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初心,明白无误的就是"对文学的喜爱".这种喜爱包含着一个对象,包含着一个目的.在这个时候,初心可以等同于被理解为:某种初起的意愿....那么我们说,"不忘初心"就是说的对这个初起的意愿的保持.尽管它是形式上的,在后来经过运动,把这种形式上的抽象的无规定性发展成为有规定性的具体而丰满的层次.那么这种层次我就说它既是保留了"初心"的形式,又走向了这一简单抽象的形式的深化和扬弃..当原本的"初心"遭遇到现实局限时,这就是第一次否定,它有可能就此停留下来,也就是晓筱所谓的放弃,但是有一些人会坚持下来,在经过人世的历练,依旧会把这种对于文学的喜爱之情坚持下去这是第二次的肯定,.但是这个时候的对文学的喜爱的这种"初心"已经和曾经的那种简单的,形式上的"初心"有了质的变化,因为她不再以纯粹喜欢而喜欢,还将之以现实性的平衡来辩证变化的规范之和丰富之.那么这时候,我们说"不忘初心"其实意思就是保留了过去那个"初心"的形式, 而真正的达到了对"初心"把握的高级阶段.它是具体的,丰富的.圆满的...这个"初心"里面不单单有简单的喜欢,还是对现实性的思考和运用.这时候说"不忘初心"其实就是意味着对既往的一个环节的继承和一种联系.而不是断裂的,无根源的..
有人说"不忘初心"..另外的一些人会说:"初心是喜欢文学,是靠不住的,在成长中喜欢文学这个形式也许会改变,只有那个蕴含在文学中真正喜欢的东西不变,这个不忘才有意义".这样的认识可能是有问题的...因为看上去有些人一直在为对"初心"的判断辩护,一定要说人们原先喜欢某种对象,而后来更改成另外一种对象.这就不算是"不忘初心"了.但问题是,这个初心原本指的就是对某种对象的喜欢的延续..虽然是形式上的。对象本身就被你置换了,又哪里来的"不忘"?不忘的这个行为自然是需要有个不曾被忘却的"初心"的对象来实现的..只是我们说这个"初心"是位于变化的起点.它在当时并不知道它将来会成为什么....而从这个变化的末端看,它显然是已经知道并且把当初的意愿包含进来,并且发展丰富.这就是辩证的逻辑.但是那段初心的不忘是"存在于对文学中真正的蕴含着的东西"的看法可能是错误的.连对象本身都毫无关系了,还坚持着说,对真正蕴涵着的东西的喜欢才算是不忘初心,这会不会是一种偏差呢?
当然,如果我们从"初心"的这个行为本身看,这种意欲,你也可以说是某种对象.不谈一点点内容,仅仅就是说行为这个对象.那么这时候就是抽象到了极致,这个时候的对象就是最大限度的空洞,因为它什么都不是,就是行为本身,这个时候,从逻辑的链条的尾端去看这种"初心"那么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因为人生又有什么不针对某种抽象的行为的意欲呢?我不作为,这本身也是一种意欲. 或者说意志..那么这个时候,就把这种"初心"给消解了...它迈向了最底层的设定.在这个意义上看,任何行为都可以被看做是将来可能继承发展的"初心".任何意义上都是,就等于说任何意义上都不是...这种消解使得这种思考成了毫无意义的语言游戏.而原本,我们是要试图就"对文学的喜爱"做一番积极的有意义的,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推动.让人们为自己的坚持找到一种合情合理的理由而非消解...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某些人们说"初心"不是"对文学的喜爱"而是说是对喜欢的对象本身的坚持.这时候是把"初心"推向更抽象化..抽象就意味着概念上的外延更大范围的包含.这就像是在说"吃饭 "不是吃饭,而是吃的吃饭当中带来的那种行为的需要..那么这个过程,事实上是逻辑偷换.因为原本的话题明白无误的就是说"对文学的喜爱"...你非要说喜爱文学不是真的喜爱,而是喜爱喜爱这个行为本身..这是对象的偷换.事实上已经不是原来那个问题了..
换回到前面的某些人们的表达:"在成长中喜欢文学这个形式也许会改变,只有那个蕴含在文学中真正喜欢的东西不变,这个不忘才有意义"...文学里蕴涵着什么东西呢?这里的文学是人对语言文字通过精神创造后的某种以实物形式留下来的对象性存在..也就是说文学本身并没有什么真正的蕴涵.它的全部的意义就是我们人对之的赋予..那么这种赋予的认识,是要经过一番认识的变化的推动,从而使其在一开始的那种比较单薄的,形式化的,浅层次的喜欢而走向自身辩证发展后的高级阶段.这个过程当中,你说是什么在发生变化呢?
我们说"对文学的喜爱",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需要的演进.除了这个,某些人们再搞出一个,这种对文学的喜爱--精神需要本身, 还要找到它蕴涵的那个"真正喜欢的东西"。这已经不是在谈对文学的喜爱了,而是谈人类对某种事物的喜爱的这一行为.因为除了对文学的喜爱,你还能找出什么喜爱中的喜爱呢?那就只能去找这种喜爱的行为的本身了..而这种喜爱的行为的本身并不是这个话题要谈及的...对于这种意欲之下的行为也因为其更抽象性,而失去了我们探讨"对文学的喜爱"的这一"初心"的意义...道理很简单,除了喜欢它,人们还能找到什么更深层的蕴含在其中的东西呢?当然有些人可能又要说:要找的是这个喜爱的文学的内在的某种东西...而这,恰恰就是我在前面说的,这种逻辑链条起始处是简单的,单纯的喜欢.它很可能靠不住.不能坚持,要到后来的辩证发展了的高层次才能将前面的诸多环节看清楚.而这一可能性是正是你所谈的"只有那个蕴含在文学里真正喜欢的东西的不变"的这一思维过程才能得以揭示这种"不忘"的意义...也就是说,真正寻找得到对文学的喜爱的本身的那种深层的意义是要在运动变化的后端才能看得到的..是通过反思才能把握得到的.
这就是我前面说的,从抽象走向具体.从简单走向丰富...我们每个人都在生命的过程里进行着这样的思维推进.
如果说"初心"的确指的就是"对文学的喜爱",那么这种喜欢显然是不附加其他更多的现实利益...正如有些人们所说的"带给他认识世界的另一幅眼光"...而到后来,对文学的喜欢却是一种参杂着经济名气等利益的追求...那么这个时候,就自然会影响到所谓的"初心"的"不忘"了....人们之所以在有能力满足自己生存需要的物质条件后,尽量追求---我手写我心---的目的,就是在于尽力不想要让自身那种单纯的"初心"被蒙蔽,被遗失被放弃...虽然说为财而文,并不值得人们奚落和贬低.但是这毕竟包含着某种对于钱财物欲的过度追求的可能性..
我不是说对文学的喜爱就不应该没有现实利益..这个利益是说除却单纯的喜欢---借用的是佛家的五感说--色身香味触,强调的是观感知觉.那么除了这种单纯的喜欢,别个缘由的生起,都可以算是一种利益,好比说:我们可能为他人追求而好奇一并追求之,可能为师长的褒奖而喜欢之,可能真的就为经济利益而驱使之.这些利益---现实利益就不是它自身纯粹的目的..我个人的理解,这种纯粹的目的是比较基层的,就是对那种文字带来的美感的享受..所以我前面说它是一种主观的个人情感体验,没什么对错好说...是一种合目的性的需要---人们需要对世界持有一种美的认识...只是这种认识是肤浅的,是初步的,形式的,不具体的...这要等到在后面发展和推动后,才能真正建立起一种理性的完整的高层次的享受.而那种享受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感官知觉..像托斯陀耶夫斯基,雨果那些大文豪已经是上升到人类命运的层次了。这就不是为美而美可以包括和形容的了的.
所谓的"不忘初心"指的就是找回那种原初的单纯的喜爱.而这种单纯的喜爱,在找回的过程里,恰恰因为是对于原初的那种没有外在影响下的单纯的喜爱---"来自五感的浅层的触动"的保有,才实现了"初心"的"不忘"---即便是包含进了诸多现实性的环节,但是那种原初的对文学的喜爱的形式还是存在的..只是现实性给予了这种形式更为丰富的内涵--虽然依旧喜欢,但是却并不以纯粹的喜欢而喜欢,而是具备了诸多现实性的考虑,综合和平衡..这时候的那种"初心"--那种喜欢而喜欢就·变得更具体更丰富..我们"不忘"而"找回"“初心"并不是要返回去拿到那个起始的简单而浅显的"对文学的喜爱",而是说在这一发展过程里,既以现实性的丰富平衡,又是去对原本那种"喜爱"的追求的保有..后来的发展的部分只是把这一"初心"本身推动到更高层次的境界上去.
从一开始,人们并不知道那种对文学的喜爱---"初心"到底是什么,这正如人们对初恋时候的对象缺乏真正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仅意味着对对象自身的正确判断,还包括自己对对象的这种喜爱本身的理性分析甚至其他更丰富的现实性的理解...那么真正要找到那个蕴含在这一爱情当中的真正的喜欢的不变的东西,这是要在经历了人世沧桑后,拥有了丰富而具体的思辨能力以及思辨的内容之后,才能看得清,找得到,持的住,这种"爱"的"初心".而找到它,并不是说要回去"初恋",而是认识到这种原初的纯粹的美好和坚持的形式的必要,同时也在诸多现实性的因素的包含当中,走向成熟,稳重,豁达和包容...这时候"初心"依旧找回,但"初心"也已经不再是当初的那个"初心"了..
这就是所谓的人生第三重境界所指出的哲学含义."初心"从单薄的起点开始.经过发展运动的现象,走向了"初心"本质的同一.
(照片拍摄自2014年龙游民居村落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