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六中的校友们将在8月9日至11日组织一次兰空子弟夏官营大聚会,已有二百多人报名,我是其中之一。
距上次去夏官营已经十年了。
2009年5月28日至30日,我们74届同学利用端午假期在夏官营组织一次名为春晖怀远的同学聚会,共有37名同学参加。离开夏官营的那天清早,约有20位同学登上了白虎山。当我从山上往下走的时候,心中就闪过一个念头:日后恐怕不会再来夏官营这个地方了。吃过早餐,借着出发前的一点点时间,我把行李托付给孟杭,匆匆的从一号院走到后勤部,又从后勤部走到服务社,最后再从政治部回到招待所,在兰空大院里绕了一个大圈,我想把对兰空大院的怀念,都留在我拍摄的照片里。把大院的日出,大院的日落,我的礼堂,我的学校,我的白虎山和我的家永远的留在未来的记忆中。
我至今还记得告别那天的几个小细节。
当天中午在兰州市忠华手抓羊肉饭店的北顺楼就餐,这是我们夏官营之行的告别宴。这餐饭与前几餐相比,气氛有些凝重,其实这凝重的气氛从夏官营登上兰大校车的时候就开始了。一轮酒过后,提前离队的京燕同学发来的短信:火车开动了,我忘不了这次聚会......,我发现,一些女同学的眼圈发红了。我赶紧发动各片区的“头头”起身到各桌敬酒,庞主持也使出浑身解数,努力调节着现场的气氛。
邓宁同学端着酒杯过来说,这次活动非常成功,恐怕是空前绝后了,以后班长还要继续组织啊,大聚不容易就搞小聚。我使劲儿的拍了拍老邓的肩膀,算是应答。第一批去机场的该出发了,马丁、孟杭、一平教授和我手拉手站在一起向大家鞠了一躬,跟同学们告别,大家都要下楼相送,郝林中张开两手撑着门框,紧紧地抵靠在门扇上,不容任何人出去。他用累嘶哑了的嗓子喊道:全留步,如果我们都去送的话,就全乱了,谁都不许送!往外走时我听到背后有人喊,让列宁同志先走。
谁是列宁?我坐在出租车上想,列宁的眼睛也会湿润么?
后来,73届的王力红同学征询过我组织榆中六中跨界大联欢的意见,躺在病床上的我似乎没有予以积极的回应。
如今十年过去了,我们这批因父辈而走到一起,结识于中小学、甚至是结识于幼稚园的同学大多已经退休,很多人当上了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又承担起了抚育下一代的重任。
我的身体状况也在滑坡,再上白虎山恐已成了奢望,而十年前我们一起登山的队友,已有两人永远的掉队了。生老病死,本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可有时,你不得不感叹这类消息似乎来得过早。我在群里说,同学们见面,见一面儿少一面儿。赵英给纠正了一个字,见一面儿赚一面儿。见识过大场面的人,说话就是高水平。
2016年10月,陈克景从澳洲回国探亲。克景是当年兰州聚会的发起人之一,因汶川地震影响,聚会改期,克景失去了参加聚会的机会。为了弥补当年的欠账,我特地在班级群里发出倡议,京片的孟杭、冀平、邓宁,秦皇岛的姬军,三门峡的凯明,天水的二小,兰州的林中等都特地赶到西安,与西安的同学组织了欢迎克景博士归国省亲的聚会,有25人参加。
2018年10月,大宝、二宝联手在武汉组织了“洪湖畅想”聚会,参加人数27人。
而小聚,诚如邓宁所说,在北京,在深圳,在西安,在阿尔山,年年不断。
这次兰空子弟大聚会,是一次难得的大聚会。组织这种规模的聚会真的是很费劲儿,耗时耗力耗精神。好在学弟们充当了主力军,我们可以坐享其成了。
所以我决定,再去一次夏官营。这次可是真的和夏官营这个地理位置告别了,是和我们的青春时代告别了,也是代表我们的父辈和曾经兰空大院告别了。虽然说是告别夏官营,但部队大院的情结会始终留在我们心中,并一直伴随我们走向未来。
以下转自大聚会消息:
大聚会设立组委会
组委会主任:安莉
组委会执行主任:王力平
组委会委员:邵亚军、王力红、庞军、付英华、陈景明、庞文、王俊玲、芦严、史丽华、张琳。
据组委会的安排,大聚会的主要活动安排在8月10日
8:00-9:30集体合影。全体前往大礼堂集体合影。
9:30-12:00大聚会主题见面会。(主要议程:组委会致辞,播放《白虎山下——子弟情》专题视频,各届代表发言并介绍本届子弟,嘉宾老师讲话,通过《兰空子弟大聚会宣言》《致父辈》《致老师》《致同学》)
12:00-13:00 午餐(自助餐)
15:00-18:00大聚会联欢会,文艺节目由各届自行准备,每届保证至少出一到两个节目,形式不限并报送大聚会联欢会组进行初审编排。
18:00-20:00大聚会会餐
令人期待的八月的聚会,我感谢那些为聚会努力工作的校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