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发出了疑问?为何现代教育没有培养起真正的“读书”人,学文知理,为人处事。也曾和同学探讨,若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个才华让我着迷、可人品不太好的的人,应该如何自处?难道能无视其品性与他高谈阔论,还是能仅做文学上的好友?能实现吗。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谋不仅谋事业,谋三观谋理想也是说得通的。
近几日,在读朱光潜先生的《谈文学》,其中几篇心有所得:
在《资禀与修养》中,谈到“文以载道”。原来人品与文品的关系历来是美学家争辩最激烈的问题。书里面阐述了两个观点:一是一个人在道德上的成就不能裨益也不能妨害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批评家也不应从他的生平事迹推论他的艺术人格。二是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有些文人之所以伟大,因为他们的一篇一什都不仅为某一时会即景生情偶然兴到的成就,而是整个人格的表现。古今尽管有人品很卑鄙而文艺却很优越的,究竟是占少数,可以用心理学上的“双重人格”去解释。
读到这,心里似乎明朗起来。联系昨日看的港剧《刑侦日记》,男主角有解离症,主人格是富有情感的、冲动的、想象力的;第二人格是富有理智、逻辑、不易被情感影响的。多种人格的存在是人体的防御应激机制,来解决一个人格时候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开始值得探究了,若按书上的说法,当人品和文品不能相匹配的时候,是存在双重人格分开主宰两种状态的人。这与什么现代人习惯戴上不同身份面具是不一样的,一种是内心的分裂,一种是外表的掩饰。存有这两种状态的人,可以在文学上,学问上做得很好很高,实际上也有可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什么新闻上做出荒唐行径的高校的研究生导师、教授比比皆是。可悲可叹。如此便能说服自己,以为那个人是才华横溢,只感叹自己赏析的标准实在太低,竟把其展现的才华当作做学问,悲呼!大概是其有在文学上的资质禀赋,但不呵护爱惜,不好好引导其发展,结局与伤仲永有何区别?
这就到了另一个观点,这段话翻来覆去重看了多遍,写得实在太好,摘录在下:
“就资禀说,人人本都可以致力文学;不过资禀有高有低,每个人成为文学家的可能性和在文学上的成就也就有大有小。我们不能对于每件事情都能登峰造极,有几分欣赏和创作文学的能力,总比完全没有好。要每个人都成为第一流文学家,这不但是不可能,而且也大可不必;要每个人都能欣赏文学,都能运用语言文字表现思想情感,这不但是很好的理想,而且是可以实现和应该实现的理想。一个人所应该考虑的,不是我究竟应否在文学上下一番功夫(这不成为问题,一个人不能欣赏文字,不能发表思想情感,无疑地算不得一个受教育的人),而是我究竟还是专门做文学家,还是只要一个受教育的人所应有的欣赏文学和表现思想情感的能力?”
朱光潜先生认为,资禀只有多少,而并非有无。若全无某一方面的资禀,如何谈得来有能力欣赏大家作品,肯定是有欣赏能力才能欣赏的嘛!这解答了我许多的疑惑:如人的精力有限,我应该如何选择?如我资禀不显,是否总是落后于人?
是与不是,都不重要。
现代普及的教育已经把很多人,无论先天有无很多的资禀,都成长为有能力欣赏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