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科幻在中国的地位是相当低的,甚至不能和动漫相提并论,因为不能盈利,写作完全靠爱好和热情,因此好的作家不多。作品的受众也非常有限,似乎“科幻”不是一个说出来很有面子的爱好。直到《三体》的面世,尤其是《三体3》,科幻似乎进入了中国主流的视野,在不大不小的范围掀起了一股科幻热,至少是《三体》热。而近几天它更获得了雨果奖,让《三体》热再上一个高峰。
科幻常有“软硬”之分,且两者之间并无优劣之别。“硬”是指对我们所不能看到的宇宙深处和不能了解的客观现实的想象,其评价标准是其理论依据是否与真的科学思想接轨;“软”指的是在一个幻想的背景下,塑造出一个和人类现实相似的环境,或者在其中增改几条设定,然后再上演人类之间的社会性故事。一个科幻迷朋友就曾感叹她根本就没看到什么真正的科幻电影。我想在此应该修正一下,应该是她没看过什么真正的硬科幻电影,因为人类之间的故事远比单纯科学理论的设想要容易表达,也具戏剧性,更适合电影这种媒体。
相比来讲,我更喜欢软科幻,这是缘于我对文化和社会的爱好多余自然科学。而刘慈欣的作品显然都属于硬科幻,他对宇宙的探索方面有着无限的想象力和执着的爱,他非常想把自己心中的世界和大家分享。在他这里,小说、人物、情节、细节描写都只是他想表达的世界观的载体,都是次要的。相信如果能用论文的形式他会更喜欢。然而这些文学元素是引导读者去感悟和分享他的世界的必然途径,是拓宽读者群体的关键因素,比如我这样的读者。
不得不说,如果不是它顶着盛名,《三体》第一部我是看不下去的。电影的叙事可分为三种风格:现实主义、古典主义、形式主义,换到文学作品中也一样。作者显然不是为了刻画现实感而突出细节忽略情节,也显然不是想摆弄意识流或任意操控叙事顺序来突出主题,因此他应走的是古典主义路线。古典叙事的关键是,审慎的拿掉乏味段落,将动作戏、悬疑戏凸显,引领故事走向冲突中心的解决终点。而急于给我们展现三体世界的作者,忽略了这方面的技巧。他虽然采用了叶文洁在红岸基地的故事和三体游戏交叉夹叙的方法,但这两个脱离的很开、没有对照性的故事并不适合这样叙述。我认为更适合将叶文洁的故事集中起来插叙于某一段,来揭开三体组织的由来。另外,在决定由谁来做叙事者这一点上,作者也没有好好推敲过。想一想《肖申克的救赎》为什么要用配角摩根·弗里曼作为旁白?因为从他有限的视角来看主角,能让故事更具悬疑性和神秘性,同时烘托了主角的形象。同样的,在《三体》中描述叶文洁的这一段,如果用她周围的人作为外部观察者的角度来叙述而不是平铺直叙她自己,对于反映她的悲惨遭遇和心理过程以及最后对整个故事的影响,相信只会更有吸引力。在叙事这一点上,《三体1》只有巴拿马运河那一段写的比较生动,重点描写一个参与者的感受而非直接描绘那艘船,就大大增加了悬疑感和吸引力。
在人物方面,唯一有点生动的形象是粗俗的警官史强,可能和作者自己的阅历有关。其他的“主要人物”如叶文洁和伊文斯,只被塑造成了形象单薄的偏执狂;而另个一叙事人物,参与三体游戏的汪淼,更是几乎没有存在感。同时作者在写作时有着根深蒂固的精英主义情节。人类的灭顶灾难是叶文洁一人所引发,而在第二部我们又能看到拯救人类就靠罗辑一人。同时我们能看到小说中中国在世界上科技和实力领先的地位,虽然反映了作者的希望,但还是觉得有点狗血。
是的,叙事和人物不是《三体》的重点,但它们是所有小说的重点。如果作者在这方面有所进步,中国科幻就能吸引到更多的读者和关注。《三体1》的重点显然是三体游戏,用三体游戏来模拟三体人的生存状况,展现了作者在这方面的想象力。但是这部分的目的似乎单单是为了讲三体世界环境恶劣,三体人不得不向外寻找新家园。如此之大的篇幅似乎也没有提供多大的信息量。当然,看过第二部和第三部之后就会明白,这只是一幅庞大画卷的开端。
这些基本的元素都没做好,自然也谈不上有什么软科幻成分了。我对纠察硬科幻细节的硬伤缺乏学术功底,也不是很感兴趣。不过经物理专业人士点拨还是找到了一两处,例如书中提及,在非常大的尺度内,宏观物体也会有测不准问题,但是海森伯测不准原理规定了粒子的绝对尺寸,这不是一个相对性的原理。再如三个恒星排成一线的时候,行星上所有东西就都会飞起来吗?
但总的来讲,《三体》虽然不能提供戏剧性的愉悦,但提供了一个比较落地的,对外部世界想象的旅程的开端。
二
上一篇讲了那么多文学创作方面的东西,这一篇就不在这方面过多纠缠了,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上。
可以说这一部比前作更加宏大了。人物不再局限于三体游戏和组织,而是有了太空军、哈勃望远镜、面壁者和破壁者这几条相对互不相关的线索,至少不同线索的人物在剧情中是相互不认识的,虽然都是为了对抗三体人。时间跨度也增大,和三体人的战争在400年后才会发生,是现在勒紧裤腰带备战还是留给子孙去操心?这里提供了一点软科幻的空间。
这里作者描绘了几百年间的人类历史:发现自己远非外星人对手后,出现了逃亡思潮。然而和《2012》的船票公开公正的发售不同,《三体2》里的人类更接近于中国人的思维,我逃不走,大家都别想活。随后穷兵黜武导致了全球经济大低谷,尔后以振兴经济为前提,人民安居乐业后反倒带动了技术和军事的长足发展,同时太空军成为了独立于所有国家的强大力量。接下来的一次对三体舰队的观察和错误判断使全人类成为井底之蛙,最后敌军前哨就给人类狠狠的教训。在此期间还有挺多对未来世界的具体想象,颇有1980年代的电影《回到未来》的那种朴素的未来的画面感。这些设想都不错,单就这地球上的历史就能拍一部电视剧。
而《三体2》的核心思想是“黑暗森林”。关于外星人有一个费米悖论:宇宙已有150亿年,如果真有外星人,那么他们只要比人类早发展100万年,那么银河系里的外星人以十分之一的光速也早该来到地球了。那么外星智慧生命就不存在或者他们探索宇宙的方式是我们不可知的。“黑暗森林”是对这个悖论的一种猜想:宇宙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其中的猎人,一面寻求猎杀别的文明,一面要隐藏自己的行踪。
这个猜想是基于两个前提:生存是文明的基本需要,以及文明会不断扩张并且宇宙资源总量有限。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两个假说:“技术爆炸”假说是说文明科技的发展是指数级速度的,因此对资源的需求也是指数级的,这个假说是为了突出宇宙资源总量有限而引发争夺。另一个“猜疑链”假说是说,当两个文明相遇时,总会相互猜疑对方是否为善意或者恶意,由于无法判断,只有消灭对方以求自保。所以才会有“黑暗森林”的情况。小说中还直接用人类远逃迷航的舰队来上演了这样一个实例。
我认为这是有待商榷的。我不知道“黑暗森林”假说是不是刘慈欣首创,但这个显然很像博弈论里的囚徒困境。囚徒困境的核心是双方无法有效沟通,而这个“猜疑链”显然也是建立在无法沟通的前提上的。另外,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毕竟和个人不同,是无法用“善恶”来简单衡量的。文明的核心取向不是“善恶”而是自身的利益,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无论善恶是都会去做的。从人类自身的历史来看,两个文明相遇,即便有争夺,但贸易而不是消灭对方并往往才是最佳选择,因为这符合彼此的利益。玩过《文明》的同学也知道,困守一片大陆的单个文明往往落后,因为它无法和其他文明贸易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技术。只有两个科技水平差距很大的文明相遇,弱者并无新技术或生产力可供强者利用时,消灭弱者掠夺资源才成为强者的选择(如西班牙和印加帝国,美国白人和印第安人)。所以,只要解决的文明间的沟通问题,只要发展水平差距不要太大,文明间的贸易是更好的选择。“黑暗森林”并非绝对的情况,当然以人类目前的实力,还是不要贸然对外沟通为好。
但是不管怎样,“黑暗森林”是一个非常好的理论基础,本部的主要情节是人类对未来和三体人战争的筹备。三体人在技术上远胜人类,一个“小水滴”探测器被人类捕获,老学者丁仪说“和想象的差太远,不是好兆头”。仅从一个探测器就侧面描写出了还未露面的三体舰队恐怖实力,再次反映了这种“见微知著”的写作方法的效力。根据“技术爆炸”假说,三体人为了防止人类技术上超越自己,便用“智子”锁定了人类的理论物理发展。它仅靠扰乱粒子对撞机就达到了这个目的,并且还能无孔不入的监听人类的所有言行(这个信息传导竟然是跨越光年实时的)。这个智子之神棍,显然有违刘慈欣的硬科幻风格。但我并不介意,因为这提供了一个颇为不错的软科幻环境。
最后再吐一点槽:三体人相对人类的唯一弱点便是“思维”与“沟通”是同义词,即所有的想法都是透明的。这个思路在1990年代的电影《黑暗城市》中已经出现,其中的外星人正是由于这个弱点而缺乏个性濒临灭绝。人类委任了“面壁者”来利用这一点与三体人对抗。“面壁者”拥有极大权限和资源来思考对付三体人的策略,他们的真实想法谁也不知道,智子也就无从探知。作者在这里透露了自己的人物创作心得:“面壁者”罗辑通过想象创造出了一个完美的虚拟角色,朝思暮想间这个虚拟角色便鲜活了起来,自己还爱上了她。难怪刘慈欣笔下的人物都如此苍白,原来他们都是想象出来的。君不见历史上所有鲜活的文学形象都是观察生活而得来的吗!只有芒果台偶像剧的角色是想出来的。同时作者还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爱情观:利用手握的资源,得到北欧的湖光山色的别墅和心目中飘渺的完美女性共度天伦。这只能用狗血二字来形容。
三
《三体》系列走到第三部,作者已经完全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极广的时间和空间里勾勒他心中的宇宙奥秘和未来。本作在这方面的想象力主要集中在了“维度”这一概念上。作者抛弃了第四维是时间这一通常的认识,把第四维想象成了一种我们三维生物无法想象的空间,就如二维平面生物不能想象三维一样。虽然这图景非常的“不靠谱”,但从远航的飞船上的种种诡异事件开始铺垫,直到那一段四维墓地之旅都引人入胜,应该说这一段在图景想象的程度上更胜过了后来的太阳系毁灭。再如“没有边缘但有限”的小宇宙,云天明的三个童话故事也都编得不错,看得出来作者花了大心思。不得不说作者比以前会讲故事了,懂得设下伏线,懂得让人物做傻事让读者着急,懂得把秘密一道道的慢慢剥开。
不过在思想方面,作者和以往相比并无进展,仍然是精英主义者。大众的表现永远是自私可憎的愚民和暴民,从对为人类奉献一生的罗辑的态度,对三体人的盲目态度变化,对“死亡不平等”的态度,对地球治安军的态度,乃至对黑暗森林规则的态度,都显示出无限的傲慢、无知、自私。而扭转太阳系命运的前有叶文洁,后有程心,都是一人扭转乾坤,虽然都是把人类往死处赶。
在人物方面,作者工科宅男的背景又暴露无遗。作者把自己的理想形象投射在了云天明身上,其貌不扬,默默无闻,为爱无私付出,蛰伏千年,处心积虑,只为心中的牵挂。而各种妇人之仁、优柔寡断而一再毁灭人类命运的“圣母”程心,虽然集云天明万千深爱于一身,也各种狗屎好运,但还是透出了作者对女性重要事务方面能力的不信任。然而从最后的结局来看,宇宙趋于毁灭和reset,宇宙规律如光速都可以改变,而唯有圣母程心那莫名其妙的仁爱亘古不变,作者在这里又保留了意见。
总的来讲,《三体3》由于时间跨度过于大,作者只勾勒出了他所设想好的几个太阳系大事件,最多只是让圣母程心赶上了每一场好戏。这更像一个世界观的提纲,在文学创作上还有很多可以填补的情节,但作者兴趣不在此。作者对宇宙图景的想象的表达欲应该得到了充分释放。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