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人都在竭力传播时,传播本身便只是传而不播了。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做公众号的人已经远比看公众号的人多,最近更是得到消息,身边朋友陆陆续续开通个人微信公众号,而且大家都抱着雄心壮志,要把这东西做好。
我的两位大学同学就找我合计要不要再搞一个微信公众号,而好友西瓜一天下午也突然向我咨询开通微信公众号的事,说是向我请教,实际上我哪儿来的经验呀,也不过是摸着石头过河,踩着自己迭代更新前的尸体,别人的“尸体”一步步往前挪罢了,前途在哪儿真的不知道。
今年听罗胖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后,对公众号的未来就更加担忧。罗胖说,现在每个人都有传播信息的机会,但这也就意味着你想要传播的信息可能压根传播不出去。因为它会被直接淹没在信息海洋,如果没有半点特色的话。
未来将会有很多垃圾信息,如果个人没有半点判断力,便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
这结论让我想到上初中、高中时,老师、家长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们要远离网络,那时的网络被他们看作是一个毒枭世界,因为它上面的信息实在太多,要了解清楚其中一点就得花很长时间,那时候的时间除了奉献给学习,一切都会是错误。
然而到现在,当我们长大,看到曾经告诫我们要远离网络的一代人也逐渐加入到这个战队中来,我们终于明白互联网的丰富世界,谁也逃不掉。
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内容消费者兼创作者,我能做到的就是选择优质内容学习,产出有特色、能服务大众的干货文章,尽量少制造垃圾信息。
去年二月份,帮电视台张老师做微信公众号,我们很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的公众号开始于红利结束期,如果是一名有经济头脑的商人,一定不会再这个时候选择进入这一块。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坚持要做,并将公众号的发刊词写得气宇轩昂,最后结果不过是经营一个月,关注人数上不去,百般折腾也无法起死回生,最后让见人就推公众号的张老师失望至极,放弃了。
订阅号没做成,我想是有以下原因的。如果把它定义为一个产品,在产品诞生之初我们就没有找准消费者诉求,都按自己的意思创作。其次,我们公众号上很大一部分内容是转载别的平台,压根没有特色。你忽悠读者,读者也忽悠你,所以一个月之后我们便关门儿大吉了。
而零壹圈是我16年8月开始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它其实早在15年初就已经申请了,只是一直没有经营。后来决定在上面更文,只是想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与大家分享一点自己的思考,因而很少推广,至今公众号关注人数也仅停留在两位数。
我的想法是前期先把内容做好,后面再进行推广。但是接连几次与朋友聊天都被问及这尴尬的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时,突然觉得,是不是该改变策略,边做内容,边推广了。
我不擅长做推广,但又想像经营产品一样把零壹圈做起来。所以我还得不断学习推广方法,想各种方法拓宽推广途径:我想过轰炸朋友、建零壹圈社群、撒文(豆瓣、简书)、聚会地推、将好的文章多形式创新等。
总之,今年这些想法都可能一一落实,先干着,边干边摸索,边干边总结。不是有句话说,很多重大决定都是当初凭着直觉走下来的结果吗,我现在只想把这事儿做好。
所以,问我经验的朋友对不起,我真不知该如何回答,就先干起来吧,相互搀扶着前行。踩着别人的尸体,踩着自己在更新迭代前的尸体,一步步往前爬吧。但记得尊重每一位失败者的躯体,因为有它你才可能爬向光明。
文|零壹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