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女儿童养出去
为了躲避土匪,杨贤仁带着妻子吴梅花和孩子们向东转移,经过户家湾。天,已黑下来了,吴梅花建议,就在户家湾住宿。于是一家人来到了户家湾,敲开最北面一家人的大门。
这家人就姓户,掌柜的名字叫户晨生。户晨生弟兄四个,他是排行老二,是两个父亲生的。这两个父亲是一个爹的后代。户晨生的父亲是老大。他和户晨发是同袍兄弟。户晨财和户晨元是同袍兄弟,也就是户晨生的二爹所生。他们弟兄四个是一个爷爷的后代。
户晨生热情的把杨贤仁一家人接待到客房里。相貌清秀的户晨生一副病态。经过聊天了解到,他生的是结核病,早期没有主动治疗,到了晚期,没法治疗了。说话有气无力,他安排家里人急忙给杨贤仁一家人做饭。
淡饭粗茶,别有一番家乡风味,比杨山庄的家乡风味要强些,杨贤仁一家人,吃了个可口。吴梅花要向户晨生老婆学习做饭的手艺。短短的几个小时,两个人就聊的投机,女强人遇着了女强人。
老话说的好,好人多遭难。户晨生为人耿直。年轻轻的就得了肺结核。
在那些年月里,随便留过路的客人住宿。在户家湾来说,没有人比得上户晨生。有人勉强留赶路人住下,也就不错了,还哪里有饭菜招待。要不为啥吴梅花建议早早找住宿,让住在户家湾,其实,赶天黑,还能走个十来八里路,前面还有户南湾。没想到在户家湾,敲了第一家的门,就把门给敲开了。
户晨生的老婆是西川里易家的姑娘。身材高大,相貌如花。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透露出机灵和严肃。通过她做的这桌饭菜,可以知道她是一个特别能干的家庭主妇,剩过丈夫的女汉子,她姓易名字叫易令存。
经过聊天得知户晨生一家人的生活已经无法保障,马上就接不开锅了。其他弟兄们的生活也不是十分好,总比户晨生好点。因为,他们都没有生病。户晨生不但有病,还不能干农活,经济收入自然薄弱。而且还要相当一部分资金治病。
杨贤仁一家是过路人,听到了艰难的事情,也只能用语言对付而已,没有什么多余的经济来救济他们,再说了也是不速之客,哪有多余经济来拯救呢?户晨生明白这个道理,就主动提出来,要把自己的女儿童养给杨贤仁做儿媳。杨贤仁也就答应了户晨生的请求。
吴梅花说:“我们家住在杨山庄,你家闺女我们带着先养着,后来咱们再商量攀亲的事情,给你先留点儿钱治病。等到以后你病好了给我们还钱,把女儿带回去,到那个时候你愿意接亲家那更好了!”
户晨生夫妻俩感谢,易令存同情而有不舍地问:“吴梅花说的对!你们打算去哪里?”
吴梅花皱了皱眉头回答:“说不定,走到哪里算哪里,哪里适合我们就在哪里居住,主要原因:找个住的窑洞就可以了,你们这一带就比较安全,如果,这里有空闲的窑洞,我们就可以在这住家。”
易令存难为情的说:“可惜这里没有闲窑洞,那你们就走吧,我们以后再见。”
吴梅花失望地说:“我们外出不是常住的,最终我们还得回杨山庄,到那时候你找我们也有了具体地方了。我们一定隔三差五带女儿过来看看你们。”
易令存不舍地说:“太好了,谢谢!”
户晨生年纪轻轻的今年不过就是二十六七岁,他和易令存生了只有一个女儿。叫户一玲。户一玲今年才八岁,长得很机灵。为了父母的生存,也只能听父亲的话,愿意去杨贤仁家。
杨贤仁的儿子今年才四岁。为了搭救这一家人,杨贤仁,就把户一玲当做自己的亲女儿领走了。经过几天的行程,他们来到了一台山住了下来。
户一玲这个姑娘虽然年龄小,但很使眼色,她对杨贤仁夫妻特别关心,也勤苦,家务活儿她一个人全干了。讨得一家人的认可,以女儿的角度对待户一玲,自己也不觉得她是个外人。自从有了户一玲。吴梅花很少干家务活,当然,吴梅花对户一玲百倍的关爱和呵护。
(2)“天”终于塌下来了
杨贤仁,一家人来到一台山,找到了合适的窑洞就住了下来,安顿好一切,生活有序之后。
杨贤仁带着户一玲返回去,看望户晨生和易令存。一台山到户家湾,大约有三千公里路吧。杨贤仁带着户一玲用了半个月时间步行到了户家湾。
那一天,正好是户晨生过二十七岁生日。户一玲见着身体极差的父亲户晨生,就痛哭不止,看到母亲易令存愁苦的样子,就对杨贤仁说:“谢谢杨伯伯,能把我领回来见到爸爸、妈妈。这次返回家的时候能把我的父母带上一起去一台山,行吗?”
易令存也同意女儿的意见,当然,杨贤仁是个善良的人。看到这种情景怎么不同意呢?只好帮着易今存,把家里的事情安顿给四弟户晨元。
户晨元没有娶老婆,家里穷娶不起,一个光棍人,也没有个具体住处,正好住户晨生家,把家里的东西都交代给他,田地让他继续种着,到时候给户晨生多少给点生活费就行了。当然,户晨元太高兴了,一下子有这么些固定财产。有了窑洞,有了田地,他干嘛不高兴呢?
杨贤仁在户家湾待了十五天,身体回复元气。就把户晨生、易令存和户一玲一家三口人带去一台山。
杨贤仁本来刚到一台山,生活条件不是十分好,现在又加了三口人,只能生活水平得降低一些,但是杨贤仁这个人勤苦,也颇有计划。他能养得住这一家人。
一台山待了一年,又生了一个孩子,现在家里有三个儿子,一共八口人,生活水平也逐渐的提高了。
家里有户一玲,带着三个孩子、照顾户晨生。杨贤仁,吴梅花,易令存三个人都是强悍的劳力,因此,给别人家干活儿,人人喜欢给付高工资。
这八口人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火,当地的乡邻们都羡慕这个组合家庭,过的很和睦。说实在的,吴梅花是一个很贤惠的女人,易令存也是一个很理智的女人,所以两个人在这个家里面不会产生任何矛盾。
有一天,户晨生突然病情发作,没有来的及找医生,就断气了!易令存在杨贤仁和吴梅花两个人的帮忙下,把户晨生送回老家户上庄。户上庄比户家湾距离一台山近,而且老茔就在户上庄。请来高工,举行了葬礼仪式。
杨贤仁和吴梅花,准备返回一台山。可是,看到易令存和户一玲可怜,吴梅花不忍心留下她们,又把这娘儿俩带上,回一台山。
户晨生,原来就是户上庄人。后来,在爷爷辈上又搬到了户家湾,虽然,老茔在户上庄,原来他们住的地方都比户家家族们占用了。现在,易令存和户一玲娘儿俩住在家族那一家呢,虽然都是户家,但是又不熟悉,只能回一台山。
送葬的开支比较大,把组合家里的资金基本上都花光了,日子过得非常紧巴,三个月过去了,转眼到了给户晨生烧百天纸的时候。易令存想到户上庄烧完纸,再回一趟户家湾,向老四要点生活费。
户家老四手脚比较大,户晨生家里的东西都给他,估计这两年地里的庄稼收入还不错。借此机会要点生活费,户晨元给的可能性比较大。
当然。易令存再怎么强悍,毕竟是女人家,路途遥远,不便回家,只能有杨贤仁带着她回家。杨贤仁考虑到带易令存一个人走是不合适的,必须把户一玲也带上,所以一行三人先去户上庄烧完百天纸。才向户家湾出发,用了十五天时间才到了户家湾,户晨元热情地招待了他们。
(3)嫂子嫁给了小叔子。
户晨元日子过得蛮好的,并没有人想象的那么差,户晨生的东西都在,而且又收入了不少的粮食。户晨元是个聪明人,知道嫂子回来时要点生活费的,于是他就把一些该卖的油料、豆类都卖掉了,愿意多给一些生活费。
另外提出来一个令人想不到的问题,什么问题呢?他没有娶老婆,他现在住的是二嫂的庄院,他想跟二嫂成亲。这个问题看是个简单事,到底能不能行得通,还得与哥儿三个商量商量才能决定成与不成。
主要管事的人,还是户晨发。户家家族无论那一家发生大小的事情,都得要经过掌门人户晨发解决,何况易令存是户晨发的亲弟媳妇,所以,易令存嫁人,具体嫁谁,也得给户晨发打招呼。
户晨元把他的想法告诉给了大哥户晨发。 于是,开了一个家庭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人有户家的哥儿弟兄侄男过女,易令存娘儿俩。杨贤仁也也参加了这个扩大会。
户晨发公布了会议内容:第一,老二过世了,只有一个女儿户一玲,没有儿子,谁来顶二门。第二,易令存和户一玲,这娘儿俩谁来照顾,怎么个照顾法?第三,户晨元要娶老二的婆姨易令存为妻。请大家讨论。
易令存听到第三条是老四要娶她为妻,易令存火冒三丈。生气的是,这么大的事情,老四户晨元事先不给她说一声,突然提出到家族人的面前,易令存不好意思,面子下不去,让家族人认为是易令存要嫁老四。丈夫才去世一百天就要嫁人,并且是兄弟老四户晨元,让世上人怎么样看待她易令存。
户晨发说:“易令存别发火了,老四没有提前给你说,也有他的难说之处,给我说了,就是给全户人说了,就算到位了,等于给你说了。说明他对你还是尊重的,今天在大家的面上,没有人会怀疑是你要嫁人,你的为人家族里没人不了解你,你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要怪,你就怪我这个当老大哥的,给你提前没有通知,请你原谅。本来你们娘儿俩的生活问题,家族就得解决。你嫁谁也是嫁人,族里人没有人敢阻挡你。你不嫁人,户里人也不敢把你撵出去。老四跟你没有血缘关系,娶你也不是说没有道理,也是合乎情理的,我作为大哥作为户晨生的亲哥来说,我也同意你嫁人,嫁给老四我更同意!”
当然,户晨发同意了,他的亲弟弟死了,不能让弟弟的妻子再嫁出去,古语说的好:“肥水不流外人田嘛,近水楼台先得月!”况且,易令存又是个漂亮能干的女人。嫁给四弟再合适不过了,也免得再出一笔钱,给老四娶别人。
易令存要是嫁给别人,这个庄院和田地那就都带走了,没有户家的一点点。所以,户晨发认为易令存嫁给老四,老四有了家,当大哥的也心安了,把易令存和户一玲娘儿俩的生活问题也解决了,把这个家也保住了,三全其美的事。大家都认为这是最好的办法。
现在就看易令存怎么想?易令存忧郁了好久才说了两句话。:“第一,担心户晨元的为人,过几年,又不认真过光阴,又怎么办呢?第二,考虑到故去的丈夫能不能同意这个事情。”
户晨发说:“易令存担心的很对,不过户晨元近年来跟以往不一样,比我们谁家都富裕,易令存你就别推辞了,你们两个在一起过日子我也放心,有不到的地方给我说,我给你们两个做主!”
户晨元说:“放心吧二嫂,我会照顾好你和户一玲的。大哥也说了,我会改正以前的错误的,从目前家里的状况,你看不是很好吗?往后我要是不听你的话,天打五雷轰!”
杨贤仁说:“易令存你听听,我想作为男子汉,他说话一定是算数的,嫁谁也是嫁人吗?和老四过日子会把你家里的家产守住,也对住你前夫的。”
易令存说:“那好吧,大哥说了,杨家亲戚也说了,大家也同意,户晨元在大家面上,话也说的诚恳!易令存相信户晨元的话,以后我们把日子过好一些!谢谢大家的关照。”
在户晨发的主持下,给户晨元和易令存举行了婚礼仪式。贺喜的人还不少。
杨贤仁在户家湾一待就是一个月。易令存嫁给了户晨元。 易令存当然不会跟杨贤仁去一台山。这下户一玲就算有了继父,继父保证把女儿能够养活好。户晨元给杨贤仁一些生活费。算是给易令存和户一玲以前在杨贤仁家的生活费。杨贤仁不打算要了,易令存说:“杨家亲戚这个钱你得收下,户一玲在你家生活了几年,难道没有消费吗?另外,咱们两家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还给我们留下了生活费,这些钱你不要我心里也过不去!”杨贤仁这才收了这笔款。
第二天,杨贤仁离开了户家湾。杨贤仁一个人走到路上,比较孤单,开始想何必这样呢,折腾来折腾去自己到底为了什么呀?人到世上,少管闲事比较好。又转为另一个角度想:不对,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关心一个人等于给自己修条善良的路。一路上也很平安的,没有出现任何危险,自己一直想着还是自己做善事,积德是对的!
(4)与养的子女在一起
杨贤仁离开了户家湾。户一玲一直担心杨伯伯一个人在路上是否安全,只要闲下来就想念着杨伯伯,做梦都能梦见杨伯伯一家人。毕竟在一起生活了几年,有了深厚的感情。况且杨伯伯一直在关照他们这家人。无亲无故的,就这样来来去去的帮他们,世上真是有好人,谁能比得上杨伯伯这么好的人呢?。
户一玲和妈妈还有继父在一起生活总有些别扭。原来的四叔,他到底该怎么称呼呢?她不是原来的小姑娘,现在已经都长到十四岁了。人情道德都懂得。妈妈的话,她能够听八分。继父的话,她只能听二分。她感觉到继父没有杨伯伯好。
户一玲的心目中一直把杨贤仁和吴梅花当做自己的公公婆婆。原因有二:第一,杨家人待她很好!第二,父亲胡晨生生前给她找的婆家。可是,杨伯伯这一走,现在天地相隔千里,很难见面了。再反回来想,本来杨家又没有答应让她给当儿媳妇,现在又没机会见面,剃头挑子一头热,还是忘了杨贤仁那个家庭。可是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他们家的影子:他回想起吴梅花妈妈和那几个弟弟都对他特别的好。大家庭住过来的户一玲总觉得寂寞,一直在想何时能够再见到杨伯伯,她一定给杨伯伯表态,她要给他家当儿媳妇。
户一玲有这个念头,导致的她在家里表现出诸方面不积极因素,惹的妈妈和继父不满意。
他的继父对妈妈说这样不行,户一玲靠不住。咱俩结婚两年了,你也没有给再生个孩子,不妨咱们再抱养一个孩子,你看怎么样,两个人主意一定,就到处访问谁家的孩子多,其实,想抱养一个儿子,结果也没有遇到男孩多的家庭。
易令存的娘家嫂子孩子比较多,女孩比男孩多,就把最小的女儿过继给易令存。其实,就是过继给户晨元。有了这个养女,户晨元对户一玲更加的不满意,父子俩经常打嘴架,后来家庭就出现了诸多矛盾。
杨贤仁一家也放心不下户一玲和易令存。三年时间过去了,大家都比较想户一玲。吴梅花提议,想去看看易令存和户一玲。杨贤仁只好又陪着吴梅花,两个人经过跋山涉水又来到了户家湾。
户一玲,见到杨贤仁和吴梅花,高兴的满面泪痕,扑上去抱住了吴梅花的胳膊,笑笑声浪浪,泪流满面。吴梅花爱惜的在户一玲的头上,用手摸来摸去,娘儿俩互相激动了好一会儿。
“大家才笑起来,怎么,娘俩见了面,还都哭起来了,应该高兴的笑起来吧!”杨贤仁逗趣的说。
户一玲给杨伯伯打招呼,并握着住杨伯伯的手说:“我盼望你们盼了好久了。”
“我们也想你们娘俩。”
易令存为了报答杨贤仁夫妇,好菜好饭款待他们。
两个人在户家湾又待了半个月,在这几天里主要的话题就是户一玲给杨贤仁家当儿媳妇的话题。户家人坐下来讨论了好几场,最终还是答应户一玲嫁给杨旨示。
没有太多的条件,杨贤仁夫妻俩走的时候,就把户一玲领过去。至于什么时候给两个孩子举行婚礼仪式,户家人不管了,那是你们杨家人的事。
彩礼要的不少,杨贤仁暂时没有给完,待后再给,由于走的时候,没有想到彩礼高。
户一玲跟着杨贤仁和吴梅花夫妇离开了户家,现在整个家里矛盾少了许多,只有小女儿跟父母亲在一起。
户晨元和易令存两个人也没有别的心,只有一心一意照顾着小女儿,全指望这个女儿养老。没有想到户一玲走了之后。发现小女儿,并没有他们所想象的那么理想,也制造了不少的矛盾,大部分时间都不去干活,不像户一玲那样勤快,整天只知道娇心。
三个人的光阴过的实在不顺心,这小女儿慢慢的知道了,她不是这老两口亲生的孩子,经常闹矛盾,要回去见她的亲生父母,实际上亲人经常来看望她,她并不知道那是亲生父母,只是胡闹腾。
户晨元看着抱养的这个女儿也是靠不住的,继续抱一个儿子吧,后来,户家远方家族一个兄弟养的儿子比较多,户晨元托人说情,又抱了一个儿子。后来,儿子到家里时间不长,儿子八岁那年没有打任何招呼,悄悄的跑了,经过人找了好多天才找着。这个儿子又跑到自己的亲父亲那里去,本来抱养的时候,那个孩子就已经七岁半了,孩子大了本来就不好抱养的呀。
小女儿也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就嫁给本村赵家。现在家里又剩下户晨元和易令存两个人过着苦孤伶仃的宁静日子。
户晨元也是结核病干不动家务活、农活。易令存干了家务,干农活。常常思念户一玲,何时能够见到她?
(5)搬到岳父岳母家
杨贤仁、吴梅花和户一玲一行三人来到了一台山。杨贤仁和吴梅花按照户家人的吩咐,就急忙给户一玲和杨旨示举行了婚礼仪式。
户一玲生了几个孩子都没有活下来。杨贤仁觉得这个地方不太吉利,是个发财的地方,但是后代不是太顺利。先前还可以,他在这里就生了两个儿子,但到儿子手里怎么生孩子不吉利了。考虑了一下。反正这里不是自己的老业,于是他们一家人就打点好回老家,在途经的路上,必须经过户家湾。在户家湾少不了待几天,杨家和户家不是原来的关系,现在是亲家了,必须在亲家待会儿,看看这一家人过得怎么样。
能怎么样呢?易令存精神状况没有变多少,户晨元已经是奄奄一息了,什么事也干不了,见了亲家没说话就先哭,诉说了他抱养小女儿的苦处,后来,又抱了一个儿子,结果儿子也跑了,小女儿也出嫁了,脚下现在没有人。希望杨贤仁把他家的女婿女儿留下来住在他们村里。亲家要是不嫌弃,你们一家人都可以一直住下来。杨贤仁答应住一段时间在决定。
杨贤仁在一台山待的成绩不小呀,给老二杨旨意也把媳妇娶了。杨贤仁一家人,在户家湾亲家家里住了半年。把户家的女儿女婿也就是他的大儿子大媳妇留到户家。照顾岳父岳母。 他带着老婆儿子们又回到了杨山庄。
户家家族,有人出面找毛病了,说,户家门不大,户不小。轮不到杨家人来在户家养老送终。因为,户晨元后来的光阴还不错,有人看中了他的绝门之财,所以跳出来,给杨旨示和户一玲夫妇时时刻刻找麻烦。户晨元没有主心骨,动摇不定。
就在这期间户晨元病重,无法治疗,去世了。杨旨示出钱主持找来高工念经,大摆酒席。把继岳父送终了。送中继岳父并没有人出面来干涉。继岳父送终后,户家有些人更加给杨旨示找麻烦。
杨贤仁知道这种情况,就把儿子搬回去了,在杨山庄过日子,我们不是过不去,赖在户家,我们是同情人,才把主要劳力留给了户家,他们不但不领情反而找麻烦,我们杨山庄地多、山大,又能养羊又能种地,何苦在户家湾,看眉高眼低。
户一玲和杨旨示两个人离开了户家湾不久。有人就把易令存搬到他家里生活。过了两年老人实在接受不了他们的凌辱和冷眼旁观。
户一玲当然放心不下母亲,时时刻刻都惦记着,有空闲时间就来看望。有一回他和杨旨示来看妈妈,有人给妈妈献策,这次杨旨示要是过来看你,你就抱了户一玲的腿,不让她走。你还是跟着自己的女儿过吧。户一玲在娘家呆了几天,临走时,她的腿被易令存给抱住了。
“你们要走就把我一脚踢死,你再走吧,要不然你就把我带到你家去,如果你不答应的话我不放手。”易令存弄得没办法。
户一玲,只好找家族议论这个事情,后来,家族们同意了,让户一玲和杨旨示两个人,把易令存搬走。但是,有一个条件,搬人允许,允许带东西,不许带庄院,不许带土地。户一玲答应这些条件,但是今天搬不了,回去得和大人商量一下,他们准备好了再过来搬。
(6)为岳母养老送终
杨贤仁当然同意儿子和儿媳妇把易令存搬过来杨山庄养老。
户一玲把庄院,农田全交给大爹户晨发。并且叮嘱只有使用权,没有买卖权。谁要是顶二门间,也就是说谁给户晨生当儿子,这个庄院和土地全都归于他。
易令存家里的东西倒还不少。在搬家的那天,杨贤仁招呼了杨家的家族,大家都来帮忙,去了八辆驴拉车。路上走了好几天,才把东西搬过来。易令存随着搬东西的驴拉车一同过来!
搬东西用多少时间,对于一个人的生存过程来比,那只能是短短的几天。易令存来到杨山庄生活,不太习惯,但是,在女儿家她没有习惯不习惯这一说。关键是易令存年轻那会儿,把自己太劳做过度,过早的衰老了。只要有个头疼脑热,她就起不来了,非要睡一个阶段才能起来活动。慢慢地不经过锻炼后来肌肉各部分都老化的比较快,逐渐的坐到了床上下不来。这是易令存本身的罪过,也是自己最头疼的一件事情。
对于照顾她的人,不外乎也就是她的女儿女婿还有外孙。大家虽说不麻烦,但是时间久了,也有点儿烦。正如古人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后来,易令存性格也变得倔强起来,谁伺候她都觉着伺候不到位,总给伺候的人给下马威,常常打嘴仗。
相邻们都说,你女儿这是给杨家的童养媳,还是通过人介绍的亲事。不是养老送终的女婿吧。杨贤仁说,不是的,是他当年逃荒时,路遇的亲家。亲家年轻那会儿又麻利又勤快,干啥事都是非常靠谱。不是一般的人。
由于,易令存她这个人,在思想中有些麻痹,毕竟是老了嘛,她比杨贤仁老的快,杨贤仁八十多岁的人了,也不如从前了。
古人说得好,养儿也得济,养女也得济吗?易令存就生了这么一个女儿,不管是童养媳也好,是经过人介绍的,出彩礼也好,是上门女婿也好,都是一回事儿,特别是户一玲这个丫头,非常的孝敬,实在放心不下母亲。她的所作所为,合乎于人情道德,人间礼仪。
人就应该是这样的,不照顾老人的孩子,那就不叫一个正常的人。他们打点麻烦不要紧吗?人都得老,易令存脾气倔了一点,但是她没有安坏心,老了的人总觉得谁也不顺眼。
其实,照顾易令存的人,才是吴梅花。她的儿子和儿媳妇,是主要劳动力,忙家里家外的事。吴梅花这个人比较贤惠,总觉得和易令存老姊妹一场,亲家了几十年,命也比较苦。看着易令存躺在炕上不能动,她过来给喂一口水,过去给喂口水,要么给喂点吃的东西,两个人坐下来聊聊天。所以年轻的那会儿,风风雨雨,躲避这个,躲避那个。这会儿好了,坐下来聊聊天,在一个庄头可以住一辈子,也没啥事儿。
易令存被女婿搬到了杨山庄已经五年,睡在床上都已经两年了,户家人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一次易令存。其实户家人多,就户晨发这门人少,弟兄四个,只有老大有后,另外弟兄三个人都没有儿子。所以没人过来照看易令存,那是正常的。
现在户家老大户晨发也已经见了阎王爷了,他们的后代也住的庄院距离杨山庄比较远,时间久了把易令存给淡忘了。再说了谁家家里都有自个儿的事情,他们肯定想着,易令存在她女儿家,看望与不看望都一样。看望,也只不过是做个秀而已,没那个必要。其实嘛,人把人看望一下,鼓励他人的精神,抬高自己的身价。
听说老大死了,他有两个儿子,儿子也过得不是怎么样好,儿子后来每人也生了两个儿子,按照门间来说,每门都有人顶,是好事。只要坟院里有人烧纸,那就是人家行孝积德了。至于,看不看一个活老太太没啥用。
户一玲也感觉到这个事情不是太妙。父母亲没有儿子就生了她一个女儿,父亲去世多年,四叔也去世了,现在她把母亲又搬走了。虽然,庄院没有住,土地没有种,但是权力还是母亲的,与其说权力是母亲的,倒不如说权力是户一玲的,没有儿子了,女儿完全有继承权。
户一玲不光有继承权,而且有两分儿的继承权,易令存是户晨生的老婆,户晨生死了,易令存又加了户晨元,所以,户一玲有两份儿的继承权力。户家固定资产分为四份的话,其中,易令存就有两份,可是,现在一份都没有享受。享受庄院、土地的人应该过来看看老太太,难道不应该吗?
他们不仁我们也不义,得找机会上门跟他们理论理论,如果他们再不把人当一回事儿的话,庄院留给他们,土地留给他们,他们总得给个说法吧,如果没有其他说法的话,就直接收回不让他们享受了。户一玲的儿子也不少,可以去到那里占据庄院种那里的田地。
杨贤仁对儿媳妇儿户一玲说:“你的想法完全在理。可是,地方乡俗和国家政策那不一样,按照国家的政策来说户一玲有继承权。地方风俗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娘家的财产没有女儿全部继承权,只有百分之十,有句老话说,儿一方,女一角,你的那一角,也就不去占了。论理说,你跟别人不一样,是独生女,继承人就是你。可是,你是杨家的儿媳妇,是杨家人,咱们不缺那些土地和庄院,能吃能过,那些东西就让它去吧!建议你想办法,过问一下,谁给你的爹和你的四叔顶门立户。让这两门间有人,把这份心操到位。财产问题,凭户家人的心了。好儿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妆衣。一心一意把你的母亲照顾好,让她高高兴兴地过好后半生。”当然,杨贤仁说的这个道理,也是个理。
户一玲非常的爱带自己的老公公,因此老公公说啥她也就依从啥,家产的事情就不再提了,至于,户家人怎么过,他也不再过问。户一玲怎么过,也不需要户家人来过问,她的妈妈易令存好强了一辈子,能在她的亲生女儿跟前过后半辈子,易令存,从心底里高兴。总的来说,感谢杨家几代人,感谢吴梅花宽宏大量。
易令存在床上睡了十八年,女婿没说什么,在女婿女儿勤勤恳恳照顾下,活到了98岁,寿终正寝。
女婿杨旨示请来高工为易令存举行葬礼仪式。念三昼夜皇经。请来户家人披麻戴孝,然后,把易令存的尸体埋葬在户上庄老茔。跟户晨生、户晨元一起进了老茔。杨家父子,做到了人性化。
杨家父子为人忠厚善良。公公婆婆像生身父母,儿媳像亲生女儿。杨旨示受到乡邻们的好评,他真正的做到了女婿就是顶半个儿。后来,乡亲们为了表扬杨旨示,发扬杨家父子的精神,把杨旨示的名字省叫了。人人称呼他——半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