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里写作已有半年,大大小小200多篇文章,25万多字,这算是自己肉眼可见的收获。除此之外,是否还有肉眼不可见的收获呢?
当然有,比如内心的淡定,思路的清晰,大脑的兴奋,还比如内心的软弱,思路的迷乱,大脑的颓废……啊?你可能会好奇,这不是矛盾吗?对,写作使我变成了一个矛盾综合体。
夸张一点地说,写作,让我不得安宁。让我跟另一个的我,在怀疑和信任之中,通过文字这个载体,不停地冲突,又不停地和解。
这又何苦呢?有啊,喜欢和愿意这个理由,难道不是最好的解释吗?
大凡认真写作的人可能都体验过这种被写作折磨之后的兴奋吧。这种来之不易的兴奋,好像从马斯洛需求的底层一下子蹭蹭地蹿到最顶层的高级阶段——实现了“自我实现”一样,达到了精神上的治愈。
如今自媒体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写作者”。我记得有一网友说了句非常荒唐的观点:如果不把写作和创作财富结合起来,那么写作就是“耍流氓”。
确实,“写作变现”这个词,曾经或者正在让一小部分的人受益,但是它更使一大部分的人焦虑。靠写作赚钱养生,靠写作实现财富自由,不是没有,而是很少,别听那些写作课程的忽悠,实际上通过写作逆袭的人,微乎其微。更何况,自媒体的文章,都是快餐,流于形式和技巧,有着固定的套路,你看了那么多文章,又有哪篇文章能做到像一些经久不衰的文学巨著一样流传百世呢?
是的,写作这件原本很简单的事情,如今变得越来越有功利性了。最近这段时间,总有一些陌生人,一个字也不写的家伙主动关注你,你一旦关注ta了,ta就会立马简信你,问你有没有兴趣点赞三篇文章赚取6块钱,问你有没有兴趣搞配音,问你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下手稿检测员等等。不知道这是哪种操作,那种莫名的打扰对认认真真的码字者是一种亵渎。
因为写作这件文字输出的活儿,并非轻松。套用李诞的句子,那就是“写作不仅仅是智力活儿,也是体力活儿,归根结底是苦力活儿”。同样的苦力活,说实在的,真不如去我家门口的比萨饼店打一个小时的工来钱快。
好在这种想通过写作改变物质生活的内心的涌动,我没有,一开始写的时候没有,写到今天也没有,看似清高实则自知自明。所以,我依旧没有去家门口的比萨饼店,依旧坚持着每天烧脑码字。
然而,像我这样只是因为“喜欢和愿意”的理由写作的人,又有了新的焦虑:再这么写下去,我还是这个水平。
说白一点,如果再这么所谓每天日更的碎碎念,和沉浸在碎碎念之中的自我陶醉的话,我的文字,还是昨天的文字。
为什么会这样?理由简单粗暴地只有一个:因为我没有阅读。
这个道理,我好像不需要废话什么了。我很庆幸在没有阅读的情况下写下25万多字,没有“量”哪里谈得上“质”?有了“量”,也不一定称得上“质”——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同时也清醒了好多:
如果再不阅读充电,就这么一味地写下去,我就是这个水平。
今日写下此文,告知自己,与您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