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沐沨
生命如波
第一次感受到心情如正玄曲线,是在2003年的时候,心情的高潮跌落是有周期的,有波峰,亦有波谷,当时冥冥中感觉这种心情的起伏是被一种比我自身强大的力量所控制的,生命也是如此,得失守恒,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十年多过去了,踏入医学殿堂也十二个个春秋,正是因为生命中出现了逆境,让我有缘踏上自我成长之路。
终于明白十多年前的疑惑:冰山理论,实际上是一个隐喻,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冰山,认识到自己的冰山,你的人生就会改变!我们是被自己的潜意识所支配的!不再盲目的生活,不再茫然和无知,第一步是觉醒!
知道真的不等于能够做到,知道仅仅是黑暗中黎明前的一道曙光,是灯塔,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今天想写一篇小文,主要是想记录一下,如何爬出波谷,拨云见日的过程!
后台有读者留言,发现我已经一周没有写文字了。
今天周末,重度感冒后第一次感觉身体不再沉重,笨拙,而是轻盈,自在……
选挑一个如意的小红薯,清洗泥土,水流划过皮肤,一下一下均匀细长的削皮,一刀一刀切成均匀的小方块……
用手从盒子里面舀一把米,小米的细腻光滑抚摸着指尖,滋养着心田……
淘米,升火,小火慢炖,煮一碗粥……咕咕窜蹦的泡泡,茵蔓在空中的水蒸气……
红薯的甘甜,小米的软糯……
当心情和生命跌入谷底,何以解忧?
新年伊始,女儿先是开始发烧三十八九度,各种物理降温,喝水,半夜爬起来量体温,看她精神状态还不错,在家悉心照顾了两天,第三天女儿高烧40度,实在扛不住,住院了,不论大人小孩只要一趟到医院的病床上,很快就进入病人的角色了,特别脆弱和黏人,需要妈妈寸步不离的陪伴…….
医院报名职称考试时间共计两天,最后的截止日期下午,四岁的女儿哭的吽吽叫,抱着她楼上楼下跑准备资料……那时候只是感觉抱着她很沉,身体比较疲惫,没有感觉是个多大的事情……….
女儿住院三天后,周六我高烧39度,咳嗽,倒下了……休了一天假,再来医院,孩子的医保本没有在规定三天内上交医保办,幸好还是本院职工,打电话找科主任,开证明,退要跑断了……
上班第一天,病人陪父亲来做眼科手术,雪天路滑,跌倒后的粉碎性骨折,手术中,病人动脉破裂,血压直线下降,经过同胞们的奋力战斗,一个多小时候,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做完,把病人送回病房…….
然后术前随访第二天的病人,7岁的小女孩,眼睛被同学的三角锥,飞过来扎到眼睛,然后眼球破裂了,孩子的父亲很激动的说,上次也是你麻醉的,国庆节的时候,父亲的眼睛湿润了,第一次要手术的时候,跑了四家医院没有被接收,是你们接收了,这是第三次手术……
悲伤,心疼,看到他们的境遇,再看看自己,不仅是身体倒下了,心也疲惫了,那个我认识的充满力量的自己不见了,脆弱,委屈,无力,爬满心头 ......
低谷的时刻,是谁又点亮了你?
让你相信生命中,总有一朵祥云为你萦绕!
有人借以独自慢跑,在一呼一吸、一步一圈中重拾内心的平静;
有人依赖整理衣物,在一衣一物、一叠一放里找回生活的节奏;
有人偏好洗菜做饭,在一刀一工、一食一蔬间获得情绪的抚慰。
上下班路上反复听书,摊开书本、拿出纸笔,看到精妙的句子便标记和摘录;
读到有意思的段落,停下来思考;
发现合适的例子,备注在一旁,记录下对自己的启发和感悟……
当每天在规律的时间里,阅读、记录和思考,
能避免继续深陷负面情绪困扰和外部环境压力,
从而聚焦于一字一句,一撇一捺,一呼一吸,
专注于内心的感受,以抽丝拨茧、循序渐进的跳出困境,方能拨云见日!
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
也是认识世界最便捷的方式。
不是说书本本身有多么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另一种生活方式。
练一门乐器,或许你还需要足够的经济基础;学一门手艺,也离不开金钱的投资;而读书,却是只要有一本书和一颗沉得下来的心,便可以进行。
杨绛先生曾经说过: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开几页就登堂入市,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
我们每个其实都是一个小太阳 ,却一不小心活成个小煤球了。如果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而读书,就是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而中国13亿人口,除去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
读书是开启你智慧人生的一把钥匙:
无论你现在多么痛苦,痛苦终将成为过去。无论你现在多么幸福,幸福的潜力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