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是有力量的,儿童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如果父母只需要学习一种能力,那应该是倾听。”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过于着急,想要帮助孩子、改变孩子,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却忘了要听听孩子自己的想法。
以下4种现象在家长的倾听中很常见:
1. 给建议——太过着急,言下有“你不如我”的意思;
2. 批判——放大孩子的错误;
3. 过早的询问——没有听孩子把来龙去脉解释清楚就发问;
4. 漫不经心——一句“哦是吗?”就把问题带过去了。
会倾听,善于倾听,倾听的要点
1. 当孩子试图跟我们沟通时,我们要觉察自己是否有忽视、打断、建议或是命令孩子;
有些孩子抱怨说:“想和父母沟通,但是爸爸妈妈总是看手机,敷衍着,或是很不耐烦的让我到一边去等等,压根没想听我讲话。”你有这样的行为吗?赶紧把手机放下吧。
别着急打断孩子,听完整才能懂孩子、能感同身受。抱着“空瓶子”的心态来听,不要在心里留下预设,否则会过滤掉重要的信息。
2. 停止说,只听;
我们要安静地听孩子讲完,不要用打断干扰了孩子的表达。孩子的讲话实际上是一个梳理的过程,说不定等孩子自己讲完,就知道该怎样解决问题了。
安静的倾听给孩子营造了一个安全的倾诉环境,让孩子能畅所欲言。
家长可以使用“你能给我举个例子吗?”“还有吗?”这样的引导性话语来吸引孩子倾诉更多。
需要注意的是,倾听不仅仅是听孩子说,还要接纳孩子发火、哭泣等非语言表达。孩子的激烈情绪有时会触发我们内在的情绪,以至于我们都有了比较大的情绪起伏,记得提醒自己——孩子不是在针对我们,只是在表达TA遭遇的困境,希望从我们这获得支持。
3. 听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并将其表达出来——深度倾听;
比简单倾听难度更高的是听出孩子没有说的、内在的情绪和需求。
比如,孩子对你说:“妈妈,你陪弟弟的时间比陪我的多!”听到这句话以后,你听出孩子的需求了吗?你可以问孩子:“你是不是希望妈妈多陪陪你?”
对孩子产生共情——什么是共情呢?
共情就是:我理解你的感受,我明白你的需要,并把我的理解表达给你。
常用的共情句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的共情:
你好像?你看起来?你听起来+感受到的孩子的感受。
一种是完整的共情:
你感到+感受到的孩子的感受……是因为+事情的原因or事情的本身……你希望+我们猜测的孩子的愿望……?
例如:宝贝你感到很生气,是因为你同学当着全班的面嘲笑你,你希望他道歉,不要再嘲笑你了。
这个希望未必能实现,关键在于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共情,知道家人对他的支持和鼓励。
父母得把自己要说的话放在孩子说完之后,表达完共情以后,你要是有什么想对孩子说的话,那么就等孩子说完以后,问孩子:“你是否愿意听我说?”这个问句往往能得到肯定的回答,因为倾听是相互的。
此举的要点在于——父母的说要放在孩子的说之后,用倾听理解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以后再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寻求对双方都管用的解决方法,在双方流露真情实感的表达以后,情绪平和了,再用理智脑,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更清楚对方需要的是什么。
陪伴式倾听:“有家长会反应,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变得困难起来,不知道该如何和孩子聊天,简尼尔森鼓励家长对青春期的孩子使用陪伴式倾听”
陪伴式倾听的要点如下:
1. 在一个星期的某一天,花时间安静地坐在孩子身边;
2. 如果孩子问你想做什么,你就说:我只想陪你待几分钟;
3. 孩子要是主动说起了话题,记得只倾听,不评判、不辩解、不解释;
4. 孩子要是不说话,享受陪伴的过程就可以了。
简尼尔森自己对14岁的女儿也尝试过陪伴式倾听,他趁女儿梳妆打扮的时候坐在浴缸边,女儿问他:“爸爸,你有什么事吗?”简尼尔森答道:“没事,我就是想陪你待几分钟。”尽管女儿满腹狐疑,想要知道爸爸的葫芦里卖了什么药,但她还是没有问。
接下来的几周里,简尼尔森继续使用陪伴式倾听,终于有一天,女儿主动开口,说起了她在学校里遇到的事情。
在陪伴式倾听中表现出我们的交谈意愿即可,不要过分焦急和迫切地寻找话题。
倾听
1. 当孩子试图跟我们说话时,我们要觉察自己是否有忽视、打断、建议或是命令孩子;
2. 安静倾听,只用嗯、哦和点头来鼓励孩子多表达;
3. 倾听的重点在于共情,试着用好奇的问题来引导孩子继续表达;
4. 信任孩子有能力自行处理问题,孩子只是需要一个耳朵。
陪伴式倾听
1. 找个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心无旁骛地享受孩子的陪伴;
2. 努力避免主动发起谈话;
3. 对和孩子之间的沉默泰然处之;
4. 用简单的回应接孩子的话,用“还有吗?”鼓励孩子分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