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高等教育的架构是大学、大专、中专三个层次。每年7月份高考结束后,考生预估自己的分数再填志愿。这种盲填,利弊得失均有极端化的表现。有一飞冲天进好学校喊”蚂蚁高德”的,他敢填又撞了大运;有撞撞跌跌从大學跌进中专的悲情考生。得益于此,当时的安徽銀行学校虽是中专,但录取的考生总分大多偏高,也是异数,可笑傲江湖了!
我的总分数与诸位同學比是較低的,但至今記得新长征突击手班主任章老師事后告知的话,當年她參加录招的。“江前进你能被銀行学校录取,一是語文分数高,二是姓名稀奇,三是相貌清秀,四是骨骼清奇。”咳咳,第三点及第四点是瞎編的,笔者武侠小说看多了。章老师原话:“看了你的照片,觉得順眼。”
这一順眼,我就在銀行学校求学了兩年,也有了以下的喜庆⋯⋯
完全可以高调地自我表扬, 那时的安徽银行学校物美价廉的伙食,在合肥的大中专院校中,有舍我其誰的嚣张,一道1角5分的“瓠子藏肉 ”,至今思来犹咽口水啊!
在学校中,来自铜陵、安庆、淮南、淮北四人臭味相投并相友。所見略同下,我们这四位江淮儿女(准确说应是江淮儿子)经常性地休息日离开学校,顺着公交线,从五里井、花沖、铜陵路、三里街、明光路、大东门、至逍遙津,一路寻找“蒼蠅子”店去感受別样的逍遙(当时,逍遙大多止步在逍遙津应是为财力所困)。
古有曹孟德豪情滿滿地煮酒論英雄,而今我等酒酣耳热之际,“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推杯精彩紛呈中,换盏高潮迭起时,我四人的友谊也挡不住地茁壯生长到久远⋯⋯
唉,“少年不识愁滋味”, 以我每个月30元(家中寄20元伙食費,銀行学校补助10元)的底子,入不敷出寅吃卯粮是常有的事。估猜,念着兄弟情份,他们三人于我大概是五十步不笑百步的狀況。家中汇款单未到时,我只好向关系处的好的其他同学求助。每当借饭菜票時,总是双手合十,口中自言自语:”大恩大德。”这般虔誠,也是“受人滴水之恩 當湧泉相報”的基本态度了!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地循环了n次,这对于我們日后在銀行工作管理贷款時,却另有启发。当然,这是无意中的題外话。
有同学对于我们这种有钱喝酒却无钱买饭菜票的离谱行径很不以為然,曾痛心疾首地斥道:“你們这几个家伙,实在搞不懂,有錢买棺材,却无钱抓药吃⋯⋯”
这当头棒喝乍听之下,震耳发聩,有一针下去四人都见血的伤感。恼羞成怒的我们自觉理亏,为此自个儿郁闷好几个小时,但最終还是相逢/视一笑。嘿嘿,我們又不是“容易受伤的女人”⋯⋯故此,自认天生异禀的我们权当此等逆耳忠言为“清风拂山岗”,继续把酒问月,继续逍遙地走着自己的路⋯⋯
再回首, 不胜唏噓。这一走,已然快40年了,从青葱岁月走入了知天命之年。而师友间现在仍能互道安好珍重,又是何其幸哉!
2020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