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接女儿的时候,路上都能碰到隔壁班那个小男孩的奶奶,她总是满脸愁容,只有打招呼的那一瞬间露出极不情愿的笑容,于是,我总是怕跟她走在一起。
怕跟她走在一起,并不只是因为她不爱笑,更多的是她的抱怨。初次见面,她就抱怨媳妇怎么怎么不好,当然如果她的媳妇真如她说的那样,真不是一个好媳妇。但是逢人就说自己媳妇不好的婆婆,我也不是很喜欢。
中间她回老家了一阵子,我偶尔也见到了她大着肚子的儿媳去接儿子,看起来慈眉善目的,但是我心里总是想到老人家对她的那些负面的评价,比如说话刻薄、吃饭的时候从来自顾自先吃、动不动拿老公没本事给婆婆找事儿等等。只是年轻人在一起刚开始反而更不容易聊在一起,因此,虽然经常见面,但是我们没有说过一句话。
过了一个暑假回来,又碰见了老太太,只是怀里或背上多了一个小孩子。她说媳妇又生了个孙子,紧接着又是一大堆的抱怨,我苦于无法逃避,又不善于迎合,只好总是不说话,装作仔细听的样子,时不时地露出一些笑容。或许,就是这些笑容,给了老太太更多抱怨的机会。
那天是星期六,我的女儿和她的孙子都是要去上围棋课的。中午去接孩子的时候,天下着大雨。老远,我就看见了老太太。只见她背上背着几个月大的孩子,手里撑着一个硕大的雨伞,艰难地走着,那硕大的雨伞让她瘦弱的身躯显得越发的矮小。不知道为什么,那背影突然让我鼻子一酸,这个城市里有多少这样的老人在干着这些本应该父母们做的事情呀。
第一次,我不顾已经怀了几个月的身孕,加快了几步,追上她,问道:“需不需要我帮忙?”其实,我知道帮不上什么忙,只是求个自己心安。
她感激地回答:“不用、不用、不用。”
我又问道:“儿子儿媳周六也都上班?”
一提到儿媳,她的脸立马又绷了起来,说道:“嗯。带这两个孩子比我当年带自己的四个孩子还累。”我知道抱怨又要开始了,可是那一刻我愿意做个倾心的听众。
“我每天五点钟就起来,赶着去菜市场买菜,回来赶紧做饭,做好饭他们都还没有起床,我那个媳妇懒得呀,还说不得,一说她,她的气比我还大,说谁让你儿子没出息,挣不来钱呢!这么大热的天,我得天天抱着小的,接着大的,还得做饭、洗衣服,也就是孩子的功课辅导不来,要不然还要那个妈妈干嘛!”她说着,翻了翻眼睛,满脸的怒容。当然,我知道那怒容绝不是针对我。
“我每天都快累死了,真想回老家了事,可是又怕儿子受罪,心疼孙子。上次,我就回去了几天,一回来,我的大孙子眼角就磕了个好大的疤痕,心疼的我直掉泪,你说这些父母带孩子咋就这么粗心。”
因为下雨,我们被允许进入教室接孩子,我接上女儿后,本打算等她,发现她和老师竟然也聊上了,仔细一听,也是那些给我讲过很多遍的话,她太需要倾诉了。于是我没敢等他们,拉着女儿先走了。
一路上,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老太太的愁容和怒容,她六十多岁的人了,家里开了个小卖铺,种了点田地,女儿们隔三差五地回去看看他们老两口,日子过得平和安逸。可是因为儿子的需要,不得不来住到这处处高楼大厦的城市里,做着年轻时候已经做过的妈妈的事情,心里却满是怨愤和委屈,在家里不敢发作,只能像祥林嫂那样出来逢人就诉苦。
我突然开始很同情她,不止她,而是整个那样的群体,我称之为“隔代妈”的群体。这些隔代妈们,完成了自己养育子女的任务之后,又开始完成子女的子女养育任务,直到耗尽自己的所有。最后,开始胳膊疼了、腿疼了、头疼了、心脏疼了,又回到老家,过着孤独的生活,因为儿子还要为自己的子女拼搏,不能回去照顾这些他们也曾心里心疼着的人。
我很想告诉他们:你把自己的孩子养育大了,你的责任和义务就已经完成了,没有必要再去为他们的子女操这份心,你应该有个自己的幸福晚年。
那怎么能呀! 他们肯定会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