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乡友大姐,比我大三岁,十几年前,丈夫意外身亡,家里没有顶梁柱,虽悲痛,但生活得继续,还得供养一对双胞胎儿女读书。
乡友大姐先开始在家乡工地一边做小工一边抚养俩个上小学的儿女,那时工地小工工资低,做了几年,又把孩子托付给自己父母带,她和同乡一起来上海打工,在一家服装厂打工,也做了几年,因腰椎间盘突出,做了手术。
回家修养了几个月,又来到了上海,那时已经52岁了,找工作也难,她听说做家政工作吃香,特别是做居家家政这一块缺工作人员,她去家政服务公司报了名,那几年还不需要上岗证,只要身份证和健康证就行了。
她第一次服务的人家在上海杨浦区,照顾一位八十多岁的女老人,那老人儿女在都在外国定居。老人是一位退休医生,儿女接老人去外国,老人说习惯了上海生活,不愿出去,不想终老在异国他乡。
老人没有病,就是腿脚走路不方便,因为曾经摔了一跤,大腿股骨骨折,后来做了手术,上了钢板,术后就是走路不方便。
乡友大姐的工作就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天晴时,就用轮椅推着老人去公园走走,把老人照顾得很好,一天24小时都在老人家,那些年工资五千多,一做就是两年多,深得老人的喜爱。
后来乡友大姐的女儿和儿子读高中了,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她回家乡陪读,三年后儿女都考上了上海两所大学。
乡友大姐又来上海做家政,去的是一对老夫妻家,老夫妻的女儿是一家公司的老总,平时忙工作和自己的家庭,根本没时间照顾二位老人。
俩位老人是上海某大学退休的老教授,俩人每月退休工资加起来三万多,乡友大姐也是24小时呆在老人家,吃住除外,每月工资一万二千元,工作量不高,其中一位男老人有高血压、冠心病,女老人身体还好,乡友大姐的工作就是帮老人做一日三餐的饭,搞卫生,洗衣裳,闲了陪老人们去小区或公园散步,俩位老人对她也好,乡友的人品好,从不过问老人的家事,也不乱拿老人的东西。
乡友大妲住在二位老人的家,也有自已的房间,逢年过节,老人的女儿还给她包红包,给她买衣裳,有时老夫妻的女儿把自己九成新的衣裳也送给乡友大姐,还给大姐买护肤品。
乡友大姐工作细致,对老人像对父母一样照硕,嘴又甜,阿姨叔叔叫得亲切,常给俩位老人揉揉肩、敲敲背,做老人喜欢吃的上海菜和点心。
细想下,大姐是一位高情商的人,人心都是相互的,真心付出也会得到真心回报的。
去年她一双儿女大学毕业了,还去了老人女儿的公司上班,工资待遇都不错,乡友大姐说她真幸运,好人遇见了好东家。
乡友大姐说,她会一直在老人家里做下去,存点钱,给点给儿女成家,留一点自己防老,乡友大姐说也希望二位老人身体好好的。
其实四五十岁的农村妇女,来城市打工找一份家政服务员的工作比进厂做流水线工人工奖高出一两陪,吃得好、住得好,也赢得到东家人的尊重。
祝福乡友大姐,余生的路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