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是儿童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从幼儿到少年的过渡期。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他们的认知、情感、意志、性格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体验出非常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他们发育快,可塑性强,但身心发展也极不平衡,缺乏意志力和自制力,需要外在力量的影响和干预。因此,从这些阶段性特征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掌握和遵循小学生心理机能与认知活动发展特点
小学生刚刚结束了幼儿期的成长,在身心发展方面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我们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有组织、有规划的进行个案观察和集体干预,有助于在整体正常水平上下一定范围内进行定量分析。总体而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心理机能的不断深化,兴奋和抑制进一步增强,条件反射比以往更容易形成和巩固,第二信号系统在学习活动中以及人际交往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是心理动力的转化。儿童入学后从以游戏为主导的活动转化成以学习为主导的活动,开始承担一些社会义务,学习新需要与儿童原有心理发展水平的矛盾,成为儿童入学后心理发展的新动力。
三是认知活动的快速发展。小学儿童的知觉、记忆、注意从无意性向有意性方向发展,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四是个性品质的逐渐形成。儿童的情感内容逐渐丰富、情感体验更加深刻,他们的自控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加速发展,个性在逐渐形成。
通过对学生知情意行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测量,从而掌握他们短期内的发展情况,更精准地发现问题学生并找到原因,在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的前提下,尊重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用符合他们的节奏给予引导鼓励,因材施教。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小学生建立自信,提高自我价值认同。
小学生通过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已经基本建立了规矩意识和学习意识,但是幼儿期和儿童期的主要任务是不同的。3-6岁的幼儿主要任务是游戏,通过游戏认识世界,与外界和他人建立关系;6-12岁的儿童主要任务是学习,通过学习建立基本的认知体系,客观理性地认识世界,建立更深入的人际交往。在从边玩边学转向主要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会因为习惯培养等原因,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从而面临不断的困难和考验。
一是很多低年级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集中困难,不能专注于一件事,易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上课时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几分钟后就做与课堂内容无关的动作分心不太明显。
二是活动过多,表现出好动、不安宁,在课堂上坐不住,身体在椅子上不停挪动,严重的则擅自离开座位在教室里走动。好与人说话,推撞别人,惹是生非或做各种怪样。 活动是杂乱的、缺乏组织性和目的性的,比一般好动的儿童明显表现出不能控制自己的活动。
三是冲动性明显,行动多先于思维,经常不经考虑就行动,比如在教室内突然喊吵、离座奔跑、抢同学东西或袭击别人等。在集体游戏时,他们难以等待。
以上这三个主要特征常引起一系列继发性后果,如学习困难,成绩不良,常不及格或留级。这些结果往往也造成学生情绪低沉、有自卑心理,有逃学、说谎、斗殴、偷窃等品行问题,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不足。
对于以上问题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强化积极正面的引导,有助于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提升学习成绩,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
三、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小学生稳定情绪情感,促成健康的人格特征。
小学生的情绪情感随着年龄增长,内容不断丰富,但深刻性、稳定性还有待加强。低年级儿童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常常不稳定,高年级儿童的情绪情感表现较为稳定,随年级升高,儿童的情感能力逐渐提高。高年级儿童的道德感有很大发展,他们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他们能以具体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为依据,能意识到自己的情感表现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开始出现内化的抽象道德观念作为依据的道德判断。但他们情感的实践性和坚持性较差,依赖成人监督。
一是小学儿童情绪外显、易变。小学儿童的情绪情感表现明显,喜、怒、哀、乐很容易在他们的表情上反映出来,表情是他们情绪情感发生变化的“晴雨表”,他们在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夸奖后,常喜笑颜开,受到老师批评,会感到难为情,低头不语或哭泣。
二是小学儿童的情绪情感易受具体事物的支配,容易激动,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当同学们高兴时,自己也跟着高兴,“破涕为笑”是他们常有的事。
三是小学儿童情感不断丰富, 随着年级的提高,小学儿童的情感内容不断丰富,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都逐渐日趋成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认知体系。
由于遗传素质、家庭条件、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以及个人能力的不同,学生在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都存在着个性差异。所以小学教师要有的放矢地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特点,即根据他们各自的世界观、价值观、兴和发展表现,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情绪疏导,从而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稳定情绪,增长心灵适应度,使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得到提高,最终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