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自问自答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做笔记的方法
(1)在检视阅读中,作者推荐使用结构笔记(structural note-making)。读者可以自问自答三个问题:第一,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第二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第三,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2)在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中,作者推荐使用概念笔记(conceptual note-making)。
(3)在对多本相同主题的书籍进行主题阅读时,作者推荐使用辩证笔记(dialect note-making),即“针对一场讨论情境的笔记”。此时读者要用单独的一张纸,从不同书上摘出重点,“就单一主题,把所有相关的陈述和疑问顺序而列”。
一基础阅读
第一个阶段是“阅读准备阶段”(reading readiness)。这一阶段,从出生开始,直到六七岁。
第二个阶段,孩子学会读简单读物,主要是小学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快速建立智慧,用已知的文字推测不熟悉的文字,学会不同目标不同领域的阅读法。
第四个阶段是尽量与增进前面所学的技巧,能够提出观点、知识迁移。
二检视阅读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了解主题和类型。
(2)研究目录页。了解基本架构。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评估议题范围。
(4)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从宣传文案指导这本书是否可读。
在经历了以上四步骤之后,我们可以判断这本书是否值得继续读下去。如果决定继续读下去,读者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5)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6)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
三分析阅读
一、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1)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二、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5)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们解决的问题。
三、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的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四主题阅读
一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
(1)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实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2)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二主题阅读:阅读所有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1)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是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作者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解构出这种议题。
(5)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凸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要清楚地界定出来。
注意:理想上,要一直保持对话时的疏离与客观。要做到这一点,每当你要解读某个作家对一个议题的观点时,必须从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话来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