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青少年抑郁的检出率是24.6%,差不多每5个孩子里面就有1个有抑郁症的问题。
并且抑郁症正在普遍化和低龄化,调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
为何青少年抑郁检出率如此之高?作为一位一线教育工作者,一位心理学爱好者和传播者,对这个问题,我一直很感兴趣。
结合《教出乐观的孩子》一书中的内容,我分享自己的几个观点。
01 自尊运动让孩子们活在虚无缥缈的理想社会里
曾几何时,赏识教育盛行,无数家长尝到了不断夸赞表扬孩子带来的甜头。
尤其在学龄前,全家对孩子如众星捧月般重视,拿着放大镜找优点,“你真棒”满天飞。
家长带着孩子到了外面,无数赞美声不绝于耳,孩子的自我价值确实提升了,也更阳光自信了。
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当我们过分强调对孩子的鼓励、肯定和嘉许时,孩子就会建立起一部分虚假自我。
他会觉得自己哪里都很好,就是个“完美的小仙女/小王子”。
孩子们被放在了一个理想王国里,在那里,孩子没有缺点,不需要克服困难去完成任务,也不需要感受挫败和不愉快。
能让孩子产生负面感受的事情,大人就会帮忙干了。
02 学龄前家庭给了孩子太多“感觉满意”,“表现满意”却严重不足
因为这一代父母和爷爷奶奶,自己在小时候被情感忽略的比较多,内在小孩更多的需要被重视被关注,所以在养育自己的孩子(孙子)时,就会过分重视“感觉满意”这件事。
我们过多的重视了孩子的感受,而忽略了孩子行为和能力的客观评价以及有力培养。
我们没有让孩子得到更多掌控感、坚持、克服挫折与无聊以及应对挑战的机会。
上学以后,很多家长还是在强调,其他孩子不能碰我家孩子,出了问题我一定要告老师。
很多时候,会为了一个小小的指甲印不依不饶,因为老师对孩子说一句重话不惜告老师,直至老师身败名裂。
为了维护自己孩子的自尊,家长们尤其是爷爷奶奶们,使劲浑身解数,总而言之不能让人家觉得我家娃好欺负。
没有哪一代家长,像现在这么重视孩子,然而,这份重视太过盲目,缺乏科学的指导。
家长们陷入了努力为孩子营造“感觉满意”的漩涡中。
同时陷入了一个误区:孩子们并没有与现实世界去交往,去碰撞,没有经历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的过程。
也就没有机会实现“表现满意”,直接得到“感觉满意”的结果,这就是虚假自我。
虚假自我未来必然导致抑郁情绪和严重的挫败感,加上后期的不懂不重视,就可能发展成郁郁症。
03 经历消极情绪,才能获得心流体验
我们不喜欢消极情绪,也不允许孩子有消极情绪,殊不知经历消极情绪才能获得心流体验。
研究表明,太少的挑战造成无聊厌烦,太多的挑战/太少的方法都会造成无助和抑郁。
没有挫折,心流就无法产生。
因为成年人讨厌挫折,抗拒消极情绪,所以就会极力帮孩子排除消极情绪。
岂不知,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大哭大闹,采取各种方法转移注意力,让孩子暂时从愤怒失望中走出来,但是孩子并没有真正学会怎样面对自己的那些负面情绪,反而收获了“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就会导致孩子极力逃避失败和挫折,一旦失败就会陷入无力、绝望和悲哀之中。
长期用逃避的方式跟世界互动,时间久了就会陷入抑郁。
只可惜太多的家长,根本都不知道教孩子面对挫折和失败,以及失败时如何面对自己的伤心、郁闷才是避免孩子抑郁的重要策略。
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去处理自己的那些负面情绪,只会压抑、逃避或者转移注意力,不会面对。
当然,这样的成人极少获得心流体验,他也就无法引领孩子去获得心流体验。
最可怕的是,很多的父母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从来不肯学习专业的育儿知识,根本不愿意静下心来研究自己的孩子。
04 爷爷奶奶给孩子创造了太多的“感觉满意”。
上一代之前,社会普遍认为人的感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努力奋斗、事业有成、建功立业。
那时候,整个社会都在追求“表现满意”,在乎你是否“感觉满意”。
出生在五六十年代的人,小时候都是被严重情感忽略的,他们严重缺乏“感觉满意”的体验。
而且他们也没有给过自己孩子“感觉满意”的体验,到了孙子辈,他们就会在孩子身上极力补偿自己小时候缺失的那部分满足感,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内在小孩。
这就导致了当下的爷爷奶奶过度溺爱孩子,为他们扫清路障,努力制造“感觉满意”。
而他们的子女,也就是孩子的爸爸妈妈,也没有学习过如果权衡父辈与自己儿女之间的这种不平衡关系,同时又因为生活压力,不得不依赖父母帮忙照顾孩子。
这就出现了隔辈扶养的各种问题。
05 在创造“表现满意”时,没有专业有力的指导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表现满意”,但是在去往“表现满意”的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
大家不知道具体怎么指导孩子面对——突破——获得心流体验,只会告诉他“你应该怎么做”。
做不到的时候,还是会告诉他“你哪里不好,哪里没有作对”,讲的都是道理。
具体该怎么做?
尤其是面对挫折时,应该怎么办?
怎么才能从失败痛苦中寻求支持,最终获得满意的结果,从而获得心流体验。
这才是最难的一步,也是在养育过程中最缺失的一步。
加之,孩子彼时面临挫折时的郁闷情绪没人关注,即使关注到了也不会正确引导。
最终孩子会因为“感觉差”而无力去追求“结果好”。
06 如何引导孩子远离悲观?
当孩子遇到失败和挫折时,大人的态度会直接导致孩子是乐观还是悲观。
在孩子失败时,我们首先要理解孩子的伤心难过,而不是告诉他“别难过,没啥大不了的”,这样就是为了让孩子高兴而歪曲事实。
同时,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教会孩子用乐观的方式解释自己面临的失败。
教会孩子坚强、主动,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坚决不能为了让孩子“感觉满意”,跳过失败的事实,说一些哄孩子的话,直接提升孩子自信心。
那样会因为你说的并不是真的,而让孩子感觉到更大的挫败和无力感,从而加固“习得性无助”感,并让孩子习得悲观的解释风格。
下面有一个案例。
塔玛拉在一次芭蕾舞课后,非常挫败地告诉妈妈:
塔玛拉:今天不顺利,其他女孩跳得比较好。 我一直摔倒,她们都没有,老师教我们怎样用单脚跳以及如何优美地舞动手臂,可是我一直绊倒,而且我的手动起来,也不像老师教的那样好看,我好难过。
妈妈是怎么说的呢?
妈妈:你今天不顺利,我也很难过。我知道当你觉得比不上其他女孩时,你心里一定不好过。(共情孩子的感受)
有时妈妈也会觉得失望,例如上班时所做的事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你知道我会怎么办吗?我尽量多多练习,大部分工作在我继续努力后,都会变得比较好。(讲故事、举例)
我有个主意,让我们去找哈肯老师,请他也教我舞步,然后我们回家后就可以一起练习。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练习,上下一堂课时,一定会做得比较好,你觉得怎么样?(找到解决方案,并陪伴孩子共同面对挑战)
紧接着,妈妈就真的和女儿一起去找老师学习舞蹈动作,然后陪着女儿一起练习。(行为支持)
妈妈最终把塔玛拉从失败的痛苦中解救出来,而且让她找到了面对挫折的方法,获得了突破挑战的勇气。
塔玛拉妈妈的方法,大家都可以去尝试运用,相信你一定会感受到完全不同的亲子沟通效果。
写在最后:
为了避免你的孩子悲观抑郁,你就需要支持他先努力做到“表现满意”,从而获得“感觉满意”,期间运用好消极情绪的力量,让孩子在经历挫折失败后,获得成功,并且拿到心流体验。
这就是一个让孩子越来越乐观自信的养育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