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过世已经快二十年了,童年的记忆里最多的就是和奶奶一起生活的日子。那时候,家里孩子多,我排行老三,父亲教书,母亲做些小买卖,家境不算富裕,用老话说叫负担重。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只知道记事儿起就是跟着奶奶生活,直到后来上一年级才回到离学校很近的家里。
小时候的生活是快乐的,你叫上我,我带上他,一大群孩子在一起,有大的有小的,不分年龄每天都是疯跑疯玩。没人找玩时,我就自己在院子里转悠着玩,那时候的确是无忧无虑的。
那是有着两扇黑色木头大门的小院,门下有门嵌,奶奶不在家时,我没钥匙就把门嵌卸下来,从门底爬进去,从来不翻墙,因为那个时候太小总觉得墙头高,不好爬。而且墙头上都参差不齐的插着玻璃叉,一不留神就要了小命了,呵呵。
大门朝西,门前有一块儿空地。空地上有一个大石板盖着的芋头(地瓜)窖。每当芋头成熟的季节,大人们在地里扒出芋头来,装满筐,然后运到窖里储藏,小时候争着给家里帮忙,下去过一次,好几米深,黑乎乎的,下去就后悔了,最担心的就是会不会有蛇把我给咬死,还好运气好,安然无恙,不过从此便没有了第二次。
空地下面就是斜坡的河崖,京杭大运河从下面穿流而过。春天抓蝌蚪,夏天摸田螺,秋天拣树枝,冬天砸冰块。住在河边,一年四季玩不够。最常见的就是划着小船带着鱼鹰(可能也是鸬鹚)捕鱼的渔夫,渔夫都很厉害,捕的鱼都不少,还都会唱好听的小曲儿。
在大门和空地之间是一条通南北的小路,泥巴路,一下雨就特别滑,小时候没少挨摔。也不知道现在修好了没有。
入院即是一面墙,西屋的墙和外圈的墙头有点距离,沿着右手边走,就看到三间土坯房和一间砖瓦房,坐北朝南,一字排开。三间土胚房只有两扇门,木头做的,同样有门嵌,(当然我也爬过)门的上半部分,分成四个小块儿,每块儿都镶着带花纹的毛玻璃,有点透亮,但看不清光,很好看。窗户是也木头的,没玻璃,好多木棱组成的,用白纸糊上。手指一捅便破,下大雨溅水也破,破了糊,糊了破,反反复复。
相比来说东屋就洋气多了,砖瓦房。门和窗户虽然也是木头做的,但都有玻璃,透明的玻璃,看的真真的。不过,那个地方是个禁地,大娘家哥哥住在那里,天天锁着门,大家都没钥匙,印象里那位哥哥整天黑着脸,严肃的很,基本没说过几句话,所以也没进去过几次。
砖瓦房的旁边是厨房,坐东朝西。厨房外面窗下堆了一堆碳还是泥巴,记不得了,只记得比我当时的个头高点,上面有塑料布盖着。
... ...(待续)