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很偶然路过一家书店,老板推出一个小摊子,全是甩卖的杂志,八毛钱一本,我很㤞异,没见过书能卖得这么便宜,然后我就问老板,真的八毛钱一本吗,后来老板说一块五这三本都给你了。于是,我书包里多了三本连刊的奇幻。
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其他的故事都已经忘记了,记得最清楚的是那几期是沧月的《镜》连载的第一期,大雪纷飞里逃荒跋涉到慕士雪山的苗族少女、神秘阴沉带着傀儡的盲眼少年、处事圆滑又精明的中洲商人、被卦印的断手、朝拜太阳的雪地僵尸…….这一切的意象与情节即使在现在的我看过那么多同类型的书后,仍然觉得是一枝独秀的存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爵迹》是一个片段那么《镜》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完整的世界。
后来,我拿压岁钱到那个书店办了个会员,每次看书一天只用一毛钱,书包里每天都装着一本奇幻,那个时候课业也不重,写完作业我爸要我再多看几眼课本,我就说我要睡觉然后躲在被窝里看杂志,近乎沉醉的流连在另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
然后,后果来了,期末考我数学只考了64分,数学老师说,有些人最近也不知道在忙什么,也不至于在平均分上扯大家后腿吧!打击挺大的,要知道小学里数学这么点真的……尽管这个历史低分被我初一英语的三十几分刷新(这些历史级的低分我一直记得),不光我爸妈觉得丢脸,我自己都觉得丢脸。
后来我就收敛了很多,一个月只看一本,实际上奇幻每月出三本,是很少见的一月多刊的杂志。
上了初中后课业变重而且跟小学截然不同了,还多了门英语(我真是上了初中才学英语,二十六个字母都不太会,而且刚开始拼单词我是用声母韵母拼的,比如good就是ge wo wo de,从来不听语法。),因为英语太差周末还上辅导班(其实并没有什么用,还是差。),所以只有寒暑假这种大假才能看奇幻了,攒了半年的一起看简直有一种坐在金子堆里一粒一粒数金子的满足感。
再后来,中考、高中、高考,时间越来越紧,就算是寒暑假也再没有时间。高二开始写议论文,为了积累素材老师让我们多看些《意林》《青年文摘》《格言》……然而就像看过了饕餮盛宴的眼睛再难适应清风白水,我始终对这些平淡的文字干瘪的歌讼提不起兴趣,我不记得名人事迹也记不清谁谁谁几几年发现了什么玩意儿,所以我议论文写得不好,李白屈原庄子被我写了几百遍,我做梦都梦到屈原叫我不要再写他。所以,我写东西的意象很大程度上受到奇幻旗下作家风格的影响(后来还有郭敬明,虽然很多人嫌弃他,但是我他算是我写作启蒙的作者之一,我还是很爱他的)。
很多如皇天后土,碧落黄泉等少见的成语,很多亘古遥远的历史故事我都是跟他们学到的。而且,为了能与作者所述故事达到一致,奇幻在插画配图上也做得很棒,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插画师叫李堃,她是《镜》的固定插画师,李堃的画个人风格鲜明独特,导致那个时候的我都觉得花仙子和美少女战士很幼稚。而且李堃的画使沧月的文字更具象更完整,我整个的阅读过程代入的都是插画里的脸,暑假听说《镜》要拍成电影,我既高兴这样好的一部书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又觉得没有任何一张脸像我心目中的他们,更怕商业化的电影毁了我心目中的云荒大陆。这些年,我也看了不少中西方的各种奇幻类的故事,但没有任何一本比得上刚开始接解他们时被震惊的惊艳,平心而论,中国本土作者笔下的东方魔幻丝毫不比西方逊色,而且《奇幻》作为传播东方传奇的平台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高,树下野狐的《搜神记》《蛮荒记》、可蕊的《都市妖奇谈》、白饭如霜的《三千界》,都是相当经典的文学长篇。但是这样一本优秀的杂志却在2012年9月宣布停刊,《今古传奇》旗下的其他刊物也岌岌可危,发行量日渐式微。这宛如一个曾经特别熟悉的事物彻底消失,记忆里的那些瑰丽和炫烂也无从考证。对于它的停刊,我感到既难过又无奈,无奈的是就像看着一个已知末路的老人,知道消亡是必然的,因为纸质刊物的受众越来越少且电子化刊物是大势所趋,难过的是得平静的接受它的离去。——仅以此文献给我“追你”的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