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误区让你在学习中寸步难行
你是否觉得总有学不完的知识等着你去学,感觉特别累;你是否觉得平时学了那么多,但是真正要用时,感觉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手的。
网络时代带给我们很多的便捷。如:网上一搜,你便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不出家门,便能购置所有的物品。但是网络同样阻碍着我们。网络充斥着各种信息,让我们难辨真伪。人的精力与时间是有限的,网上太多的信息使我们应接不暇。但是我们总担心遗漏了什么,会落后于他人,因此我们常常会陷入焦虑的状态。
那我们该如何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况呢?
首先,我们该明确下,我们到底为什么会陷入这种状况?学习中我们到底陷入了怎样的一种误区?
1.多任务并行
(以下观点引用公众号:笔耕不辍)
为现代社会的一员,我们好像无法彻底避免多任务并行,有时候任务切换是我们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要注意到,每次切换任务都会消耗额外的时间,想要提高效率,应该学习批量处理。
批量处理的效率远高于整天的零敲碎打,平均而言,30分钟不受干扰地处理,一个任务必消,效率比3个10分钟要高出3倍。
李笑来在新生大学的社群里分享过“批量处理”这个话题。想要提高时间利用率,要选择批量处理。
对策:做减法
一次完成一个任务,或者相对完成的一部分,拒绝所有干扰
把密切相关的任务划分到同一批次
把不相关任务,邮件和琐事丢到一个批次里
准备好在家里处理的批次
在日程表上标注批量处理的时间
每次批量处理结束后,好好休息一下
2.陷入舒适区
何为舒适区,就是在面对一项任务时,你并不需要花费多大的力气,便能够很好的完成。在你学习或者工作当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三种不同难度的任务。第一种是最容易的,我们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力量便能够完成,这便是所谓的学习区;第二种是相对较难,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才能完成,甚至有时候我们需要求助与外援;第三种是非常难的,基本上靠自己的能力,无法达成任务的,我们称之为恐慌区。
你是否经常会先把最容易的任务排在日程的最前面。而不到最后一刻,你是不会启动较难的那部分工作。让你感觉不能完成的任务,基本都会放弃呢
在你的人生当中,你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舒适区的任务,但往往这些任务所需要用到的技能都是你所熟悉,已经嵌入到你的生命里,那在学习的过程中,你觉得你能得到些什么。
对策:跳进学习区
逃离舒适区,是你必须迈出的第一步。舒适区的任务尽量集中到一起处理,花费最少的时间去完成就好,如果可能,你可以学着放手让他人帮你完成这项任务
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学习区上,如果遇到不懂的,主动求助与他人,向他人学习
在学习区,通常会引起心流模式。何为心流模式,想想你在玩游戏或者做喜欢的事情时,忘记周围的事物,全心全意投入到你喜欢的事物上的那种感觉。它能够帮助你更好的完成任务,并产生成就感。
3.碎片化学习
(以下观点引自橙子学院)
在你的微信公众号后台,你是否关注了不下于十个的公众号。你总感觉有点看不来,所以你决定提高效率—碎片化学习!
利用一切碎片时间,地铁上看一篇,吃饭时看一遍,睡前刷2篇。眼睛看不完,用音频刷,平时看不完,跑步刷—但是,还是刷不完,然后,你决定通通先收藏——这叫松鼠症,不断攒攒攒。
从此,你便越来越焦虑,终于有一天,你彻底瘫痪了,对自己说,妈的为什么活得这么累?老子就以俗人,干嘛没事要成长?你开始转战娱乐、小说和电影...
更加让你想抽自己的是,过了几天你歇过来,你又开始了新一轮循环—刷刷刷。
焦虑症—松鼠症—懒癌,本世纪三大绝症,其实是个死循环。
因为,所有的当代人都面临两个问题—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
信息碎片化和知识结构碎片化带来的,则是学习效率的倒退和焦虑之源—因为他毁掉了你的主动搜索能力和主动链接的能力,也就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对策:基于问题的学习
大部分时间,生活会先给你一个考试,然后你根据问题,自己找出关键字/词,然后开始搜索认知资源,找到你要的资源,并开始学习
所以,学习的起点不是某人在朋友圈晒的一本书、推荐的一个微信文、或者这个行业的一个经典教材引发你的焦虑,而应该是你真实遇到的一个问题
扩充学习资源—人事网书
大部分人找资源,第一反应是上网,或者买书。这很容易陷入困境,因为网络是个无底洞,这里翻翻那里看看,一不小心,2天出不来。要把书里面的内容消化用完至少2周,前提还是你选对了书。
信息爆炸时代,最重要的不是增加信息而是筛选和删除信息。
所以,最好的学习方式是:
1.从有经验的人开始,根据你提出的问题,给你清晰的建议、方向和边界;
2.找到行业对标,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3.进一步用网络搜索资料和书的总结和评论,最后才是系统的看书。
最后,希望你能够在日后的时间更好的学习,并成长,长成自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