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从完美主义者的攀比特征行文,写了《浅谈完美主义者婚后生活》,事后发现角度有些单一,或许从另外的角度来揭示一些信息,会带来不一样的思考。于是,我在洗碗的时候,看到窗外的黄土高坡,沟壑纵横,想到延安新城的移山填壑工程,有了如下的思考。
黄土高原每年被雨水带走大量泥土,形成深沟和山坡,如果把山坡削平,多出的泥土填入旁边的深沟,可以得到一块平地。据说,新城建设的思路就是这样的,填了许多年。那么,其实人的情绪不也是这样的么,时而高涨,时而低落,时而平坦。所以,我们可以将人的情绪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分别是情绪高地,情绪低谷,情绪平地。
当人们处于情绪高地和低谷模式时,人的情绪迫切希望得到发泄和填补。情绪高涨时,大脑神经活跃性增强,行为变得灵活,甚至可能情不自禁,做出正常情况下想不到的行为。情绪低落时,大脑活跃性也会增强,对周围的敏感性增强,但行为可能变得迟钝,整个人就像一滩水,瘫软无力。所以,通常一个正在伤心的人,很难做事情。
正常情况下,人的情绪处于平地模式,不喜亦不悲;受到内部心理活动和外部环境刺激的影响,情绪在高地和低谷之间波动。人的情绪曲线就由这三种基本模式自由组合而成。在这条曲线上,将情绪由高地和低谷调回到平地模式的能力称为情绪控制能力。情绪控制能力越强,情绪曲线越趋向于平缓;情绪控制能力越弱,情绪曲线越趋向于波动。
情感需求较高的人,情绪曲线波动大,一会儿情绪高涨得像打鸡血,一会儿情绪低落得让人甚得慌。而完美主义者通常就是情绪波动较大、情感需求较多的一类人。一旦内心产生一个诉求,情绪就会高涨,迫切希望得到满足。假如诉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的情绪又会直接跳过平地,进入低谷或高地,很难出这样的循环。所以,完美主义者通常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属于情绪控制困难群体。
完美主义者在婚后生活中,需要深入接触配偶,适应新的环境,此时,他们的情感诉求将达到最大。结婚后,完美主义者发现这样的生活和想象中不一样,想象中的婚姻生活很美好,现实却是财米油盐、各类生活琐事。于是,完美主义者就开始进入焦虑状态,产生极强的情感诉求,努力使周围的一切和自己想象的一样。这样的结果是,弄得周围人都不好受,跟着一起受罪。家人可能会觉得这样已经够好了,但他们并没有理解完美主义者的想法,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完美主义者的情绪一直处于波动状态,奋起、失落、奋起、失落……久之,要么完美主义者放弃家人,要么家人放弃完美主义者。要是两个完美主义者在一起,隔壁邻居可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所以,有一句话概括得挺好。
爱情和婚姻是两回事。
完美主义者婚后生活的情感诉求需要得到填补和发泄,这个诉求的满足主要来源于身边相陪伴的人,要么是配偶,要么是孩子,要么是亲人,要么还有朋友。但完美主义者还有一个特征,他们的情感波动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幅度越来越大,乃至于到了后期,配偶、孩子、亲人无法满足他们情感诉求。所以,完美主义者和周围陪伴的人开始产生矛盾,情绪越来越低落,婚后生活质量越来越下降。
既然完美主义者拥有这种特征的情绪曲线,那么就要在他们刚产生这种情感诉求时,进行干扰,使他们的情感曲线振幅得到削减。
投射到生活中,就叫“打折扣”,不断降低对完美主义者情感诉求的满足,让他们逐渐适应生活从来就是不完美这个现实。尽管完美主义者还是会不断寻找情感诉求,但是,只要周围相陪伴的人把握好这个情绪干扰变量,变着法子去降低他们的情感诉求,完美主义者的情绪波动将不会超出控制范围。这也正是干扰的目的。
以上,不成熟的思考,给生活增加点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