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端午节赛龙舟,我的思绪一下就回到我的第二故乡――那背靠珩瑯山,傍依青弋江的沿河大河马。
七十年代,沿河大河马家有二十个生产队,分布在青弋江和周寒河之间,分成四个片,每个片都有一条龙舟。在当年,故乡大河马家所谓的龙舟,其实就是一条船身细长的木船。是一种中型的龙舟。
端午节前,各个自然村里的龙舟就早早安排村里的能工巧匠们用桐油灰裹上麻线,细细地补过缝,並用桐油反复油过两遍,还满满地打上一层石腊。要知道龙船的自身质量可是赛龙船的基本保证,这点大家都心知肚明。不约而同地提前做好了龙舟的维修和保养工作。
端午节前几天,修整一新、油光发亮的龙舟就提前下水了。为了区别于其它的木船,还须安上简易的木制龙头和龙尾。扎上彩花彩带,一条条打扮得漂漂亮亮,神气十足的龙舟就整装待发了。
船上的龙舟手也在各片早早招募齐了。那时各条龙舟上的人员均是统一在片里各队挑选的。每条龙舟上配三十余名身强力壮的青壮劳动力。其中三十二名龙舟手,一边十六人,加司鼓一人,吹哨领队一人,还有几个后备的。这些小伙子不但身强力壮,还要有一身好水性。可惜我光有一身好水性,毕竟是一介文弱书生,绝对不合格。我也贵有自知之明,深知划龙舟可是项重体力活,必须个个身强力壮,有持久的耐力和强劲的爆发力。可不能滥竽充数,那将影响比赛全局。
当然,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也不会闲着无聊,无所事事。书宣传标语,写通讯报道自然是非我莫属了。
我的老丈人年年都在其中,他是片里的龙船上的老司鼓並带喊龙舟号子的,可能与他属龙,小名龙阿伲有关。司鼓者在赛龙舟时是起着全船的领队和指挥作用的,龙舟手都必须听着鼓点统一下桨和起桨,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劲朝一处使,汗往一处流,这是一种体现集体力量的活动。
龙舟赛一般都安排在端午节当天,比赛当天,全大队二十个生产队的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的盛装前来青弋江边看赛龙船。从许村到杨滩,几里地的河岸上人山人海,比肩接踵,热闹非凡。
特别是中间生产队的渡船口一带,就象北方的集市一样,人群川流不息,熙熙攘攘。那时农村虽然贫穷落后,但民风淳朴人气旺,活动频繁气氛浓。队里只要有活动,大队干部一声令下,可谓一呼百应,群情振奋。什么划龙船、舞龙灯、搭台唱戏、打球竞赛、活动频多,应有尽有。
赛龙船开始了,几条龙舟齐刷刷地整装待发,龙舟手们身着统一的服装,各片的色彩不同,主要是红色、黄色、白色。龙舟手们一个个都鼓足了劲,严阵以待,如同上战场一般。万事俱备,只待号命了。
村主任马茂清的哨声一响,红旗一挥,顿时鞭炮齐呜,人声鼎沸,各条船上的司鼓的鼓锤一落,鼓声一响,四条龙舟上的龙舟手们的龙船号子齐齐喊起来了。在急促的鼓点中,嘹亮整齐,异口同声的龙船号子声中,四条龙船如同四条游龙,箭一般的逆流而上,朝弋江大桥方向急速游去。江流汹湧,浪花飞溅,每条船上的龙舟手们憋足了劲,使尽了力,只见桨儿上下齐齐飞舞;水花四溅道道白浪;鼓声阵阵号声起伏;你追我赶力争上游;充分体现了当年那种毛主席挥手我前进,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时代精神。
沿河两岸也是欢声雷动,人声鼎沸,大家叫着、喊着、欢呼着、跳跃着、为自己生产队的龙船呐喊加油!青弋江两岸都沸腾了,大家都沉浸在这传统活动的喜悦之中。
离开大河马家四十余年了,虽经常还回家看看,但这些年因学校家庭琐事缠身,多年没去看青弋江的龙舟赛了,但对那燃烧的岁月的回忆却记忆犹新,历历在目。看了电视中全国各地的赛龙舟盛事,尘封的记忆被打开,当年的激情开始在胸中澎湃和撞激,不禁思绪万千,浮想联翩,欣然命笔,在手机上记下当年端午节青弋江上赛龙舟的盛况,以为纪念。同时从心里默默地祈祝沿河的父老乡亲们端午安康!祈愿今年青弋江上划龙舟赛事圆满成功!特咏诗一首以抒塊壘。
赛龙舟
端午佳节龙舟事,
青弋江上群龙游。
群情振奋惊雷动,
鼓号震耳龙王愁。
龙舟如同离弦箭,
小伙皆为混江龙。
英雄本色尽彰显,
豪情壮志写风流。
继承传统报国志,
三闾大夫知情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