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工作者,遇到难缠头是在所难免的,实话实说,对待难缠头,比较省力的办法是劝退,估计这样做的人并不在少数。
不是老师们不负责任,而是那些孩子太难管,成绩差,素质差,一人不学影响全班,老师每天忙得像陀螺,工作不是为他一人干的,班主任往往在十八班武器用尽之后,孩子表现仍不见起色,不得不使出最后一招——劝退:这孩子我管不了,家长带回家自己教育去吧。
老师们也清楚地知道,这样的孩子就像工厂加工出的次品,放到社会上也是很危险的,劝退应该享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是老师的失职,是学校的失职。
于老师没有这样做,她说,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她用母亲般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去改变一个个“不可救药”的学生。
她热爱每一个学生,对,是每一个。在照顾病危的孩子和给学生上课之间,她选择了后者。她以身作则,带领孩子下乡“备战”,半夜背学生到镇上求医。她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呵护孩子的尊严,与学生真诚相待,挽救了连家长都放弃的孩子。为了让一个浑身毛病的孩子到学校上课,她组织学生每天轮流到他家等他起床,然后陪他到学校,一坚持就是几个月,还把他带回家,让这个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做作业,玩耍,做朋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即使是铁石心肠,也会被感化。于老师改变这个学生,不亚于战场上攻下一座山头,对差生的执着,不放弃,真真让人感动。
而对待另外一位调皮的女生,于老师是用放大镜发现她身上的优点,女孩爱读书,于老师陪她聊读书,女孩写作能力不强,于老师针对女孩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的写作,在班里讲评,以提高她写作兴趣,女孩两次到老师家做客,于老师抓住女孩会欣赏画的特点,与她敞开心扉交流。这个女孩,后来与老师成了忘年交。
针对差班乱班,于老师也有高招。注意群策群力,抓纪律和培养小干部双管齐下。开展多种课外活动,让学生有兴趣,有爱好。
想起多年前,我曾经带过一个差班的语文课,因为没有升学任务,课堂上得很随意,记得那年是马年,我让学生搜集带马字的成语、俗语、故事等,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跑到黑板前去写,去分享,竟然一节课都没有说完。下学期要把这个差班分到其他几个好班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愿意走。说明老师的方法对路了,学生们也是愿意学习的,从本质上来看,他们也是乖孩子,也是一本本耐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