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一定有人与我一样,每次打开简书APP,无论是点“关注”还是“发现”,都是匆匆滑动屏幕。
大概每翻过十多篇文章,只会点击标题最吸引人的三四篇进行详细阅读。
但可惜的是,这仅有的三四篇“一见钟情”的文章中,还会有的让人读到几段便读不下去。
这就形成了文章浏览量很高,但是评论数和点赞数却屈指可数的尴尬情形。
诚然,凭标题把人吸引进来,已经达到了成功的第一步,但是这还不够。
就像开店一样,客人看到闪亮惹眼的店面招牌走进来之后,你要想留住客人,甚至收到好评,就需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那么客人都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呢?我总结为四点:你的文章要能为读者解乏、解气、解惑,甚至解毒。
解乏
我把这类文章比喻为KTV、电影院等娱乐场所,具体说来就是一些关于明星八卦、搞笑段子或轻松小说之类的文章,主要目的是让读者放松身心,解一解工作一天带来的乏气。
看这样的文章时,读者不需要花费太多的逻辑思维,只要能让他们随心地乐一乐,你就达到了目的。
我在体制内工作,环境相对比较压抑,行政工作重复率高,需时刻准备着迎接各种突如其来的任务,压力可想而知。
所以一到休息时间,我只想打开某论坛“八卦小组”,读读某公众号的搞笑段子,看看简书上的微小说,用来转换一下工作中紧张的心情。
解气
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对社会新闻的评论上,其中既包括国家大事,也包含家长里短。
作者要学会揣摩读者的心理,把那些“人人心中有,个个下笔无”的心里话写出来,让读者觉得:“这个作者怎么这么懂我啊!点赞点赞!”
社会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公平,当我们无力用行动去改变世界时,网络无疑是一个最便利的发泄工具。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这样的文章,与作者和其他读者找到共鸣,获得身份的认同感,甚至同仇敌忾。
目前简书的读者以年轻人居多,也已女性居多。在热点社会新闻里,或多或少会牵扯到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情感世界。
在培养出理性思维之前,我们本能地会用感性去触碰外界。所以深谙读者心理的作家就更胜一筹,获得更多的肯定。
写这样的文章,我想更像是提供蹦极、拳击之类的服务,让读者的各类消极情绪得到有效释放。
解惑
“解惑”这两个字不由得让人想起《解忧杂货店》这本书,虽然忧愁不完全等于疑惑,但忧愁的根源在于心中有惑。
解惑的文章就是要用专业的知识去解答读者的问题,比如他们在职场上的、情感上的困惑,去建立一个“咨询室”。
这已经比解气更近了一步。解气的目的是让你的读者先冷静下来,解惑是为了帮读者真正解决问题。但同时,对作者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我观察简书最受欢迎的文章,要么是书单(或笔记),要么是写作技巧分享,要么是成长励志类的文章,总之,都是满满的干货。
每个行业都有那么多从业者,其中能够把匆忙的脚步停一停,静下心来思考的人其实并不多,与求知若渴的读者不成正比。
因此,那些发自肺腑与他人分享的人就显得弥足珍贵。
悉心观察,每个人的人生都充满亮点。不如你也思考一下,总结总结你人生经验中的干货。
解毒
这类文章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辟谣,虽然也像解惑一样具有科普的性质,但他们更重要的作用是批判那些带有毒性的文章。
有毒性的文章,一方面是用不够扎实的学识杜撰一些养生之道毁掉你的身体,一方面是用站不住脚的理论散布谣言操控你的思想。
这样撰写解毒的文章也就更加难了,因为作者对抗的不仅是谣言,还有人们先入为主、持固有偏见的思维模式。
每当我看完解毒的文章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因为它们展现了事物的另一面,提供了另一个思考维度,并驱使我探寻其他的可能。
这样的文章,就像医院一样,既能够帮你解毒,又能够教你怎样预防,即帮助读者培养理性的思维习惯。
高手中的高手,就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解气),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解闷)在输送干货(解惑)的同时也诚恳地告诉你,他说的也不一定全面(解毒)。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要思考一下,你的文章能为读者提供什么服务呢?
(欢迎讨论,随时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