃其花火的“问题新生灵魂”---22。Gardner想逃离这里回到地球,22想留在这里远离地球,两颗小小的灵魂一拍即合,准备通过努力换得地球通行证并送Gardner回到原本属于他自己的生活中。谁料.......火花还没找到,却在“迷失之境”中阴差阳错地掉到地球,Gardner变成了猫咪,而22拥有了Gardner的身体。22开始通过人类的身体感知着地球上落叶的宝贵、阳光的温暖、微风拂面的清朗、理发店免费糖果的甜蜜、PIZZA、甜甜圈的美味.......最后,22在人类世界里找到了火花,但毕竟是寄居身体,独自回到“生来之处”的他迷失掉自己,被众人的歧视和排外所淹没掉入“迷失之境”,成为“执念的囚徒”。Gardner此时也在人类的世界里经历了自己的第一场音乐会,他惊异地发现,当梦想被实现的那一刻,他恍然认识到“好像也没什么不一样“。”随后同行的女萨克斯乐手告诉他:“从前有一只小鱼,对一只老鱼说,我要前往大海,老鱼说这就是海,小鱼说这不是,这只是水。”......Gardner决心要将22找回,他通过弹琴进入“忘我之境”,再穿梭到“迷失之境”找到22,决心将被点燃火花的22找回,还给他地球通行证。并接受从此与地球道别... ...
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重启生命的键”可以按下,你是否愿意尝试?电影的故事本身也许存在被质疑的漏洞,但是它很好地给我们诠释了“真实的人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想,人在不同阶段、境地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谈谈这部电影点燃了当下的我内心什么样的花火吧?
一、感知面向当下,理想朝向未来
迪斯尼的动画在过去30年里确实给了我不少生活的启示。长大后走上教师职业岗位,也还会将那些经典的、鼓舞人心的好作品分享给更多的孩子,希望通过这些美好点燃他们心底的花火。不管别人怎么评价,电影、文学的确有改变世界的能力,我喜欢它,并不是因为它能够打发时光,而是编剧、导演们通过自己人生的消耗提炼对生活的思与获,用一种激情而又美丽的方式,配合音乐,通过荧幕或文字表达出来,那些美好如同诗歌浸润心田,让“获得”成为一种享受。如果说法律、教育、医学、工程等是人生崇高的理想性追求的话,那么这些艺术所能带来的美好就全是生活的意义。所以回归到个人而言,建立崇高的理想,也许非常重要,但那遥不可及的未来,能够给予我们的也就仅仅只是一个期待而已。那个方向是我们想要为之抵达的彼岸,在努力到达的过程中,我们也许会不经意忽视一些什么、错过一些什么、放弃一些什么.......真正到达之后,也许会有像主角Gardner实现个人音乐会后那样的空虚感。是继续追逐?还是像王维在《辋川集》中拥抱“止的智慧“?全在于个人的选择,没有对错。“万里挑一”的背后常常藏着常人无法企及的压力,当我们充分认识到平凡的可贵时,用心观星赏月、嗅花听虫,去相信生命当下存在的小确幸所能带来的愉悦和幸福不也是了不起的吗?常而久往活在幻想中是不会快乐的。
二、“灵魂不会被击垮,压垮你的是生活。”
电影让我想到巴尔蒙特的诗《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和蔚蓝色的田野。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和连绵的群山。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大海, 和百花盛开的峡谷。
我与世界签订了和约, 我是世界的真主。
我战胜了冷漠无言的冰川, 我创造了自己的理想。
我每时每刻都充满了启示, 我时时刻刻都在歌唱。
我的理想来自苦难, 但我因此而受人喜爱。
试问天下谁能与我的歌声媲美? 无人、无人媲美。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而一旦天光熄灭, 我 也仍将歌唱……
歌颂太阳 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光!”
诗歌中有种孤注一掷的奔赴,这种明确的追逐是痛快,令人羡慕的。生命短短几十年,我是属于爱想人生意义这件事情的人,但想来想去,生活仍旧不被打扰地向前。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的蓝色星球,如同一粒尘埃,同样在茫茫人海中的我又何尝不是?在我们用生命经历的所有感受的同时,站在一个更广的领域中,个体生命是那样的渺小、暗淡、无足轻重,可有可无。造物主为何要让我们经历这所有的一切呢?如果死亡才是生命最终的意义,那么经历的过程又有什么价值?这样的存在如同一棵树、一只鸟,如何度过?我想最好的姿态无异于是用比较舒适快乐的状态去拥抱它。这样渺小而又短暂的生命时光,对个体而言,是我的全部,所以为什么不去善?去发现生命中那一些些精华,用舒适、诗意、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与自己和解,通过努力和智慧去平衡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关系,不也挺好的嘛。那些无关乎“名誉”“金钱价值”的东西,有时候往往能成为生命中最为宝贵的。
电影中记忆犹新的两个片段:一是: 22灵魂的Gardner在秋日的屋后,坐在街角,看着阳光透过树影,一阵微风拂过,一颗种子慢慢飘落到了他的手心,他相信真正能够感知和把握的其实只有此时此刻而已:二是Gardner内核的主人翁在演出后,回到家中,掏出22内核的自己放在外套口袋里的宝贝“糖果、吃剩了的面包圈、种子.......”放到琴前,安静地弹起一首“Epiphany”时,整座城市的时光流走。
从《Titanic》到《Dead Poets Society》,再到今天的《Soul》,都在提醒着一件重要的事情:“珍惜当下每一刻”。恩,从此刻开始,拥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