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开学的日子即将到来,学校各大社团又会开展新一轮的招新,中国的学校在大学以前,很少有各种社团活动,这就使得学子们在初入大学看到琳琅满目的社团往往会有些目不暇接,难以作出选择,到最后往往是由于某个人的倾力推销随便一加,半途就退。
很显然,选择这样的方式加入社团是比较可惜的,甚至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
关于选择社团,我也有些个人见解。
我大学时加入了两个社团,一个是学生会组织部,另外一个是文学社网新部。
下面我就加入这两个社团在我后来的生活工作中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社团来唠嗑一下。
首先,学生会是我的主力社团,占用了我很多时间,导致我整个大学都没有什么特别自由的时候,为什么义无反顾的加入学生会呢?为什么在我们寝室其他姐妹们都不加学生会的情况下去参加学生会的重重面试呢?
大概是因为学生会本身的光环吧!因此那时我看似很有主见,很有方向性的一个决定,实际上是自身没有任何主见随波逐流的体现。
然而学生会并非什么也没有带给我,至少他让我在以后的简历中添上了可能让面试官刮目相看的一笔,至少在学生会中认识了很多优秀得人,是他们让我懂得了提升自己的重要性,但是他也磨灭了我心中对于社团活动的热情,压缩了我追求自身兴趣的时间和空间,回头来看,其实并非是什么了不得的经历,反而在当下这个个性为王的时代显得格格不入,好似什么都学了一点点,但终究是学无所长,从而增加了一分无力感。
另外一个社团则是文学社网新部,由于学生会时间的压缩,使得我在这个社团的时间也一再被压缩,由于我是属于学习能力和速度都比较强的那种人,因此很快就掌握了这个部门教会我们的一些技能,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举一反三,在刚加入的一个多月里很多时候竟然也可以独当一面了,因此前辈们给了我最大限度的自由。
不得不说,我个人兴趣所在也是网新部的职责所在,我的工作任务是给文学社的杂志排版设计封面,有时也能写写文章,在此期间我学习了PS,后来又自学了AI,和会声会影,我高中时期就喜欢设计图书封面,也写过网文,认识了一堆和我一样不怎么又天赋的网络写手。
因此,我经常改图改到凌晨一两点,甚至无偿帮助室友的社团设计海报,为班级做班级PPT都是心甘情愿,乐此不疲。技术和审美也在短时间之内突飞猛进,大学时的作品大多都是些设计稿,在颜色和图案下,显然比起学生会那寥寥的几笔对于面试官来说更具有冲击力。最终我的前后两份工作都是由于这一份兴趣加分不少。
通过以上两个对比,我想我的偏向性已经很明显了,只要兴趣所在,即使只加入了半年也是受益匪浅。
当前是一个崇尚个性发展的时代,又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每个人都能借助互联网来展现自己,谁是最有趣最能突显个性的人,谁就能在这样的时代下占据一席之地。
而类似于学生会那样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的社团,如果没能从内部做出革新,在这样的时代下,既占据了大量的精力,也不一定比发展自身的兴趣更有的放矢。(当然学生会里面有很多部门,有些部门也比较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性)
对于刚入大学的新生,我作为一个过来人,建议学弟学妹们在选择社团的时候能选择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充分去发挥或者培养自身的兴趣,做到学得精,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子,就像我们上大学选专业一样,大一那年选的炙手可热的专业,到毕业可能就成明日黄花,而自己还可能因为不喜欢这个专业,最终大学几年碌碌无为。
但是坚持自己的兴趣和个性永远是没有错的,有句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很多兴趣爱好的坚持都是毫无功利之心的,但在坚持的路上走久了也会让你收获满满。
比如说,如果你喜欢讲故事,你可以加入播音主持社,练好普通话,在喜马拉雅上注册主播,用更专业的声音将你喜欢的故事说给更多的人听;如果你喜欢写字,画画,弹吉他,B站就是你展示个人的舞台,而你在大学需要做的就是选择你喜欢的社团,将兴趣变得专业。
请记住,在这样一个个性为王的时代,坚持自己的兴趣和本心就好,谁足够特别,谁才能主宰自己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