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幼仪:被徐志摩抛弃的女人,后来成为了教育家以及银行总裁(1)

错误的开始

1915年,时年15岁的张幼仪正在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

三年前她在二哥张君劢(嘉森)和四哥张嘉璈的鼓励下进入这所新学堂读书。原本还有一年,她就可以顺利毕业。

而如今,正在课堂的上听课的她被匆匆接了回去。并没有和同学告别的机会。

刚到家,就听母亲喜上眉梢的跟她说,四哥给她找了个好郎君。

原来,时任浙江都督朱瑞秘书的四哥张嘉璈,在一次学校巡视中,发现杭州一中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学生,这就是徐志摩。

四哥对徐志摩的才华很是赞赏。

而徐家又是江南远近闻名的富商。徐志摩生的斯文白净,又才华出众。

在四哥看来,如此门当户对,又才华出众的妹夫,实在是难得。

现在许多人认定张幼仪是高攀,其实不是。

张幼仪祖父是清朝掌管一方的知县,父亲是当地十分有名望的医生,她上面有八个各个和三个姐姐,对她疼爱有加。她的二哥张君劢是民社党的创立人,被后人称为民宪之父;而四个张嘉璈是中央银行的筹备着。张家在政界、金融界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张幼仪二哥张君劢

而徐家能够和政治经济地位都不俗的张家联姻,对徐志摩的父亲来说也是求之不得的。

两家人对这桩婚姻都非常满意。

对此,两个年轻人都一无所知。

从订婚到结婚,在同一年匆匆完成。

时年,张幼仪15岁,徐志摩18岁。

徐志摩

张家为次特地去欧洲置办嫁妆,新潮的沙发,玻璃橱柜,扶手椅,绣了花的棉麻衣服,各种当时世界上最流行的家具样式都有。嫁妆满满的装了一船。在当地引起了轰动。

婚前,母亲遵照旧礼,给女儿做婚前训诫:在夫家只能说是,而不能说不,一切要顺从。

她生在那个时代,母亲的话想来是对的。

而徐志摩就不同,他是真正的新学生。面对社会上的新思潮很是追捧,正是迫不及待想要抛旧迎新。

他刚刚从杭州府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正是意气风发憧憬北上求学,以至大展宏图之时,父亲突然硬塞给他一桩旧式婚姻。

徐志摩对这桩婚姻的评价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得不从。

透着无奈及厌恶。

打心底已经认定这个硬塞给他的妻子,不过是封建社会的遗留。不值得他瞧上一瞧。

一无所知的张幼仪,带着她丰厚的嫁妆,怀着对陌生夫婿的甜蜜幻想,嫁进了徐家。

婚礼在徐志摩祖宅硖石商会举行。

当天高朋满座,宾客如云。因徐志摩要求要一个新式新娘,张家特别有心的让15岁的新娘张幼仪着粉红西式纱裙,戴中式凤冠。

一整天,不知磕了多少头,行了多少礼。

仪式终于结束。

被嫌弃的人生

新婚之夜,宾客散尽。面对这陌生的环境,满怀憧憬和激动的她并没有迎来温柔私语,而是独守洞房。

徐志摩连新房都没有进。而是躲到奶奶的房间睡了一夜。之后被长辈和佣人们簇拥着进了新房。也未对她说过一句话。

她默默忍受。

她侍候公婆,管理家务,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

然而这一切都温暖不了丈夫冷漠的心。

从看到她的照片第一天开始,徐志摩就不屑一顾的评价“土包子”。

他北上读书,接受更多新思潮,越发觉得自己的妻子土了。

可是,见过她照片的人知道,她不是倾国倾城的容貌,但是端庄雅致。

她也有一双好看的大眼。

张幼仪说,我也是被夸大的。

亲友对她的评价也是:其人线条甚美,雅爱淡妆,沉默寡言,举止端庄,秀外慧中。亲故多乐于亲近之。

连徐志摩的好友梁实秋也评价:她是极有风度的一位少妇,朴实干练,给人极好印象。

是啊,她是家里的小妹,家境殷实,哥哥姐姐父母都十分疼爱她。

谁不是蜜罐里泡大的。

可是母亲说嫁夫从夫。

从新婚到徐志摩出国前的四年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至多4个月。都是在徐志摩的假期。

徐志摩在家时也不和她交流。

有一次,徐志摩坐在院子里读书,她坐在旁边做女红。徐志摩时不时的叫佣人为他做这做那。却不屑于和张幼仪说上一句话。

后来她在回忆录中说道:“徐志摩从来没正眼瞧过我 ,他的眼光只是从我身上掠过,好像我不存在似的。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义务之外,对我不理不睬。就连履行基本是婚姻义务这种事,他也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罢了。”

徐志摩急切的想要出国。

在婚后第三年有了大儿子徐积锴,小名阿欢。

阿欢的出生并没有让徐志摩欣喜。这个儿子,不过是为了尽孝道而履行的婚姻职责罢了。

如今孝道已尽,孩子刚满4个月,他迫不及待的留洋去了。

全然不顾才生产的妻子,也没有过多眷恋新生的儿子。

在国外,那又是一片新天地。

在家苦守的张幼仪原本已经认命的准备独守一生。

没想到这时候,徐志摩给父亲徐申如来了书信。

“儿海外留学,只影孤单,儒慕之私,不佚罄述,望大人更以儿意小助奚若,儿切盼其来.....”

信写得情真意切,意为让父亲支助张幼仪去国外与他团聚。

张幼仪原本枯竭的心,又有了一丝希望。

她以为徐志摩回心转意。

家公对这个儿媳甚是满意,看到儿子盼着儿媳团聚,也非常开心。

父母终归是希望家庭和睦。催促儿媳张幼仪去往欧洲。

1920年冬,满怀欣喜的张幼仪安排好一家老小诸多事宜,便出发去往法国。

然而,她满心欢喜的盼望着,等来的却并不如意。

她在回忆录中说自己与丈夫徐志摩相见的场景:

“我斜倚着尾甲板,不耐烦的等着上岸,然后看到徐志摩站在东张西望的人群里,就在这时候,我的心凉了一大截,他穿着一件瘦长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围了条白色丝巾,虽然我重来没有看到过他穿西装的样子,可我晓得那是他。他的态度,我一眼就能看得出来,不会搞错的。因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不想在那表情的人。

后来张幼仪才知道,哪里有什么回心转意。

是二哥张君劢看到两人婚姻不幸福,现在又长期分离,恐怕对婚姻更加不利。何况妹妹也一直想要继续学业。才劝说徐申如放儿媳出国和徐志摩团聚。又一封封书信催促徐志摩接张幼仪到身边。

一切不过是情感和责任的加持,让徐志摩不情不愿所做的决定。

最要命的是,此时的徐志摩已经在几个月前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二个女人,林徽因。

他正热烈追求林徽因。

张幼仪的到来倒是坏了他的好事一般。

让他如何耐烦。

虽然徐志摩不耐烦,嫌弃张幼仪读书不多,又沉默寡言,十分呆板无趣。但是既然来了,还是要带她见识见识。

他带张幼仪看过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凡尔赛宫等等,虽然张幼仪被他的冷漠态度伤害。可是能够见识到这么多从来没有见过的风景,也让她有短暂的开心。

两人还拍了一张合照。这是两个人一生唯一的一次单独合影。

张幼仪随徐志摩几经辗转,暂居在索斯顿。在此处定居也不过是因为这里离剑桥比较近。

在这里,她彻底沦为佣人。

洗衣做饭,占据了她大部分时间。

她原本打算学习英文,可是教授英文的老师来了一次就因为太远,就再也没来。

一直以来,她以为徐志摩对她冷淡是因为在家有公婆,不好表现出亲热。

然而在索斯顿,徐志摩每天早早就出门去学校,黄昏才回来。

回到家,仍旧是沉默寡言,并没有想要和她沟通的意向。

这让张幼仪一度怀疑,徐志摩之所以每天归家吃饭不过是经济拮据所迫,又或者仅仅是因为自己做的饭菜还算和他的胃口。

异国他乡,举目无亲,张幼仪虽沉默寡言,不抱怨,可是心里也是寂寞苦闷的。

偶尔想要和徐志摩说话,他就一副不屑的模样说,你懂什么,你能说什么。

仿佛和他说话都是不配的。

他从没想过,眼前这个做小服低的女人,也是进过新式学堂,也是有过天真烂漫的笑容,也是被人疼爱长大的。也是有血有肉的。

好在不久徐志摩带在此处留学的郭虞裳到家里居住。

张幼仪才偶尔有人同她说话、聊天。

坐火车还会因为肇事死掉,难道就不坐火车了么?

与对张幼仪冷漠无情相比,徐志摩对刚刚认识林徽因神魂颠倒。

在他心里美貌与气质并存,既懂中国传统文化又受到西方文化熏陶的林徽因才是女神。

当张幼仪每天困在家务俗事之时,他像所有出轨的丈夫一样,想出蹩脚的借口:去理发室理发。为的是去固定的地方收取来自女神的信件。

为了不让张幼仪发现,信件都用英文写成。

几个月后,张幼仪发觉自己怀孕了。

她想着有了孩子,是否能够让丈夫有所羁绊,对自己有所改观。

可是当张幼仪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徐志摩的时候,他一点欢喜也没有,只是不耐烦的跳起来说道:“打掉!打掉!”

张幼仪的心似掉入冰窟,可她仍旧忍着寒意小声说:“我害怕,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了。”

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流产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三十(通常还是一尸两命)。

而徐志摩说出的话让张幼仪一辈子也无法忘掉:“还有人因为火车肇事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

而这番话竟然让张幼仪无从反驳。

在这不久后,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

徐志摩在没有任何交代的情况下,独自往伦敦追逐自己的女神去了。

丢下举目无亲的张幼仪在索斯顿这栋乡下宅子里。

他没有想过一个怀有身孕的女人,人生地不熟,还语言不通,怎么生活下来。

或许他从来没考虑过这个女人的死活。

去往德国

走头无路的张幼仪无奈之下,给身在德国的二哥张君劢写信求助。

至此,张君劢才知道,自己一直费力撮合的婚姻成了这般样子。

可是作为徐志摩的脑残粉,他仍旧在信中说道:“张家失徐志摩之心,如丧考妣“,还是希望妹妹和徐志摩和好。并且承诺,让妹妹把孩子生下来,由他来抚养。

张幼仪握着这根救命稻草,独身去往哥哥给的德国的住处。

到达德国后,由于二哥没有照顾产妇的经验,就将张幼仪托付给了一对乡下夫妻照看。自己则时常抽空来看望妹妹,为她带来所需的营养品也陪她聊天、解闷。

这倒成了她在国外不可多得的一段平静温馨的日子。

至此,徐志摩既没有露面,连只言片语的信件也不成给她寄过。可见其自私寡情。

1922年,张幼仪在德国乡下生下了第二个孩子,彼得。

小彼得

彼得出生没多久,消失许久的徐志摩就心急火燎的找上门。

他此行的目的并不是父爱心发作,要来看望自己的孩子。

这时,他好不容易得到女神林徽因的首肯,承诺与他交往,但前提是”必先与夫人张幼仪离婚后始可。”

他便得了圣旨般满怀喜悦的来逼迫刚刚生产完的张幼仪离婚。

此时的张幼仪还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刚刚生产的劳累与痛苦还没散去。

没有迎来丈夫的嘘寒问暖。得到的是一纸离婚书。

她原本就是外秀内刚的性格,在徐家这些年越发的坚毅忍耐。见徐志摩如此绝情,她签下了离婚书。

从此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离婚案的女主角。

拿到签字的徐志摩心情大好,还跟随张幼仪去看望了小彼得。

张幼仪说:“他把脸贴在窗玻璃上,看得神魂颠倒”。

可是“他始终没问我要怎么养他,他要怎么活下去。”

这便是他作为父亲所做的最大的贡献了。

为了感谢张幼仪爽快的签字,他还特意写诗一首:《笑解烦恼结》,赠送给张幼仪。

(一)

这烦恼结,是谁家扭得水尖儿难透?

这千缕万缕烦恼结是谁家忍心机织?

这结里多少泪痕血迹,应化沉碧!

忠孝节义——咳,忠孝节义谢你维系

四千年史骸不绝,

却不过把人道灵魂磨成粉屑,

黄海不潮,昆仑叹息,

四万万生灵,心死神灭,中原鬼泣!

咳,忠孝节义!

(二)

东方晓,到底明复出,

如今这盘糊涂账,

如何清结?

(三)

莫焦急,万事在人为,只消耐心共解烦恼结。

虽严密,是结,总有丝缕可觅,

莫怨手指儿酸、眼珠儿倦,

可不是抬头已见,快努力!

(四)

如何!毕竟解散,烦恼难结,烦恼苦结。

来,如今放开容颜喜笑,握手相劳;

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听身后一片声欢,争道解散了结儿,

消除了烦恼!

从此他彻底成了自由人,可以义无反顾的追寻自己的爱情了。

当徐志摩拿着这张小小的离婚书满怀喜悦与甜蜜赶回伦敦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女神已经跟随父亲回国,并很快就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结婚。

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

此时,被动离婚的张幼仪还迷茫不已,望着嗷嗷待哺的幼儿以及决绝而去的男人,她陷入迷茫和恐惧。并不知道自己人生路该如何走下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