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六月份,连新闻标题都火热起来。“安徽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衡水中学魔鬼十八式如何练就学霸”,“北京400分高考上清华的黑锅我们不背”……这种紧张和躁动渗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拒绝听和看。其实,如果点进去,内容也都很好看,远比高考本身的枯燥要吸引眼球多了。
刷朋友圈,明里暗里,若隐若现,都是对十年的怀念。没错儿,今年,我和我当时的同学们已经亲身经历这所谓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十年了。怎么说,都十年了,或成功或失败,也该有点儿发言权了。
真相一:你以为勤学苦练,夜夜苦读,全家老少齐上阵,就一定能过五关斩六将,走向人生巅峰。
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恐怕是绝大多数高三生的心病。作为一只文科狗,我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够好。和大家一样,我也固执地认为就是做题不够多,脑筋不够灵活。于是每天都会花大量的时间逼迫自己去做题,但实话讲,并没什么起色。
直到和我们级数学第一名坐同桌,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她每天看数学课本的时间真的很长。对,就是数学课的课本,就是我们都会不屑一顾的数学课本。我问同桌你在看什么,她总是嫣然一笑。问不出来那就不问吧,比葫芦画瓢总会吧。于是我也把尘封已久的六本书码在了课桌上,对着每一个公式,每一处讲解,每一道例题反复的看。或许是仔细揣摩方得其真义吧,或许是万变不离其宗吧,或许是这样才是真正的消化吸收吧,从此我的数学成绩蹭蹭直上,以高考139分圆满收官。
所以,千万别总是怀疑别人趁你半夜睡觉的时候在学习。是你笨你还不承认。快看看周围谁学的轻松成绩好,偷师学习方法不算侵犯知识版权,脑洞打开,多米诺骨牌,受益终生。
真相二:你以为高考招生地区差异不公平,会因为你的愤懑呼吁而有所改观。
什么是公平,其实很复杂。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正。爱因斯坦和政治课都教会了我们相对论。
君不见北京上海学区房的千金难换,君不见所谓教育资源丰富地区各种补习培训学校的周末狂热。我们明白山东河南考生的头悬梁锥刺股,也明白江苏考生父母的付出和忧心忡忡。但造成地区性差异的历史成因岂是你我一句几字能够解释清楚,改革胜利的大旗又怎是一朝一夕轻松擎起。
既然不能拼爹,何不选择自炼。嘿,想开点儿,毕竟,在选择成为你认为高考容易的孩子的爹这件事上,你会有把握的多。
真相三:你以为成功跨过高考独木桥,从此就可以谈小资玩情调,吃喝玩乐,只有诗和远方。
认为高考之前是炼狱,高考之后是极乐,有这种心态的人,实在是故步自封的可怕。高考其实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既是基础教育的终点,也是新的旅程的起点。安静走过就好。
我的家乡是中国千万个不知名小城中的一座,一个六七线的县级市。在这里,家长常常会这样鼓励的自己孩子:现在玩命学吧,考上大学以后就再也不管你了。这样的孩子常常会被逼得很紧。而且在人们的意识里,成绩好、家世好、长相好,一定也不会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学习好必然和某方面的瑕疵紧密相连。现在想想,这些想法真的都很可笑啊。
我上大学以后,才是目瞪口呆,这里真的是一个卧虎藏龙之地。我的室友A又瘦又美,外语尤其好,英语六级轻轻松松600+,口语更是麻溜的很,经常代表学院参加各种级别的演讲大赛。重要的是人家超级自律三观正,学习恋爱一个没落下,硕士毕业后现在是一所二本院校的美女老师,逍遥自在。所以,比你优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真相四:你以为未能进入心仪的大学,从此就开启“后高三时代”,直到研究生成功入学,就是英明的抉择。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只想说,名校的光环确实迷人。但读书可以是一生的习惯,却不是一生的职业。你终究是要走出象牙塔的,要工作要自立。名校之所以吸引人,不就是毕业生质量高,就业好吗?
谈到就业,如果你是一个面试官,你是愿意要一个只追逐于入学考试而无暇关注自身综合素质的草包名校毕业生,还是愿意要一个在校成绩优秀各方面出色只是学校知名度略微逊色的优秀毕业生,答案不言自明吧。在一个高效运转的社会里,没有人会为你买单,死要面子只能活受罪。如果你真的优秀,那是另一番世界。如果真的天未遂人愿,只要一直努力就好,怕就怕半途而废,沾沾自喜。
其实,真的没有一场考试会决定你的人生,也没有一场考试会决定你的去来,更没有一场考试会是现在和未来的分水岭。还是那句话,能决定命运的只有你自己。什么时候努力都来得及,只是你会比别人得到的晚一些,没办法,谁让你早睡晚醒呢,其他的都是骗人的,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