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成语:三人成虎。
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大街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如果是两个人说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葱说:“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毁谤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葱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这是西汉刘向所编订的《战国策·魏策》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很早就知道了,但是却没有往纵深处想,其实之所以。最后相信了有老虎这些事儿,就是因为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没有经过理智的过滤,而是被无限的放大。
无独有偶,还有一个来自于《吕氏春秋》的故事叫“穿井得一人”。
宋国有一户人家姓丁,他们家中没有水井,需要出门打水浇田,派家中一个人去打水,常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给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听到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在议论这件事,宋国国君也就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听到这样的传闻,还不如不听。
同样事实之所以以讹传讹,结果面目全非,也是因为信息在从A到B再到C、D…………的传递过程中被放大了,而非经过理智的过滤。
不做放大器做过滤器
人与人相处,需要信息在双方乃至多方之间流动。若不能以冷静客观、温柔善意的心态去过滤的话,有可能这信息就被主观客观的有意无意的放大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或者意外。
所以在听到爸妈要做孩子的过滤器,而不是放大器这句话的时候我就有被狠狠的撞击的顿悟!
比方说,咱孩子在学校因为没写完作业、课堂屡次不认真听课导致成绩下滑,或者与其他同学之间发生了不愉快等情况时,老师会与家长沟通。有可能沟通之后,咱做家长听的火冒三丈,气得七窍生烟,回到家对着孩子就是一顿臭骂或暴揍。也有可能沟通之后,回到家以和风细雨的方式润物无声间问题就解决了。
在这个沟通过程中,老师以什么样的方式跟家长陈述孩子的情况,家长听完老师的转述,回到家又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孩子沟通,诸多因素都将影响着教育的下游是抗洪救灾还是植树造林。
要不怎么会有“与其在下游抗洪救灾,不如在上游植树造林”的名言呢?
如果老师能用非常柔软的方式跟家长沟通,父母就有可能用一个相对放松的状态跟孩子说:今天老师提到×××事了,咱们能不能***解决?亲子之间共同面对,一起合作、协商、解决。可能这事就过去了。
如果老师给孩子贴了一个标签(可能是负面的),对父母可能就会带来强刺激的,这个压力爸妈转头很有可能会转移到孩子身上。
所以,这是一套互相循环的情绪。
就像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
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
情绪是会传染的。在情绪链最底端的孩子,又有多少次是遭受了一些无妄之灾呢?问题不敢往深处细究,细思极恐!!
爸爸妈妈应该是外界压力的一个过滤器,而不是压力的放大器。
做过滤器不做放大器。多么痛的领悟!
为人父母在职场难免会有一些负面的情绪,回到家,在进家门之前,若能收拾整理好自己的情绪,打开门之后,以一个温柔的、富有善意的爸妈的形象出现在孩子面前,那么孩子就能从父母这里得到无条件的安全感,无条件的爱,平等的自尊。在这样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这一生就能得到足够的幸福和快乐。这,正是父母最希望孩子所拥有的状态。
只是,为人父母也是需要学习、需要修行的。当你打骂孩子的时候,孩子不会不爱你,但他会不爱自己。他就会变得更加脆弱,或者更加暴力。
孩子看似弱小,却也好像一个能量放大器。父母对孩子传递负能量时,孩子的内心就会越来越脆弱、扭曲;父母给予孩子正向的引导,孩子就会保持积极和勇敢。
也懂得了这些,我们就该学会冷静、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别忘了,对自己的真正友好是精神独立和天赋自由。对自己友好才能对周围的世界友好,离咱们最近的孩子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幸福。
不做主驾做副驾
孩子在慢慢长大过程中,我们需要学着放手,让他自己做主,可是太多的父母习惯于以对待婴儿期孩子的方式来对待日渐长大的孩子。
我的爸爸妈妈替我活了我的人生,我就不用活了。
相信这句话说出了很多孩子的心声。有不少父母打着爱的旗号,行的是害的事实,爱着爱着就把孩子爱坏了。
如果一个孩子一直被善待着、被爱包裹着、被信任,可以自己做主,他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好玩的事我没有经历了,“我要做我自己,成为我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这才是教育里最美的图画。
温柔和善意并不需要高学历。
爸妈少做一点,孩子就多一点空间。
我们要学着当孩子的副驾驶,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都忍不住当孩子的驾驶员了。这辆车是孩子自己的,他要掌握方向盘的,父母在旁边可以提醒他说,前面有急弯了,或者有个坑,他能绕过去。但不能吃“一边去,我来开”。那这辆车对他就没有意义了,而且还要做一个不太唠叨的副驾驶,副驾驶如果太唠叨了,人也受不了。父母要做孩子的副驾驶,孩子必须自己掌握方向盘,按照自己内心的召唤,不断去探索,最终走自己的路,他才会觉得这个世界是有趣的。
父母与子女之间终究是一场爱的分离。
不止是亲子之间的教育、家庭教育如此,但凡教育均需记住:不做放大器,学做过滤器;不做主驾驶,学做副驾驶。
教育家陶行知就给了我们现成的爱的教育,善意的、温柔的教育做模板供我们学习——
陶行知在操场上看到了一个小孩打架,他说你去我办公室。小孩先去,陶行知后到,一坐下陶行知就打开抽屉——这块糖奖励你,因为你按时来到我这,比我来得还早,说明你尊重我;第二块糖,我叫你停下,你就没再打架了,你听了我的劝;第三块糖,我了解了你打架是为了帮别人出气,仗义。这孩子就慌了,说您打我得了,我是错了。第四块糖,知错就改,你可以走了。
这个故事说明:教育可以有非常善意的面孔,去塑造好的灵魂、好的孩子;惩罚是恶意的,体现自己权力的,绝不会是正好、正确的教育。
善意是双向的,你给别人善意,你自己也能够感受到善意。
教育不是控制,任何时候都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安全感。
你是选择做情绪的放大器还是选择做信息的过滤器?你是选择包办代替做主驾驶还是学着放权做副驾驶且不不爱唠叨的那种。
选择权在自己手中。
教育真的是一个超级复杂的问题,是一场接力赛,更是一场马拉松。在助力孩子的教育这条路上,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