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本文是理解孩子读书系列第十七期,内容均编辑整理自《3-5岁幼儿为什么问不停?》。我计划通读一遍“理解孩子”系列丛书和大家分享。这套丛书的介绍在这里 2017 我们一起读育儿书吧
本期内容
家庭亲密网
- 家庭中的三角关系
- 理解孩子的嫉妒
-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 不同养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 单亲父母的困难
核心观点
“父母、核心家庭成员和家是三岁小孩世界的中心。”
“俄狄浦斯情结是指孩子与父母中不同性别那一方的情感纠结,比如男孩子喜欢妈妈,女孩子喜欢爸爸。”
“孩子的嫉妒情绪会让他们在睡眠上出现困难。”
“父母经常是孩子模仿的对象,你怎么做,孩子就怎么学。”
“不同的管教方式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父母虽然离婚了,但还是要以孩子的利益为重,照顾孩子的心灵。”
精华笔记
一、家庭中的三角关系
三岁的孩子很清楚地知道父母是一对“夫妻”。他会对这段关系感到非常嫉妒,而且知道自己是被排除在这段关系之外的。孩子会对自己身为小孩的限制感到生气挫折,而渴望拥有像爸爸一样的力量和能力,或者像妈妈源源不断地提供食物、关爱和美丽。幻想着摆脱妈妈让自己可以完全拥有爸爸,或是小男孩会热情地拥抱妈妈。
由弗洛伊德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描述了孩子对于父母中不同性别的那一方的爱慕和渴望。绝大多书的家长都听过孩子对父母中的一方说出这样爱的宣言:“当我长大以后,我要娶你(嫁给你)!”被排挤的爸爸或妈妈可能会觉得很受伤,并且生气地有所回应。而这种被排挤的感受正是孩子在家庭关系中常常体验到的。孩子们正在利用这种方式让父母体会到他们的感受。
二、理解孩子的嫉妒
孩子的嫉妒情绪很强烈时,会让他们在睡眠上出现困难。父母常常会抱怨,孩子似乎有本事“知道”大人想要享受两人亲密的时光,然后就选在某个时候出现爸爸妈妈身边或者吵着要喝奶。没有明显原因而会在夜里醒来很多次的孩子,也有可能是在晚上起来检查父母在做什么,尤其是当大人讨论要不要生小孩的时候。
书中讲到了一个三岁小女孩在某段时间每晚都会醒来 3-4 次,每次醒来都会找爸爸。在那段时间里,小女孩很喜欢穿戴妈妈的衣服和鞋子,有时还会自己画一点妆,当晚上爸爸下班回来时,她会守在门口,只有她可以迎接爸爸下班。某天在睡觉前,小女孩提出要戴妈妈的结婚戒指,戴上后她开心的说我已经跟爸爸结婚了。从小女孩的一系列表现可以看出,她正处于俄狄浦斯的心理发展阶段。她可以感受到爸爸妈妈之间的亲密,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嫉妒。而这种复杂的情绪会让她感到焦虑,担心自己被父母弃之不顾,担心妈妈会对自己生气等等。频繁的夜醒就是这种焦虑情绪的表达。
爸爸妈妈如果可以理解孩子的这种状况,他们可以把握向彼此表达亲密的程度,避免引起孩子的嫉妒情绪。让孩子感受到她仍是爸爸妈妈的最爱,这种确信感会帮助她减少焦虑。
三、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虽然孩子有自己气质和个性,但家长还是会对孩子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当爸爸在电脑前认真工作时,当妈妈在厨房开心地为大家准备晚餐时,孩子们其实一点都没有闲着。他们其实可以切身体会到爸爸妈妈做事的状态,是投入,专注,喜悦的,还是紧张,焦虑,烦躁的。所有的这些状态都会在潜移默化中被孩子内化。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也会成为孩子人格的一部分。所以,当我们想让孩子怎样做时,需要先考虑自己是否也可以。
四、不同养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有时候家庭成员对孩子的管教方式有着极端不同的看法。也许在家中爸爸是一个严格的角色,妈妈扮演者“溺爱”孩子的好人。对同一件事情爸爸妈妈的态度可能是截然相反的。这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养育方式的极端差异会让孩子产生很多疑惑和担忧,他们会在某个人面前为所欲为,予取予求,而在另一个人面前有会畏首畏尾,过度紧张。他们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而满足不同人的期望。这会让孩子总是处于紧张的状态里,无法专心自己的活动。
爸爸妈妈需要建立统一战线,一起面对孩子的问题。
五、单亲父母的困难
在单亲家庭中,大多数是妈妈和孩子住在一起。有些孩子从来没见过父亲,有些爸爸仍然是孩子生命中重要的角色。孩子跟爸爸接触的品质和频率有很大的差异性,这完全取决于爸爸妈妈之间是否还能保持良好的关系。
对于单亲妈妈来说,如果之前经历了关系破裂等一系列的负性事件,要做到不在孩子面前显露出自己对前夫生气和痛苦的感受,同时提供足够有关爸爸的信息给孩子,这是非常困难的。孩子可能也会学妈妈用这样的态度对待爸爸,让他成为不值得相信的人。有的孩子甚至可能会想象自己需要对父母的分开负责,如果自己乖一点、或更可爱一点,或许爸爸就不会离开了,这会对孩子们的自尊心造成影响。
父母需要处理好双方的关系,无论是否离婚,我们仍需要尽自己最大努力保护好孩子,在孩子面前,我们永远是他的爸爸,妈妈。父母可以把自己遇到的难题对孩子据实以告,同时表明孩子在爸爸妈妈分开这件事上并没有扮演任何的角色。同时告诉孩子,无论爸爸妈妈是否在一起,对他的爱都是不会变的。爸爸或妈妈的离开不代表着对他的抛弃。
对本文内容如有任何疑问或者其他感兴趣的话题,欢迎留言。期待与大家更多的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