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目的就是想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利用更多时间抓工作落实。然而,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却常常偏离了这个初衷,不少基层部门出现了不但没有“减负”,反而出现“增负”的现象,大大打击了基层干部想干事,干实事的积极性。
近年来,网上流传关于基层工作“减负”变“增负”的新闻越发增多,特别是在乡镇政府一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工作主要是直接和群众打交道,群众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都要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身上肩负的工作本身就任务重时间紧,还要应付上级部门无休止的考核、督导、检查,不仅消耗了基层干部的大量精力,更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群众满意度的提升。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艰巨繁琐。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提出“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指出“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如何真正做到让基层减负,是当前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任务。
抓好源头。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需要自上而下的推进。形式主义问题表现在下面,而归根结底是上级部门在统筹。上级部门领导不仅要对本辖区基层实际情况摸清摸透,更要从源头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政策要求,在安排工作上要避免出现层层加码和重复检查,上下合力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斩断形式主义问题。
化繁为简。最大程度简化工作流程,一是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手续,切实提高为群众办事效率;二是避免多次提交同样的报表资料;三是控制会议数量,由办公室协调对各部门需要召开的会议合并召开,部分工作内容采取微信发送、电话通知等形式传达,尽可能减少会议时长,提升会议效率。
强化沟通。各级部门领导应走进基层,加强与基层干部的日常沟通,了解基层工作状况及被哪些负担所牵绊,多倾听基层干部的声音,对于基层干部面临的难题做到心中有数,并主动为基层想办法,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奋发作为,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