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刚迎来立夏不几天,天气的面貌就似与往常不同。早上天际青青,密密麻麻下着小雨。八九点云散雨住,太阳露了出来,照着油亮的枝叶。一阵风吹来清凉,春还没有走远。到了中午时分,阳光时隐时现。天边忽地涌出乌云,在头顶乱窜,铺开翻滚。不一会儿的工夫,雨点从枝叶打下来,在屋墙上劈啪作响。很快雨珠连线,卯足了劲似的成排成片从天空降落下来。顿刻,地上起了无数汽泡,由小到大,溅起小白水花,积集到低处,汇流到下水道中去。
雨的性情和人有点相像,来得快,去得也快。雨停了。渐渐地,风也走远了,树又恢复了平静。大地像刚洗过澡一样,浑身湿漉漉的。在云朵还未全退出之时,太阳就刺辣辣地照射出来。对面高楼的玻璃窗反射着一束阳光,明晃晃的,像一把银色的出鞘的利剑,十分刺眼。此时云朵没了先前作怪之势,怯怯的裂开了嘴,呈现出退让的姿态。刚下过雨的地面,像刚撤去火柴的锅灶,蒸起点点白汽,有一股热浪钻进裤笼里。单单的一层裤布,却牢实的把热汽包裹住,便有了一些燥热。只是那一块块闲云,在阳光的作用下,如晚霞扉红,倒是有了一点点秋天的宁静。
早晨的细雨菲菲,上午风轻云淡,中午阵雨骤歇。望着眼前变幻的景象,除了冬雪,我似乎在春、夏、秋之间穿梭。时值初夏时节,我不禁想到“梅子留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的诗句来。回到屋里,拿起手机来查阅这句诗的来源。
原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句。巧的是,写的正是初夏午后的情形。<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梅子留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此四句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初夏时的自然生活画面。第一句读来,好似口中正含食着青梅,酸得腮帮子淌口水。原诗也有“与窗纱”句,我偏喜欢“上窗纱”。芭蕉叶绿,一个“上”字,一个看不见的动作,似与窗纱合二为一。记得以前家里的窗纱,就是绿色的。这和芭蕉叶的颜色相似,好像本来窗纱不是绿的,是被芭蕉叶染绿的。这样便感到有趣。也表现了,夏天绿色肥厚的时令景象。第三句,说的是午睡清闲慵懒状。午睡的习惯还是读书之时的事。此诗中所写,老杨大概是人近中年,才有后面看儿童捉柳花,萌生童趣之态。而中年能午睡,我就猜想老杨,这日子过的也真适意。只是有一处,人指出既是初夏景致,还有柳花在飞吗?本来,我自己就没有亲眼观看过柳絮漫飞的情景,所以也是不得而知了。
这是一首组诗,大家都熟识上面一首绝句。其二绝句就不怎么熟悉了,我接着读到,感到也是十分有趣。其二: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读了其一四句,再来读其二这四句,就更容易解释了。先是午睡醒后,爬坐起来,伸伸懒腰,望着窗外芭蕉,映着碧绿的窗纱。走到窗前,看见儿童在捉飘飞的柳絮玩。
老杨此时清醒了许多。于是,走出屋外,来到院中一棵松树下。树阴下,长着一小块青苔。挪来藤椅半躺下,午后的阳光,斑驳闲散的照着,除了玩耍的孩子们,此时显得十分安静。想着看看书,拿在手上又懒得去翻。望着孩子们调皮的样子,来到小池边,掬捧起清水朝芭蕉上洒去。水从芭蕉叶上滴落下来,孩子们以为是下雨了。
这不失童稚的快乐情形跃然纸上。而从这画面,我看到的依然是老杨幸福美好的生活。其一羡慕老杨家有个庭院。好比私人的后花园。种着松树,芭蕉。这两种树都比较大,占地方,想庭院一定也不小。还有小池塘,一般该有的植物都有。有这样的庭院,是极好的。这不仅是一种不为生活忧累的人生状态,也是主人的一种生活情调。
就在这样的初夏时节,雨后午读这样的诗,想想,犹如诗中的情景,午睡起在庭院漫步,这该是多么惬意的一种生活啊!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大常博士,大学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