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关注如何写作这个话题,无非有两层意思
第一,让自己能够写起来,写出来,写得好
第二,学习如何写得更好,学习如何写文章
八步半写作法,满足了我们第一项的需求,让我们能够按照一个框架体系写起来,这是一切成功的开始——先动起来。
针对于第二点,我在这里更新一下,给一个学习如何写作的底层逻辑(而不是学习如何写作的方法)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
方法之无限,而我生之有限,在探寻方法的时候,我们不免会迷失,继而很有可能沦为方法流,成了“如何写作发烧友”。
那些个推荐一大堆书单,给一些东拼西凑的经验的文章,个人觉得他们不是在给你方法,而是在给你负担和更多的困惑。一方面加重了初学者的心理负担和精力负担,另一面,这些无法拿来便用,无法让你快速开始的材料,还是解决不了你的困惑。
另外,方法,就跟读书一样,是比较私人的东西,某一个方法或者谋一本书,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如果拿道与术来类比,方法就是浮于表面的术,术有千万种,同一个问题,可以有N多个解决方案。
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又缺乏辨别方法好坏的眼力和精力,我们自然会在找寻方法的路上迷失。
因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道”,放在这里就是“写作之道”。
这里的道,就是指最根本最本质的东西。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道的力量。
如果我们把握了写作之道,我们就可以做到以下两件事情
1.能够通过写作之道,构建自己的方法体系
2.能够通过写作之道,辨别别人的方法体系
回顾人类发展的过程,很多时候我都是先学会运用某个方法,然后才明白其中的原理的。
八步半写作法
八步半写作法,也是这样。我一直在使用这个方法写作,觉得很有效,但其实并不知道为什么。我甚至运用这个方法,写出了一个约5万字的专栏《学习学习再学习》
直到,我在研究学习模式的时候,突然明白了为何《八步半写作法》有如此效果,广受国外写作者的喜好。
有人说,这个方法里的步骤,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确实如此,每一个步单独来看都是那么平凡无奇,但是一旦构成了一套体系,可就不一样了。
这就像人类的构成,无非是碳氢氧氮而已,又有什么神奇之处。但是一旦构成了细胞,构成了组织,构成了人本身,就会突显出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这也像一篇真正的好文章一般,用字用词都非常简单,但是架构在一起,就会产生别样的冲击。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八步半写作法是一套方法体系,它告诉你该如何操练起来,其背后却非常符合我正在研究的关于运动类学习的一些原理。
两种思维状态
大脑有两种思维模式,一个专注模式,一个发散模式。
关于这一点,可以阅读《如何学习篇1:优化3种状态——被忽略的3种状态》详细了解,对于你写作也会有不小的帮助。
写作,是一个广泛的过程,它至少包含以下三个过程
第一,写作前——准备阶段
非虚构类:主题定位,搜集资料,研究资料等
虚构类:主题定位,搜集灵感,人物设定,情节设定等
第二,写作时——写作阶段:
片段:零碎的灵感想法见解,或者思维导图等
系统:系统的按照准备阶段的内容进行书写
第三,写作后——修改阶段
编辑和复写
在第一,第三阶段,我们更多的是出于一种专注模式;而第二阶段,我们出于发散模式。
仔细看看八步半写作法的架构,你就可以发现,它同时运用了这两种思维模式,将两种模式进行了合理的分工,这样你只要按照它的步骤去进行写作,至少是不会让你走弯路的。
两种学习模式
知识可以分为运动类和思考类。
运动类的知识,通常对反应速度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对于精确度,深度的要求不高。
例如,运用语言,演奏乐器,踢足球,打桌球等这些都是运动类知识。
思考类的知识,通常需要对思考的深度和精确度有较高要求,但是对于反应速度的要求不高。
例如,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地理,历史,哲学等,这类都属于思考类的知识。
当我们学习那些需要运动类知识时,我们需要进行隐性的学习,即并不需要主动调用意识,而是利用潜意识来学习,利用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大脑自动完成某些规律的统计。这样,我们学习的重心全部在收集各个样本例子之上,只需要关注样本而不是分析归纳样本背后的规律,就可以胜任运动类知识的学习。
当我们学习那些需要思考类知识时,我们需要显性学习,即我们需要主动调用意识,进行分析和思考,用主动意识来总结归纳某种规律,甚至我们还要深入分析和理解这个规律。
写作的能力从本质上而言,无非是以下两种能力的体现(其实任何语言类的问题都可以这么拆分)
1.要素能力
2.结构能力
要素能力
是指遣词造句,语法规范的能力,用哪些词,用哪些短语,如何让句子更加通顺等,它主要影响一个词或短语或者句子所传递的能量,更高级的阶段,就是我们常说的语言风格,便是里面最难的掌握的能力。
结构能力
是指逻辑和思维以及塑造画面的能力,怎么谋篇布局让情节更生动让逻辑更清晰等。无论是虚构类还是非虚构类写作,其实都需要塑造画面感的。塑造画面感能力越强,越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也就是说,是将线性的语言转化为立体的画面的能力,这是结构能力中最难掌握的能力。
对于要素能力,语言风格是最难学会的。
对于结构能力,塑造画面的能力是最难学会的。
这两种最难学会的,恰恰是需要我们用隐性学习来学会的。
而我们却在学习如何写作时,用错了模式——用显性学习来替代隐性学习。结果变成:通过有限的范文,来总结出某些个规律。例如,阅读范文,分析范文,揣摩和玩味某些词句,这样硬性的给大脑灌输某些规律,而最终大脑只能获取关于这些规律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却无法转化为知识被大脑真正吸收。这一点,可以看看我们学习英文的时候所发生的——老师引导下,我们努力的学习语法,短语搭配,最后连一句像样的英语表达都说不出口。两者“异曲同工”!
写作其实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我们务必要将之拆解,对之分工。工厂生产一辆汽车,也需要专业化分工,流水化生产。如果你只将写作看成是在那里不断的写的过程,就如同在同一个时空内,要完成所有的综合性过程,你上来就去生产一辆汽车,而且是一边制造零部件,一边又要组装零部件,这个难度对正常人而言,是否太大?
写作其实是可以被拆分为一个个可以执行的单元,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不同的时段,执行每一个单元的任务。
八步半写作法的作者将写作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对应的写作步骤。
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Preparation)。
1.制定一个计划(Mak a plan)
首先,你需要确定你写作的主题是什么,而且这个主题要非常具体,具体到你无法再将之再进行分割的地步。
例如,你定了一个主题,像阐述你关于现实与梦想的一些想法,但这个主题就太过于抽象,你需要再具体一点,例如,你可以用一幅已经褪色的手工画作为思考的引发点,小时候你画了未来的自己,现在却成为了自己最不愿意或者最不希望的样子。以此引发一些问题的思考。如果你是公开写作的话,你还需要明确你的读者是谁,定义你的目标读者的各种特征,了解他们的一些需求。
你要达到一个效果——你写的文章,就好像是给某一个特定的人写的,而不是给一大堆模拟两可的人写的。例如,你还是在阐述梦想与现实的一些思考,你是要将这些展示给那些与你有同样困惑的人看的,那他们还会有哪些想法呢?也许他们也同样讨厌着现状,不禁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甚至会惦记起儿时的梦想;也许他们想到了梦想,却又失掉了追逐梦想的勇气;也许他们儿时想要长大,但是到了长大,他们却又想要回到儿时;也许他们只是在不停的勾勒未来,却并不曾把握一刻的现在……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仔细思考的方向。
2.做一些研究,收集信息(Do your research)
你可以围绕计划里的既定主题做一些资料方面的收集工作。
这个收集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你可以做访问,可以去上网查资料,也可以进行主题式的阅读。
但是,这一切都要围绕这个主题来进行。
例如,你写自己的桔梗画来阐述梦想和现实,你可以去翻看以前的照片,甚至找到当事人,譬如你的父母,问问当时你做出来这幅画作的一些细节,你也可以在脑海里进行回顾检索,回忆当时的诸多细节;你还可以问 一下与你有同样困惑的朋友,或者搜索知乎看看有没有类似的问题。
将这些资料汇集在一起,写下来,它们就是你此次写作工程的宝贵素材。
3.思考与反思(Thinking and Rethinking)
当你拥有一堆关于这个主题的素材后,你的大脑里会对这个主题有了很多个临散的基本印象。
记住这些印象,接下来,我们就要用思维导图工具来对这些印象进行绘图式的创作。
此时,你务必要让自己极度放松,就像画家开始作画前所做的一些仪式一般:先一下坐或者品一壶茶,甚至点上一根香烟。用你能够想到的办法,让自己放松下来,让自己达到一种思维神游的状态。
人的大脑有发散和集中两种模式。当你放松时,发散模式就开始启动。它可以帮助你构建出很多意想不到的联系,从而产生诸多创意的想法。
那么开始吧,在思维导图的中心写下你的主题,然后依次发散,随便想,随便去写,写出各个要点,最后,构建起一些联系即可。
4.开头(Find your lead)
万事开头难,如果有一个开头,让你接着写下去,我估计你会很快写完。
当你画完了思维导图,就需要尝试着写下几句来,让你沉浸在你的主题里,甚至你回到了某个时空,或者你已经成为了内容本身:你成了画中人,你成画中景。用这个代入的角色随便写上几句。
以上都是写作的准备阶段,接下来是正式写作的阶段:
第二阶段:写作(Writing)
5.写作(Writing)
写作的过程,绝不是分析或者编辑的过程,而是发散的过程。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一点,常常会去边写边改。
当我们写作时,我们需要调用大脑的发散模式而不是集中模式,我们要确保我们的思维是活跃而发散的。
当我们写的时候,我们需要任由大脑驰骋,不需要顾及写的是什么,写得是否通畅,逻辑是否严谨或者故事是否合理。这个阶段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写写写!
如若一边写,一边改,可能会造成两个问题。
首先,发散模式会不停的受到干扰。因为一旦涉及到修改,就会将发散模式切换到集中模式,这样接下来写下去的任务就会变得更加艰难。
其次,如果不断的修改,可能会产生一种嫌弃自己作品的潜意识。因为我们居然发现自己的作品有这么多的问题存在,很容易得出自己太不擅长于写作的结论,这种不断的否定过程,势必会极大的伤害我们的写作热情。
其实但凡是写作,初稿都是不堪入目的!关于这一点,很多大作家都感同身受。初稿,只是初稿,何必去过分纠结呢?毕竟到了后面,我们还是可以去不断修改和完善的。
真正的画家,画一幅画,刚开始只是画个草图,勾勒些轮廓,看上去可能会非常粗糙。但是在接下来的不同阶段,画家不断的对这个画作进行修改和完善,一幅质量上乘的作品就这样被打造出来。
3分写7分改,这才是写作的常态。
如果你有这种边写边改的习惯,你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手段来改掉这个毛病。
例如,用电脑写作的话,就在屏幕上搭上一条干毛巾,你写一点,就让毛巾滑下一点,遮挡住之前写的句子。这样你就没有办法看到之前写的是什么,有效避免了修改它的冲动。
或者,你也可以利用一些软件来做到这一点。例如Scrivener,Typora等这些软件,都可以设置“专注模式”,它们会自动隐藏掉你之前所写的内容。
另外,你还可以去一个网站平台,叫作write or die,如果你几分钟内没有写,那么你的内容将全部被毁掉,这样的紧迫模式,可能有些人不适应,但是效果却非常明显。
第三阶段:编辑和重写阶段(Editing and Rewriting)
6.放任不管(Let it incubate)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你隔一段时间再来看你之前写的谋篇文章时,你会很容易发现之前在写作时不容易发现的问题。
这是因为,当隔一段时间后,你的思维状态和模式,已经不是之前写作时的那种状态或者模式。你就像是在审读别人的作品一般,可以很客观的去发现这个作品的优点和缺点。
因而,当初稿完成后,千万不要马上去修改作品。你需要马上关掉屏幕或者合上手稿纸,让自己去做别的事情,将初稿尘封一段时间。最好是能够隔上一周左右的时间。间隔的时间越长,越有价值。
7.内容修改重写(Revising)
对一篇文章的进行修改,其实是分为两个层面的,一个是针对于内容的修改,一个是针对于形式的修改。
内容的修改,是基于逻辑和思维层面的,是针对内容传递的有效程度来做审视的。
内容方面,常需要修改的方面:
你的文章是否达到你之前设想的目标?
你的文章是否包含了所有的关键点?
某些内容是否有逻辑错误?
哪些地方应该更详细一些,哪些地方应该要简短一些?
8.编辑审稿(Copyediting)
这一阶段,是文章要进行输出之前的最后一个阶段。你需要关注的重点是文章的一些形式上的问题。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是否有拼写错误?
语法是否有问题?
词语或者短语是否贴切?
句子是否通顺流畅?
文章排版是否美观大方?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讲完了八步,那还有半步在哪里?
要持续性的阅读优秀经典的作品(Continual Reading)
我们需要在平时吸收一些营养来用于自己的作品之上。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获取某些洞见——对事物的某些看法,对事物的一些感知等;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获取某些写作技法,例如如何对文章进行架构,如何选用一些更加贴切的词语来表达你的意思,或者文章的一些文学修辞或是韵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