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你好,之华》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那个用情书表达爱意的年代。电影里,之华以姐姐之南的名义写了一封又一封信给曾经那么喜欢过的一个少年。已为人母的她,对那个少年已经不再有任何感情了,只是,她想为那时候的她向他讨一句:你还记得之华吗?
当他来找她的时候,她却仍像个小女孩儿一样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像扈老师借了一只口红才敢去见他。以为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过往也会随着时间的流走而消逝,但,终究是抵不过年少时那颗悸动的心。
之华的婆婆偶然遇见大学时期的英语老师,俩人以书信的形式授课,听课,笔尖流淌的是俩人的一份温情。当之华将扈老师的回信交给婆婆时,婆婆表面风轻云淡,实际上内心早已波涛汹涌了,即使已经古来稀,却依然有一份青春期的少女心。
现在的快递和通讯行业发展的很快,真的很难在这个时代用到“信”了。
我印象中寄过两次信。一次是在初中,老师布置了写一封信的任务,希望我们可以寄一封信给远方的亲人或者朋友,我当时选择了寄给在同一个县城的外公。
我记得那是我第一次写信,寄信。我花了两个小时写好,然后小心翼翼的装进信封,爸爸陪我一起去到邮政局买来邮票,然后放进邮箱里面。那个时候我会问爸爸会不会送信的叔叔忘记从邮箱里面拿信啊?又或者这封信会不会被雨淋湿啊?爸爸说,应该会寄出去的吧。
还有一次是在高中,学校组织的感恩活动,发给每个人一个信封和一张邮票,写一封给爸爸妈妈的信,向父母说一说平时不敢亦过不好意思说的话。我写了两张纸,将它放好,之后由学校统一寄出。
我不知道这封信什么时候会送到爸爸手中,但我知道一定会送到。我并不是一个很会表达自己感情的人,所以借着这个机会章爸爸表达了我对他的感激之情。这些话是我平时怎么也没办法说出口的。
自从那个活动之后我就很少回家了,因为我有些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爸爸看完信之后的表情。直到我将这件事忘记后,回到家中,婶婶问我是不是给爸爸寄了信,我答了句是,她说信是她给爸爸的。末了还说我有孝心,在外面读书还记挂着爸爸。后来一想,才发现爸爸的脾气比平时好了很多,笑容也多了,大概是那封信让他心里有些感动吧。
我还“寄”过一封没有贴邮票的信,是寄给青春里的那个人。
信里面,东西很多很杂。有我跟他高中时期传过的一张张小纸条,有带着少女心的粉色标签,有我曾经写给他的明信片,也有我俩的“分手信”。
那封信,承载了我整个青春的喜怒哀乐。没记错的话,那里面的一张明信片上还有我的几滴泪痕。还真不是我矫情,是青春太过匆忙了。
我们还没来得及思考要追求怎样的人生就已经书写完了所谓的“人生答卷”;我们还没来得及向那个暗恋许久,没敢跟ta讲一句话的男孩儿或女孩儿就要跟ta说再见了;我们还没来得及牵起对方的手一起去履行曾经的承诺就要面临分手的结局。
那封信,太珍贵了。我不敢将我的青春交到薄薄的一张邮票里,所以我还是想要亲手交给青春里的那个人。
只是时间不够凑巧,于是,还得托一个信得过的朋友转交给他了。
其实,我还是想要写信。
写一封信给三十岁的自己,写一封信给帮助过我的人,写一封信给父母,写一封信给我的朋友,写一封信给我未来的爱人,写一封信给那个替我经历了18岁的自己。这不仅是一种情怀,还是一种珍视。我们都习惯用手机里的聊天软件来表达感情,甚至连短信都成了一种奢侈。因为方便,不用邮票不用走出门甚至不用动手,不需要花费一点力气,只要一根手指就可以。除了文字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表情包可供选择。
所以,能寄一封信给你的人,真的很珍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