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书单007期,发布了一篇特别的书单,浅笑安然来稿的“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真实中国模样”,推荐了一本《寻路中国》,在头条上获得了10万+的推荐量,引发了大量关注。
本书的作者叫彼得·海斯勒(Peter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在2001年考取中国驾照后,开始长达七年的游牧生活--驾车漫游中国大陆。
《寻路中国》是他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第一部《江城》讲的是地理。第二部《甲骨文》讲的是历史。第三部《寻路中国》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
具体来讲,本书分三部分讲述了彼得·海斯勒的亲身经历,目睹的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和变革,特别是汽车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变化。
第一部分:城墙
彼得·海斯勒驾驶租用的汽车从山海关--长城的起点--出发,沿着长城一路向西驶去,驾驶数万公里。人们闲暇时间通常只是游览八达岭长城,很少有人能够一览它的全貌。然而,每段长城都有它不一样的风貌:河北,陡峭而粗糙;黄土高原,棱角分明;鄂尔多斯沙漠边沿,仿佛是一堆堆沙子;河西走廊,色彩暗淡。。。。。。
第二部分:村庄
考取驾照那年,彼得·海斯勒在北京以北的农村安营扎寨,在小村庄租用一所房子,书写这里的农耕生活和变更的轨迹。本部分是探索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农民渴望摆脱贫困,开始进城务工,甚至逃离农村,定居城镇。另外,特别介绍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
第三部分:工厂
彼得·海斯勒在北方自驾游和在一个小村庄居住结束之后,2005年来到中国南部的浙江省。这里,高速公路正在大力修建,汽车数量日新月异,地区面貌也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农田消失,工厂冒出来了,创业者、打工者涌进城来。村庄逐渐变成城镇,农民开始进程务工或者自主创业。
很多城镇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一个村庄全部生产同一样东西,只是型号不同而已。纽扣、打火机、扑克、乒乓球拍、钢笔、塑料饮管……当然,还有温州的皮鞋。当然,也暴露出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些几乎全是低廉的产品,没有创新,没有高科技技术含量。。。。。。
在本篇文章发布之后,很多读者表示,已经10年过去了,这位美国记者眼中的中国模样,俨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已经不是书中的样子了。
于是本文的作者浅笑安然,应读者期待,又站在了新时代的起点上,替彼得·海斯勒再次看向中国的“长城、村庄和工厂”的新模样:
一、“新”城墙:
从2005年至今的十多年间,我曾分别在夏、秋、冬去过八达岭长城三次,不过每次都不是在国假人山人海、人满为患期间,没有体会到长城极度拥挤的情况,也没有感觉其风貌有一丝变化,当然短短十年相对其浩瀚的历史长河只是顷刻之间。
二、“新”村庄:
我来自河南北部平原的农村,家乡不算富裕也不算贫困。小时候,个体家中很少有汽车,在逢年过节时才会更多的在一些邻居家门口见到走亲戚者开来的汽车。
如今,汽车在农村已不再稀有,50%的家庭基本都有(数据有待考证),长城、吉利、广汽传祺、小型电动汽车等等,品牌不一而足。
这说明在短短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中,不仅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提高,而且我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也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有了量和质的飞跃。一个最明显的现象是,近几年镇上的大型超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春节前几天镇上的主干道也会堵得水泄不通。
三、“新”工厂:
很多朋友可能在大学寒暑假期间去电子厂等工厂做工,遗憾的是我没有体会过。我不知道这类工厂真实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现在南方的工厂经营状况怎样。
我所知道的是快递分拣已在使用机器人、一些工厂的部分操作也由机器人主导,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也更加智能和精准。
我想书中当年的模样已不复存在,没有科技含量的工厂在高科技、智能化进展中渐渐被淘汰,大量工厂合并、重组、转型,甚至破产。纽扣、打火机、扑克……这些事关民生经济的产品当然会一直存在。
作为纪实文学,更多是单纯的反映时代的真实现状。所以不存在观点的好与不好。我们无需逃避过去的中国,因为只有对比过去,方能看出今天的发展成果是多么伟大。
所以,我想,如果这位美国记者重新来到中国,他一定会震撼于这个东方古国的现代化成绩。我想,如果可以,他应该再写一本中国的书籍,恰逢1949—2019,名字可以很简单:《再看70年的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