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周临时赶文章,觉得坚持做一件事情的人真是了不起。突然想起笑来老师之前写过一篇关于持续践行的文章。我回翻重读一遍之后收获良多。
笑来老师这篇文章核心思想之一可以简单归纳为:如果做什么事情得靠“坚持”和“努力”,那么这些事情从一开始注定成功不了。我们不需要苦哈哈的坚持,我们需要心甘情愿地努力。
所以笑来老师提出一个核心方法论:即在持续践行之前,想办法赋予这件事情很多正面重大意义,同时尽可能想尽一切办法为“最终没有出现在生活中”赋予很多负面意义;想尽一切办法与他们共度大量的时间也是一个好办法。
回想自己之前所谓的坚持,绝大多数都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无论是初中学吉他,才学会基本指法就不准备弹了,还是大学时期学英语,单纯地背诵单词,因为觉得枯燥最后不了了之,这类经历实在太多。
反观别人家的孩子,简直就是努力学习的楷模。高中放暑假时在家学习英语,大学期间坚持学习结果保送清华的研究生。那时候我就在想,同样都是一个高中出来的学生,咋差距就这么大呢!
现在我知道,那些“别人家的孩子”能够坚持下来靠的不是苦兮兮地努力,臭哄哄地坚持,而是他们清楚地知道践行这些事情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好处”,无论是物质、身体抑或精神方面。久而久之,他们养成了习惯,并和同类互激励,互相学习。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开始为我现在做的一些事情赋予重大意义。
比如健身。我赋予健身的重大意义就是:自己变得有型,姑娘们喜欢上我的身材。从小到大,我身材都比较消瘦,我曾经因为身材消瘦而自卑。假如我还不去健身,那么别人都可以叫我“瘦竹竿”,我也会因为自己身材而不好意思跟异性接触。我加了“卓叔增重”的公号,通过里面的文章系统地纠正了我之前对于健身的误区。只要有时间我就坚持去健身房,在健身房里认识一些朋友,加了他们微信。有时候他们在朋友圈晒的健身打卡照片对我来说便是莫大的鼓励。每次健身完,锻炼部位带给我的泵感让我痛并快乐着,有时候根本停不下来。
比如我现在正在改变见到异性害羞的习惯。我为它赋予一个重大意义:如果改变了害羞这个习惯,我会变得更开朗,我会有机会认识更多的人,并与他们结下友谊,我会认识更多的异性朋友,我享受跟朋友一对一谈心的感觉。假如我一直忽略这个问题。我即使可以接触到一些人,但不可能跟他们结下深厚的友谊,更不用谈跟异性一对一地聊天。当我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之后,我从改变自我认知做起,我意识到: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人关注我讲话,在意我的笨拙。偶尔在大家面前说错话,表现得笨拙一点其实并不会给别人带来多差的映像,更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在这个认知前提之下,我尝试着独处时把自己从丰富的内心世界中拉出来,多做做家务,继续做没有做完的工作,听听相声也行。与朋友相处时更多地留意对方言行,跟他们搭上话,玩游戏也行,就是别自顾自地想自己的事儿。现在我身边的朋友都说我开朗了许多,身边异性朋友也不少。
所以“坚持”、“努力”这些苦哈哈的字眼完全可以剔除于自己字典之外。从底层上赋予某些你不感兴趣的事情重大意义,当你想放弃时,想起这些意义就会让你持续做下去。持续做一件事情,本来就没有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