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易老,世事易变。流逝的岁月中,那些还能被忆及的往昔,都成为了最珍贵的回念。
———题记
碧绿的枝头,芳香洁白的一簇,
单瓣的清透,复瓣的典雅,
盈盈绽放的,是沁人心脾的花。
昔年茉莉
祖母喜欢花,爱种花,爱茉莉花。
记忆中每到节令适宜,花圃里便热闹起来,似朱自清《春》中所绘那般,“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那红的是鲜艳的凤仙花,粉的是层层的芍药花,而白的,便是清香扑鼻的茉莉。
没有昙花一现时的惊艳,也没有玫瑰百合远远就能感觉到的香气袭人。茉莉的香,是一种清透的、淡雅的、令人舒适的味道,仿佛一卷舒舒卷卷的水墨画,素净之中,又自带一番韵致。无论你有多大的烦心事,只要在茉莉花丛下坐一会儿,或攀过一枝凑近嗅嗅,便会在不知不觉间感到一种恬静,心情也跟着慢慢轻快起来。
而祖母给人的感觉,也如茉莉花般,清透、纯粹、素雅。
与她相处十分轻松,不必担心被盘问恼人的课业,也不必烦忧匆匆流逝的时光。经常是我在讲,祖母静静地听;或是都不讲话,只搬两张藤椅,靠在花前的树荫旁,静静地打发掉一个下午,亦是极舒服的。是以幼时的假期,比起跑出去玩,我更喜欢与祖母一处,安静、欢喜。
每年花开的季节,
伴一卷书,一盏茶,
近旁便是醉人的花。
光阴都似是在彼时静止,
不忍惊了那卷静谧的画。
如蜜之甜
曾经我是不会轻易摘花的,但自从听说有些花里藏有蜜糖后,便将茉莉算在了“可疑”之列,一直跃跃欲试。祖母自是不许我随意糟蹋她辛苦侍弄的花草。有一日,背着祖母,我终究禁不住好奇,悄悄地“辣手摧花”了一回。
做贼一般,我不动声色地取下开在隐蔽之处的一小朵,确认应该不会被发现后,用手挡着,咬住,一尝,还真的是有。那一刻,似是有清泉,带着甘甜的滋味,流进心间;又似是巍峨山间的冰雪,分散了盛夏的燥热,涌入肺腑。
那个晴朗夏日,我轻嗅花香,细尝蜜糖,如果有相机记录的话,我的双眼一定在发亮。
那些可爱芬芳的鲜花,
令我的童年,永远不会倦乏。
我睁大双眼,去探寻未知的世界,
最纯粹,最欢乐;
不懈怠,不浮夸。
茶香悠悠
不知何时起,我养成了喝花茶的习惯。
别误会,我所说的可不是盒装的晒干的成品花茶,而是将新摘的茉莉放进温水里,盖上盖子,待温水变凉后再饮用的自制原生态饮料。因为食用花蜜的种种好处,祖母破例允许我摘花。我也不多摘,每个杯子里仅放一朵。在等待着清香溢出杯口的过程中,我的幸福满得也似是要透出心海。
(曾经也试过像烹茶一般用开水煮,但因是鲜花,口感并没有想象中的好。最终还是用半凉的水冲泡口味最佳,爱极了那清凉甘甜的滋味,仿若顺着鼻端与舌尖,一直沁到心里。)
看着花朵在水中绽得清丽,
闻着轻风中袭来的通透香气,
啜一口花茶如蜜,听窗外虫鸣几许,
悠然于一方空间之内,
像是有岁月把诗轻轻写入时光的卷轴,
静美,安详,怡然自得。
枕花而眠
谢落了的花怎么办呢?摊平放进书本里。
书本里花太多了怎么办呢?拣干花藏进枕头里。
就这样,我得了一方清香素雅的软枕。无数个宁静的夜晚,我拥着被子,枕着芬芳,恬然沉睡,抛下白日里的烦恼,卸下缠绕心上的忧愁。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的小本子的夹页里,早已枯萎的花朵,依旧放得整齐,一如往昔姿态;
酷暑严寒,时令更替,我终究换了枕头,曾经的小枕早随着年岁渐长,不知被丢入了哪个角落。
曾经的孩子,早已长大,忘了孩提时代的童真;
昔日的繁花,静静凋谢,只余空旷冷清的小院。
有一天,我找到了旧日珍藏花朵的本子。
曾经雪白的纸页,如今已经泛黄;曾经洁白的茉莉花,更是成为了生机全无的颜色。我像个孩童一样,撷起一朵,凑近,深嗅——几乎已经找不到旧时的香;我俯身,撩起本子中的一页,一闻,却是夹杂了茉莉清香与纸张气息的浓郁香气,雅致扑鼻。
岁月年轮留下的足迹中,花朵枯黄、不再芬芳;本子却随着时间的流淌,将香气藏在了心里。甚至于,带着时间气息的本子,香味更加醇厚馥郁。
祖母喜欢花,爱种花,爱茉莉花。
只是如今,年纪大了,不能再养花。
只是,又怎能因此而忘了,
昔日那花朵的芬芳、花蜜的甜,清茶的扑鼻、素枕的香;
怎能忘了,那个曾经被繁花装饰着的院落内,那些珍贵的回忆;
怎能忘了,那位爱护花草的老人,曾笑着将花朵凑近给你闻;
怎能忘了,那个一针一线,缝好的枕头、那些一页一页,收好的落花……
一切的一切,这些,都还未走远。
花儿没有了,院落还在;枕头找不到了,存花的本子还在。
干花的香气没有了,纸页中的香气还在;童年没有了,亲人还在。
不知何时,变得愿意抱怨时光的残忍;
如今才醒悟,光阴从来未曾亏欠,
反而用岁月的更替,将珍贵的情感酝酿得更加醇香。
尽管我们在时间的流驶中,终是会失去些什么——有一些逝去东西,再找不回来了;
但别忘了,我们还拥有着,那些留下的、更值得我们珍惜的,未来,以及当下。
跋
今日有闲,于家中整理旧时书本,偶见昔日所拾之茉莉,至今皆已枯黄零落,静沉于纸页间,不由心下惋然。然花中所含之香虽已消散殆尽,书中偶藏之香却馥郁长存。恍惚之间,似有过往的气息扑面而来,带来儿时回忆,如在眼前,惆怅之余又生几分欢喜。感怀而作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