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祝华新、廖灿亮、潘宇峰撰写的2017年中国互联网舆论分析报告指出,互联网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带来知情和表达的便利。
当下的舆论热点被形象地描绘为手机“刷屏”。依托于移动互联的信息分享和意见交流,如“两微一端”(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越来越多地成为社会舆论发源地和发酵平台。
报告梳理出2017年20件热点舆情事件(2016年11月1日至2017年10月31日),它们是:
该报告认为,2017年舆论场板块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新闻媒体和“意见人士”对舆论场的影响力减弱,普通老百姓的表达机会增长,舆论场的话语权趋于均等化;而政府加大议程设置,在重要节点成为舆论场主角,获得了压倒性的舆论影响。随着中国走向世界,网民“大国心态”逐渐成型,爱国热情进一步凝聚。
吏治反腐舆情压力有所下降,由官员贪腐产生的负面舆情已经极少,不再能刺激调动公众的激情反馈。涉及社会体制的宏大议题退潮,极端个案引爆的舆情减少,2017年的网络热点舆情更多地围绕与普通人利益攸关的民生问题展开。网民“代入感”和移情作用强烈,公众常借日常生活的一些小热点,抒发对阶层固化等社会深层问题的“集体焦虑”,引发共鸣。
该报告选取舆论压力值较大的12个社会热点事件,随机抽取关注这些事件的82万个网民,并对其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进行统计,得出这样一些结论:
中等收入群体构成网络舆论的主力军,他们最关注医疗、人身安全、教育公平等事关生活质量和发展前景的话题,并对“阶层固化”感到担忧。
城市规模越大,网民对热点舆情的参与和表达程度越高。“80后”城市网民成舆论场最稳定群体。一二线城市成热点舆情事件中网络舆论主要发声地。伴随着社会阶层利益分化、碎片化,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性别、地域群体在价值认识上存在一定差异和冲突,投射在互联网上,呈现网络舆论分化的现象。网民年龄越低,网络表达的娱乐化成分越高。
2017年,网络涉意识形态争论的事件较多,有关议题显化、激化,并呈现出向线下行动转化的趋势。
互联网治理的力度空前加大,“自媒体”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过去处在相对自由放任状态的娱乐领域,开始感受到一只“看得见的手”的强势存在。一些地方对于网民“吐槽”公职人员强制捐款,甚至医院食堂“价高难吃”,动辄以“寻衅滋事”为由,警方出面拘留,引起舆论哗然。治理网络乱象与尊重舆论监督,有关部门需要恪守政府权力与网民权利的边界,欢迎舆论监督,妥善回应公众关切。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现改为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自2007年岁末起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社会蓝皮书”提供年度中国互联网舆论分析报告,被业界视为网络舆论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