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知道情绪是由自己的,生气是自己决定的,不是因为他人。
总是想着怎么去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做情绪的奴隶,不要让我的情绪伤害了他人。
也知道所有的情绪都是因为它背后有需求未被满足,我总是在试着寻找我自己的需求,试着用道理来说服自己放下对他人的期待,或者从其他方面满足自己的需求,可是我往往总是看起来被自己说服了,从而增加我的可接纳度。但我内心的情绪依旧如鲠在喉,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只能反复的跟自己讲道理,让自己理解对方的不易,接纳对方本来的样子。如果做不到,我就会充满内疚自责。
非暴力沟通工作坊中老师说的很好,情绪其实是一个带着包装的礼物,我们通常看到了却不会去拆开,把它丢到一边,但它还是会在这里,你现在不去拆开它,面对它,等到某一天它会再一次的出现。
用身体去感受
我发现其实我从未真正的体会过他人的需求,自己的需求,那些道理我都我头脑里的,是很浅意识,是我认为的。然而我们应该用身体去体会,去感受。
案例:生日那几天女儿去奶奶家不回来,我很生气,很伤心,结果生日当天女儿非常不愿意的回来了,我对她发了脾气,后来无比自责。活动中当下的情绪是内疚自责,我原本一直以为我是因为近一年没有收入,没有价值感,所以才会这么无聊,跟一个孩子去呕气。我以为我是不够接纳孩子,我渴望无条件的接纳,当我跟她说了生日希望得到她的陪伴,我以为我需要得到她的尊重,结果事实上这是我头脑层面认为的需求。一点也没改善我身体上的不适感,就像无数次的我对自己讲道理一样,道理讲通了,我可能会改变对别人的态度(一种强迫自己接纳),但我自己的内心还是会有波澜。当老师拿出“感受爱”,“表达爱”时,我的身体突然觉得无比的舒服,原来我的内心最需要的是这个,女儿的不愿陪伴其实只是一个导火索,那个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礼物被拆开,被看见,内心充满了温暖。
晚上回家我跟女儿讲到了她不愿意陪我,让我以为她不爱我,女儿告诉我,其实她在奶奶家每天晚上都会想我然后想哭,但没有哭,她只是想在奶奶哪里玩一个喜欢的东西。当天晚上女儿又去了奶奶家,但那一刻我们看到了彼此的心中的爱,这次是温暖并有安全感的分离!
其实这份期待看到了,不一定要通过那个人来满足,其他人或自己满足都可以,关键在于是否愿意看到!
我们应该对自己好点
活动中,老师让我们互相倾听对方的需求,结果发现这个要求对于我们好难完成,老师带着我俩完成,一边倾听我,等待我的反馈,我很容易的就给带偏了,结束了倾听,老师指出来我的问题,我的惯性思维导致对方(经验不够丰富)的倾听很难继续,而当时的我完全蒙圈的状态,我觉得我的想法没错呀?
下去后老师对着所有人说:“其实很多的时候不是别人在为难的我们,是我们自己在为难着我们自己,我们对自己有太高的要求,我们对自己有太多的期待。其实我们应该对自己好点!”那一刻我的眼泪止不住!
一直以来我对自己很不满意,看到别人什么地方很优秀,我就自卑了,我就觉得很没用,很懒。当我通过网络认识了好多的妈妈都好优秀,我真觉得自己这几十年都白活了,我觉得自己一事无成,虽然圈妈告诉我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我听到了,明白了,但我的内心做不到。
当老师倾听我的时候对我说:“你需要目标对吗?”而我的回答是:“对,我很迷茫!”而且我觉得我的回答完全没有问题,直到后来我才理解老师的意思,我总是习惯把正向的表达负向化,对我的人生起不到积极正面的效果,并且在给自己贴上标签,这样我就视乎会认命并且向内去指责攻击自己,而且越是要求高,越是对自己内心叛逆,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带着这份察觉,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状态,感觉好多了,我现在用心的察觉每一个负向的评价,转变成正向的,感觉自己的人生视乎都明朗了。
当我整天向内攻击自己的时候,我也会不停的向外攻击,就像当我讨厌自己拖延的时候,我看到别人拖延会非常的烦躁,没有耐心。但当我把它转成正向的:“我需要时间管理”。这个时候我看待他人的眼光也会不一样,不会再是烦躁不安的!
一个人要想爱别人,首先要学会爱自己。只有自己的爱箱满了,才能分给别人!
本心得来源于李迪,娅锦,爱的语言(非暴力沟通)工作坊学习体会!
2017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