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对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这种问题,特别感兴趣,并且充满了幻想。
我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得到的回答是“别人家抱养的”,故此,天真的我曾一度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并且哭闹着要去找自己的亲生妈妈。
与小伙伴们讨论这个问题时,他们会撇撇嘴,并称父母告诉他们是:“充电话费送的”、“垃圾堆里捡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那时候的父母相对保守,他们不愿告诉孩子真相,也一致认为用科学的语言解释,孩子会听不懂,于是,就随便糊弄几句就把我们打发了。
当我问到:“我以后是不是也会死?”这样的问题时,妈妈总会生气地说:“哎呀,别瞎说……”,仿佛我触碰到了某些忌讳一样,妈妈还会让我朝着地上“呸呸呸”,以示把不吉利的话吐出来。
现在的我也已为人父母,当孩子问我同样的问题时,我会很乐意跟他一起分享生命的孕育过程,陪孩子一起翻看他成长过程中的照片和视频。
当孩子问:“妈妈,我会不会死?”的问题时,我会平静地回答:“会,每个人都会死,但是……”
但是后面的内容,我却不知该说什么,直到我遇到了这本书《小红马》。
本书的作者约翰.斯坦贝克,是20世纪的美国文学巨匠,其作品多描写底层人民面对困境时所展现的人性光辉和为生存而奋斗的无限勇气。
1962年,他凭借“现实主义的、富有想象的创作,以及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感观察”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小红马》是他写给孩子们的一本书,作者用细腻而情感充沛的笔触讲述了四个关于生命、成长、责任和死亡的故事。
故事一 —— 礼物
在广阔的山谷牧场里,男孩乔迪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匹马——小红马。
他在狂喜中答应了爸爸所有的要求,事无巨细地照料着小红马,给它了最威风的名字,和它一起在灌木蒿丛中探险,用长缰绳训练,满心期待着能真正骑上它的那一天。
然而,一场意外让一切都发生了变化……面对小红马的死亡,小男孩悲伤又愤怒地赤手打死秃鹰。
浑身颤抖的他第一次面对死亡,他满怀愧疚却又不知所措,念念不舍又无可奈何……
失去和死亡,是人生中无可避免的永恒话题。面对孩子的提问,我们该如何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回答,或许讲故事是最好的办法。
故事二 —— 大山
望着层层叠叠又充满神秘感的大山,乔迪总忍不住去想,大山的另一边是什么样子的。
有一天,曾经出生在这片牧场的老人吉塔诺从大山的另一边回来了,他想落叶归根,在这片牧场安静地呆到生命最后一刻。
但是他太老了,无法干重活,乔迪的父亲并不想收留他。于是,总是指桑骂槐,用牧场一匹老马伊斯特暗喻老人应该离开。
曾经健壮的伊斯特如今俨然成为了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乔迪的爸爸嫌弃它,一度想把它卖掉或者直接杀掉。
后来老人和老马都不见了,他们离开了牧场,结伴去往大山的另一边,故事充满了凄凉的背景色。
老人辛苦了一辈子,理应得到照顾,有尊严地离世;老马为主人干活一辈子,理应得到休息,在被善待中死去。
但乔迪的父亲并不这样认为,成年人的世界里,很多美好的品质已经被经济利益所磨灭。
人也好,马也罢,生死枯荣,生物皆有之,这个故事不得不让孩子思考关于“衰老”这个命题。
故事三 —— 承诺
乔迪为了成为一个养马好手,他接受了父亲的建议:把刚出生的小马养大!
从给母马内莉配种开始,乔迪事必躬亲,他细心照料内莉,日复一日,在漫长的等待中终于迎来了新生命的降临。
然而,马驹子的出生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顺利。
关键时刻,究竟是保母马还是保小马,在生与死之间,乔迪再次经历了复杂的心路历程。
出生与死亡总是如影随形,迎接新生命的欢喜与面对死亡的恐惧,小男孩乔迪会不会因为这次经历,对生命的理解又更深一步呢?
故事四 —— 首领
外公的到访给乔迪的生活带来新的乐趣,外公喜欢讲故事,讲自己从前的人生经历和西迁的英勇事迹。
乔迪听得津津有味,与之相反,父亲却总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乔迪希望自己能成为外公故事中的英雄,但父亲认为那个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外公讲的都是老掉牙的旧黄历。
外公的讲述充满了对过去的留恋和对现在的无力,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变化的悲伤感跃然纸上。
纵然时代变迁,但每一代人都年轻过,都辉煌过,都曾心中住着英雄。
外公的陈年往事已被父亲嫌弃,父亲心中的梦想,又会不会被以后的乔迪吐槽呢,还是让时间来回答吧!
写在最后
本书用大量的文笔描绘了浓浓的美国乡村风貌,给人以田园诗一般美的享受。又用凝练的文笔和艺术手法,将故事中的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连马的喜怒哀乐都写得令人神往。
四则故事虽简单易懂,却蕴含着生命中生老病死的深厚哲理。虽独立成篇,却以“小红马”作为所有故事的源泉,叙述了少年成长中的思索和收获。
我们究竟该如何回答孩子关于:得与失,生与死,生病与衰老,责任与使命等问题,一起来书中寻找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