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这事儿吧,对于山里人来说,多少都会有点儿经验。
小时候,时令菜蔬上市的时候,父亲带我去县城卖菜。我们摸黑下山,父亲挑着担子走前面,我拽着父亲的衣襟走后面。走到又陡又滑又险的下坡路那一段,父亲停下来提醒我,“注意脚下,打横走哦!”我会意,侧过身子,降低重心,紧跟父亲的节奏,斜着脚一步一步往前挪。回来时,下坡路变成了上坡路,父亲又提醒我,“莫着急哟,踩稳了再迈步。”
父亲是沉默少语的性子,照他说的做,准没错。
当然,我有时也不信他说的,但吃亏的时候居多。就拿走路来说,下坡路就摔过不少屁股墩儿,上坡路就摔过不少大马趴。
听十次劝,不如吃一次亏。吃过几次亏,也就明白了,父亲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几句话,其实是他多年生活经验的浓缩。
出发前,我简单查过资料,得知华山的海拔与老家的南宫山相当。心想,就这点高度,还不是小菜一碟?
归置好背包以后,我们肩背手提,沿着橘黄色路灯映照下的青石路,
稳步向山上走去。
前一个小时,坡路多于台阶,走起来不太费劲,和预想的登南宫山的感觉差不多。
越往上走路越陡,渐渐的,除了衔接段有几步平路外,剩下都是陡峭的台阶。
我注意到,出发时绵延的登山人群,此时已经稀稀拉拉,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连拉带拽,呼哧带喘的。
有几个像是在校大学生的年轻人,一会儿冲到我们前面,一会儿又落到了我们后面,看起来生龙活虎的样子。
女儿看起来像是走不动了,停步休息的时候,羡慕道,“好厉害啊!这么陡的路,还带跑的!”
我抓过她的背包挎在胸前,边喝水边说,“这才哪儿到哪儿,再爬俩小时看看,要是俩小时后还能这样生猛,那才叫真的厉害。”
“这爬山吧,它不同于走平路,能不能跑起来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坚持住,一直走,不停步。”
“我有个腿不酸、脚不疼的爬山小窍门,有没有兴趣听一下?”
“还有这样的秘籍?忽悠人的吧?”
“你试试看嘛!万一是真的呢?”
“好吧!你说嘛。”
“听好啊!就十二个字:缓抬腿,轻落步,脚踩实,慢慢走。”
女儿琢磨了一小会儿,“嗯,你好像是这么走的,难怪没见喘大气,原来藏着绝技,咋不早说?”
“刚才的路比较缓,即使教给你,你也体会不到这样走的好处,现在全是陡峭的台阶,就用的上了。”
“好吧!听你的,不歇了,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