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6 准格尔 星期二 晴(0℃/-13℃)
(简书日更91天/总日更777天)
在很多时候,情绪能够左右我们的思想,让我们难以理智的思考问题,在面对诱惑时,一个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精力,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
所以合理的减压方法,调整自己的情绪,以及合理的作息习惯,能够让自己把精力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保证自己的日常所需和自我能力提升的需要。
大脑激活研究证实,一旦允许研究对象把压抑的想法表达出来,这个想法就不太容易被激活了,因此进入意识的可能性也变小了。这件事说起来有点矛盾——允许你去想一件事,反而会减少你想起它的可能性。
在这里忽然想到一个词语,“欲擒故纵”,放弃自控,能够有效的改善“讽刺性反弹”,最终的目的,反而是为达到更好的自控。
越是不想做什么,大脑就会时刻着提醒自己,这件事情的存在本身并没有那么重要,只是提醒的次数过多,被自己误认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从而选择优先去完成。
如果我们在想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同时将做这件事情的具体过程也描写出来,例如想要玩游戏的时候,去尽情的畅想,自己在玩耍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得到的收获,感受到的快乐或难过等情绪。
在想象的过程中,就会觉得这个过程很是麻烦,最终从侧面达到最开始的目的。
这种行为,就是当时找东西找不着,在之后却轻而易举的发现;睡醒时想要回想做过的梦,本来有些清晰的画面,瞬间难以记起;在关键的场合需要做个表演,发挥反而没有自己私下的好。
我们通过这些证据可以看到,放弃控制内心感受,反而能让我们更好地控制外在行为。
当开始控制内心感受时,情绪会产生紧张波动,整个人会陷入胶着状态,对内心感受的焦虑和不安,会不断刺激大脑,对此感受的关注警示,可能还会附带激活与之抵触对抗的大脑皮质区域,反而更不容易控制内心感受。
当以平和看待他人的心境,坦然面对内心感受,情绪便是稳定的,不会刺激大脑皮层,反而有一种抽离感,让自己能轻松控制外在行为。
研究显示,越是压抑消极情绪,人越可能变得抑郁。抑郁的人越是想摆脱痛苦的想法,就越会变得沮丧。
在面临消极的情绪时,如果我们选择压抑逃避,而不去解决,结果只能是更加严重。消极的情绪不仅会管传染,而且还可以累积。
最终因为消极的情绪而产生消极的行为,会造成严重的恶性循环,使做出的结果,更加糟糕。
“堵不如疏”,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学会释放情绪,在可控的范围内,适当的奖励自己,放松一下,松弛有度,才是好的生活方式。
另一个实验表明,人们试图摆脱自我批评的想法(“我真失败”、“大家都觉得我很蠢”)时,与坦率面对这种想法相比,他们的自尊心更容易受挫,情绪更容易变坏。即使当人们自认为已经摆脱了负面想法时,情况仍旧如此。讽刺性反弹再次发挥了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所面临的压力,早已不像六七十年代那么轻松。
压力的增大,导致我们的负面思想和消极情绪的产生速度,也越来越快,我们不得不经常去做解压,才能避免自己陷入消极情绪的循环中。
但是由于使用的减压方法不好,解压效率低,使我们的解压效果并不理想,感觉就像是陷入一个越来越糟糕的环境,难以脱离。
想要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将自己之前的解压行为,替换为更高效的方法。
例如把之前的玩游戏,看短视频,胡吃海塞等,改为阅读,写作,听音乐,运动等行为。
好的解压方法能够更快的调整我们的心态,让我们能最快的恢复状态,减少方法本身带来的意志力消耗,在面对外界的纷杂诱惑时,也能更好的自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