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竞争者思维:怎么样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
导语
我们继续自我精进的课程模块。这节课,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当重大时刻来临,怎样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
在我们的一生当中,总会遇到一些重大时刻,可能是一次比赛,也可能是一次重要的竞聘演说,还可能是一次求职面试。面临这样的重大时刻,我们一般会提前做好周密准备。但当关键时刻真来临的时候,你会发现,就算一切在掌握中,最关键的,还是自己的状态。
如果不在最佳状态,计划再周密也没有用。
那怎么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呢?
我们请来的课程导师是体操运动员、奥运冠军陈一冰。
我们都知道,陈一冰所在的体育行业,对“最佳状态”的要求,是极其严苛的。奥运赛场上,全是世界顶尖级的高手。为了这个关键时刻,每个人都是准备了好几年才来的,这个时候,拼的就是谁的状态最好。谁的状态越好,谁就能赢得那一点微妙的优势。
陈一冰在他的体育生涯中,一共获得过三枚奥运会的金牌,八枚世锦赛的金牌。关于怎么样调整状态,来备战重大时刻,他有很多经验要跟你聊。所以这节课的课程导师就是陈一冰,研究员是蔡钰和石婧宇,由陈一冰本人来给你讲。
下面我们开始。
你好,我是陈一冰。
我从5岁起开始练习体操,退役前在国家体操队待了13年,经历了两届奥运会。其中,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拿到了吊环项目的金牌。后来当过体操男队的队长,带着队友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拿下了团体冠军的奖牌。我在为国家队效力的同时,也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运动心理学,获得了硕士学位。
对于体操这项赛事来说,比赛的评定机制相对复杂。和赛跑比赛,“谁先冲过终点,谁就是冠军”的评定方法不一样,体操比赛里涉及一个动作选择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难度,做出来的完成度如何,会综合影响最后的分数评定。所以要想在体操赛场上取得好成绩,除了运动员的天赋、努力和基本功相当重要以外,制定好比赛策略,在备战期间练得巧又练得好,把自己调整到最能取得胜利的“最佳状态”,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关于“如何备战”这件事,我总结出一套方法。这套方法说起来简单,就是两句话,叫“把训练当成比赛,把比赛当成训练”。听起来虽然像句顺口溜,但其实,这两句话里是有具体方法和讲究的。
先说什么是“把训练当比赛”。其实很简单,意思是,当我明确了即将到来的那个关键时刻以后,我就需要在筹备比赛的训练中,一遍一遍地模拟未来的那个关键时刻。
反向设计训练方案
我想分享的,“把训练当比赛”的第一条心法,是明确备战目标,用备战目标来反向设计训练方案,不在目标之外多花一分精力。
拿我们体操运动员来说,不管是奥运会还是世锦赛,通常提前半年到一年,就会进入备战期。在这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要做的就是启动以比赛为目的的训练。
这些比赛训练跟日常训练不同,日常训练,大家都愿意挑战极限、突破自我,但面对比赛训练,体操运动员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明确好自己的比赛目标,根据这个目标再来取舍自己的比赛动作,反向设计自己的备战训练方案。这样做,为的就是要保证在比赛时出现最利于自己的结果。
我在2008年奥运会上拿了体操男子吊环冠军。但其实在备战的时候,我的训练方案是比较保守的,我在赛前将近一年里,训练重心都是一套对我来说不算有难度的动作,教练也更关心怎样能养护好我、不出意外。
为什么这么保守呢?因为我们在赛前就能基本断定,我的实力已经是拿金牌的水平。首先,从2006年开始,我的状态就特别好,连续拿了两届世锦赛的冠军;其次,我也仔细研究过对手,发现当时找不到任何人在公开比赛中,做到过我能做到的、难度系数7.3的动作,而我不仅能做到,还能把这套动作高质量地完成。
所以对我来说,只要我用上7.3的难度系数,并且保证在赛场上能高水平地完成,就大概率能锁定奥运会的胜局。
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投入收益比的计算:对顶尖运动员来说,加大哪怕一点点难度,都意味着要投入更大的训练量,一旦操之过急,反而会引发伤病;不仅如此,到了赛场上,即使做了高难度的动作,但没完成好,综合评分也不见得高。
综合考虑,对我来说,直接在备战训练里,一遍遍模拟我要在比赛时刻演绎的那一套动作,就够了。
这种保守有没有代价?其实是有的。在我运动员生涯有一个非常大的遗憾,就是我自己创新的一个动作,最终没能以我的名字命名,而是被一位俄罗斯选手拿到了命名权。
怎么回事呢?国际体联有个规定,体操运动员如果新创了一个动作,可以把动作录下来寄给国际体联,并在世锦赛或奥运会上完成这个动作,国际体联就会以运动员的名字来命名这个动作。
我的这个创新动作在2008年之前就做出来了,但在2008年奥运会上,我没有敢演示,只是在之前的世界杯体操赛上演练了一下。因为对我来说,拿下那一年的北京奥运会冠军是最高目标。但这个动作难度系数太高,用它在奥运会的夺冠概率可能只有80%,风险过大。我如果采用前面说的那套难度7.3的动作出战,那么夺冠概率能接近100%。
同样出于这个考虑,2012年的奥运会上,我也没有用到我创新的这个动作。但是,俄罗斯的一位选手看了我2008年的演示之后,他在2012年奥运会上做了这个动作,虽然只得了第四名,但这个动作最终以他的名字命名了。
其实,这也是我们两个人面对不同情况,定义的目标不同:我有很大的夺冠概率,我的训练目标是平稳夺冠;而他的夺冠概率并不大,相比之下,追求一个动作的命名权是更有吸引力的。
为赛时的扣分可能留出余量
明确了你的具体目标,选定了比赛动作后,就是我想分享的第二条心法了:在目标之内,拉高训练水平,把动作练到几乎完美,为比赛时出现的任何扣分可能留出余量。
训练水平跟比赛水平有什么不同?拿我自己举例,在我参加过的所有大型比赛里,只有2007年的世锦赛,我的发挥水平能达到平时训练水平的90%。其他绝大部分比赛,我的发挥都只能达到平常训练水平的百分之六七十,总有瑕疵会出现。你也考过试,你知道的,现场压力一定会让你的心态、动作有所变形。
何况,虽然就体操项目来说,难度系数和动作完成度都已经标准化,尽可能去除了裁判打分时的主观扰动因素,但毕竟是拿肉眼判断,有些误差也在所难免,所以也要为裁判打分时会出现的主观不确定因素留出空间,更要做高训练水平。
明白了这个道理,其实就变成了一道减法题:训练水平95分的话,比赛评分可能会到70分。那要是训练水平能达到120分,比赛时再怎么打折也能有90分。
那怎样拉高训练水平,在训练中把动作练到几乎完美呢?有两个训练方法,对我来说很重要。
第一个说起来比较简单,就是:针对弱项加强训练。比如,我发现我每次做完最后一个环上动作,下来落地的时候总不够稳。我就重点练习“下法”这个动作——我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能连续下来站稳10个。如果一个没有站稳,我就从一开始再来一轮,直到成功做满这10个。
第二个方法你可能没听过,我们叫做运动表象练习。简单说就是在大脑中反复想象和演练整套动作,这其实是运动心理学里的一种训练方式。我参加的2008年和2012年两次奥运会,在备战期间,都结合辅助设备,进行了大量的这种训练。
为什么要做这种训练呢?原因就是,体操比赛,你动作难度高,每一个动作都不出错地完成,还不能叫完美。动作和动作之间流畅、连贯,以及每一个动作足够有表现力,这才叫做完美。特别是奥运会,对流畅性和观赏性的要求,比别的赛事更高。
为了保证在这方面也做到最好,我首先会通过观看自己的训练视频,对每个动作的节奏,进行复盘和调整。比方说,这个动作做完后,是不是应该多停一秒,会看起来更有美感、展现更到位?抬头这个动作用几秒完成,会更有表现力?从一个动作到下一个动作,中间隔几秒,看起来最舒服?
整个一套动作下来,我可能会发现,用52秒半的时间去完成,是最流畅的一个节奏,那么我就会通过刚才说到的表象练习的方式,在脑子里,一次次地过这个52秒半,多一秒少一秒都不行,把整个节奏,变成神经记忆固定下来。
可以跟你说一个数字,在备战奥运会的时候,这种运动表象练习,我加起来一共做过一万套。在比赛前的一个月里,我在训练场上做的300套动作里,至少有290套是完成得接近完美的。就是说,这290套,放在真正的赛场上,是能直接夺冠的。有了这个数据保底,我在奥运会赛场上的心态就稳定了很多。
设定个人仪式来自我暗示
好,目标明确了,我要夺冠;备战的训练水平,也留出了余量。终于来到我站在赛场上的决战时刻了。这个时候,还有什么能够自我管理的方法,把自己比赛时的胜算拉到最大呢?真的还有,那就是:设计个人仪式来自我暗示,在比赛时恢复平常心。
你还记得开头那句顺口溜的后半句吗?“把比赛当成训练”,也就是保持平常心。简单来说,就是临近比赛的阶段,从生活、到训练,一切动作,越平常越好。
这种平常心,在临近比赛的前几天是非常重要的。我赛前的3个月怎么练,赛前3天怎么练,赛前3小时也怎么练。我所有的作息和训练,不会做任何刻意调整,不会睡得比平时早,也不会吃得比平时好。我会刻意要求自己一直保持一贯的习惯和节奏。因为我非常清楚,所有的刻意改变,其实反而都是给自己加压,在自我暗示:“要比赛了”。
这种节奏感的稳定非常重要。举个你可能会有感受的例子:考试忘带笔,本身不算什么大事,但是你可能会因为这个意外就慌了神,可能总觉得借来的笔不好用。或者有的人考试前有特别习惯的小动作,比如一定要去上厕所,但可能你今天来晚了,没有时间去厕所了,然后你直接慌慌张张就到了教室,整场考试你可能状态就没有那么好了。
而保持日常节奏,其实是在自我暗示: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这一刻跟平时没有什么不同,没大事,别紧张。
为了保持这种平常心,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小技巧。那就是,在日常训练时,给自己设计一个独特的启动训练的小仪式。
如果你留意了我的比赛,在30秒的准备时间里,我有一套雷打不动的仪式动作:第一,弯一下腰,去把我的体操裤裤脚直一直;第二,深呼吸;第三,调整一下手上戴的护掌;第四,沾镁粉。把这四步完整做一遍后,我才会举手,示意裁判我准备好了,可以开始比赛了。
我想说的是,这一套的动作,没有一步是无意识的,都是在平常训练时刻意养成的小仪式。在平常训练的时候,我每次要去完成一套动作前,也会严格地这么去做。在正式比赛时,重复这套仪式,能给我强烈的自我暗示,帮我拽回日常的训练状态。
因为前面我讲过,我每一次训练,都是高标准去要求自己的,把训练当成比赛,那么站在赛场上的时候,我只需要把比赛当成平时的训练去做、稳定发挥就好了。
就是这么一套独特的个人仪式,帮助我在赛场上保持平常心。假设突然让我开始比赛,没时间做这一套动作,或者多做或少做了一个动作,就可能影响到我的状态。
给自己良性暗示
讲完了怎么在临场前保持平常心,我还想分享一条心法,这就是:不用负面词汇,多用正面表达来给自己良性暗示。
什么是我们说的良性暗示呢?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语言会给人暗示,正面词汇会给人良性暗示,负面词汇会给人不良暗示。
举个例子,“别紧张”,听起来是让人不要紧张,但“紧张”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不良暗示。就好比,我在做空翻这个动作的时候,我的教练,肯定不会喊“一冰,别掉下来”,如果他要给我鼓劲,喊的肯定是“抓”!这样的一个动作指令,其实就是我们说的良性暗示了。
队员之间有时候也会互相鼓劲儿,有的运动员会比较需要队友帮他鼓劲儿,需要队友帮他在下面喊,所以我们之前就会沟通好,比如你希望我怎么喊,是喊加油,还是喊动作要领?每个人的习惯不同,但是,肯定不会粗暴地去喊“别紧张”。
还记得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我担任体操男队队长。当时预赛成绩出来,我们男子团体排名第六,局面相当困难。晚上开总结会的时候,我根本没去点评当天的表现,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不断跟我的队友说,大家是最棒的,明天一定能取得胜利。最后,我们男队在决赛发挥很出色,以几乎零失误完成了整场动作,拿到了金牌。
良性暗示不仅可以通过语言,还可以通过动作来实现。
我自己本身是一个并不喜欢竞争的人,虽然说每次上场都是跟别人在比赛,但当运动员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其实都不太会把自己跟别人去比,而默默地自己跟自己比,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后来,大约在我拿了两届世锦赛的冠军之后,我的心理老师跟我说:“一冰,你已经很棒了,但是你在赛场上,总是缺少一点霸气,你应该在赛场上设计一个你的独特动作,通过这个动作给自己做正面暗示。”
于是我就设计了属于自己的标志性动作,一个高举食指的手势。每次出场的时候,我都强制自己去做这个手势,用这个动作跟自己说:我是最棒的,我就是吊环王,没有人可以和我比。
其实在外界,哪怕是在我的“粉丝”看来,这个高举“一”的手势,都像是我在向对手示威,但其实,它对我自己的暗示和鼓励才是最主要的。有了这个动作之后,我也越比越有信心,越比越有霸气,一路拿下了更多的金牌。
分享到最后,我也要给你打一剂预防针——那就是,即使你按照我说的方法做,把自己调整到了最佳状态,也可能因为一些无法控制的原因,不得不面对不想看到的结果。当这种情况发生,要记得“过程远比结果更值得被肯定”,去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就比如2012年的奥运会上,我放弃了自己编排的创新动作,在赛场上看着俄罗斯运动员拿走了这个动作的命名权,但我做的几乎百分百拿金牌的保守动作,却并没有为我换来金牌。最后我以0.1分惜败给了获得冠军的巴西选手。
面对这个结果,我确实有遗憾,但我接下来,复盘了自己备战和比赛的过程,发现:第一,我并不后悔自己当时做出的动作选择——因为对我来说,在奥运会上拿金牌,确实比命名动作这个目标更加优先和重要;第二,在训练期间,我也确实做到了朝着明确的目标全力以赴。
既然在整个过程中,我做出了最无悔的选择,最问心无愧的努力,那么最后的结果又有什么好纠结的呢?用这种“过程大于结果”的思路去想问题,我很快坦然面对了结果的遗憾,调整回积极的心态,准备迎接人生下一个重大时刻的到来。
总结
好,以上就是我分享给你的。希望我的几条经验能帮助到你,在准备和面对你的重大时刻时,多一份从容,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最大概率地达成目标:
第一,明确比赛目标,根据目标来倒推设计备战训练方案,不在目标之外多花一分精力;
第二,目标之内,拉高备战训练水平,给比赛时的发挥瑕疵,和裁判的主观判断留出扣分余量;
第三,设计一套日常管用的个人仪式来自我暗示,帮助自己在赛场上恢复到平常心;
第四,多用正面表达,不用负面词汇,给自己做良性暗示。
那么,关于备战重大时刻,你有什么有意思的思考和心法?欢迎在留言区写下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