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模式】发现模式是件很刺激的事情,模式不关乎具体的人,具体的事。比如,一位女士小时候常常被爸爸戳额头训斥,长大为人妻之后,丈夫有一次点了她额头,差点闹到民政局。她的模式就是不能戮额头。假想一篇简洁的觉察日记的话:
1.事实:聊天时,爱人戮了我的额头。
2.感受:愤怒。
3. 我的想法:你凭什么戳我的额头,不应该戳别人的额头。
4.对方的感受:纳闷。
5.我的反应:暴跳如雷。
6.期待:我希望他不要说话时戮额头
7.我的需要:尊重。
8.我的模式:一戳额头,就把小时候被爸爸骂的情绪勾出来,小女生的恐惧、压抑的愤怒。
所以当她看到这个模式,她就不会怪罪戳额头这个行为了。模式不是每次写觉察日记都能看到的,而一旦看到,真的是恩典降临,你破解了一个你身上的魔咒,你的人生地图更广阔了。刚才这个例子,看到就破解了。
坚持写觉察日记,量变引出质变:一次我写了一篇我觉得不痛不痒的觉察日记,主任问我一个事,我说不知道。第二天的觉察日记,老妈问我一个物件是不是在我的地下室,我脱口而出的是:不知道。两篇觉察日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但是相同的应对都是“不知道”,经由这个相同的回答,我发现自己的一个模式是在面对我觉得有危险的局面时,我会选择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堆里——不知道。当我发现自己的这个模式时,可能我还不能马上清晰为什么形成了这样的模式,不过没关系,现在让我破掉这个模式,不是每次都逃避吗,因为潜意识认为,如果你承认了,你会死掉。所以我要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亲爱的潜意识,死不了。我拿起电话,打给老妈,告诉她:您说的那个物件,我把它捐了。结果老妈哈哈笑着说:看来不是咱的就不该咱用,这个物件当初也不是咱的。轻松地挂了电话,发现一切OK,天朗气清,整个世界一片祥和,谁也没死掉哎,而我也突破了一个顽固的模式,可想而知当我有勇气面对危险事情时,我的人生将会与以往有多么的不同。每个人需要突破的模式不同,我的只是我的,可能对有的人说, so easy.而对我是极大的挑战。每个人的功课不同,先看到,才有机会做选择。
【我可以做什么满足我深层需求】在觉察日记里你的需要如果经常出现同一个词汇,这就提醒你要为这个需要做点什么了。我们之所以有感受写下一篇觉察日记,多半是需要未被满足,那么当我们看到自己的需要是什么时,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还可以做些什么,主动去满足那个未被满足的需要。看到是改变的开始,行动才使改变发生。我那个渴的感觉很久了,那要么喝水,要么吃水果,要么……总之,去行动。还是戳额头的例子,我知道了那个小女孩被戳额头时的恐惧、悲伤和愤怒,我可以陪伴自己的内在小孩子;同时做父亲连接,看到爸爸行为后面的爱。
再举一个例子:
1. 事实:出差两天回家后,看到餐桌上有吃完饭后的餐具。
2. 我的感受:生气。
3. 我的思维:我觉得应该在吃完饭后就收拾清洗干净。
4. 对方的感受:平静。
5. 我的反应:不合自己心意就指责对方做得不好,让爱人孩子打扫卫生,清洗餐具。
6. 期待:我希望爱人用餐后能把餐桌收拾干净,爱人希望我不要安排他做事情,我希望自己可以身心一致地表达。
7. 我的需要:整洁。
8. 我的模式: 家里始终保持干净整洁,再累也要打扫。
9. 我可以做些什么满足自己的需要:
(1).分清界线,爱干净是我的事,我可以提出请求,但不可以指责他们,并命令他们用行动来满足我的需求。
(2).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允许自己做不到,同时也允许自己放松。我不允许自己放松,才会看到对方如此放松时,恼火。
(3).感恩:感恩爱人和孩子,放下自己的需要来满足我的。感恩这件事的发生,让我看到我们彼此对家的定义的不同,让我开始试着用一种新方式沟通。
有人说:“觉察日记的格式我明白了,先写三个月!”学会很容易,坚持很难。好些人一听到“坚持”会觉得累,什么时候会累,一方面是因为不得不做时,会觉得累。那么先别急着开始,停下来审视一下,你做这件事的价值是什么。明白了再出发。把“坚持”换成“享受”去做这件事情。另一方面,一听到坚持就害怕,是否是你理解的“坚持”太完美了?每天都做,永远保质保量。一次做不到就不是坚持了。那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如果时间足够长地来回看,他是不是一直在打鱼呢。
觉察一旦开始,你的生活就慢慢地不一样了,想想你生气地说话和你知道你在生气地说话,状态肯定不一样;你吃东西和你知道你现在正在吃食物,味道肯定不一样;你走路和你感知你现在在行走,感觉一定不一样。慢慢来,觉察这个事,急不来,努力去做,恩典会在不期然间降临。幸福的人都在学习的路上,而学习就是用不同的方式提升我们的觉察力,方向对了就坚持去做吧,觉知之花会让你活色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